go-基于逃逸分析来提升性能程序

本文探讨了逃逸分析在Go语言中的应用,解释了为何它对性能至关重要,以及如何通过分析确定变量应分配在栈还是堆上。文章还举例说明了不同情况下的逃逸行为,提醒开发者注意指针传递和内存优化的平衡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go-基于逃逸分析来提升性能程序

为什么要学习逃逸分析:

为了提高程序的性能,通过逃逸分析我们能知道指标是分配到堆上还是栈上,如何是 分配到栈上,内存的分配和释放都是由编译器进行管理的,分配和释放的速度都非常的快;如果分配到堆上,堆不像栈那样可以自动清理,它会引起崩溃进而进行垃圾回收,而垃圾回收又会占用比较大的系统开销。

什么是逃逸分析

逃逸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分析在程序的哪些位置可以访问到该指针

简单的来说,它是在对变量放在堆上或者栈上进行分析,该分析在编译阶段完成。如果一个变量超过了函数调用的生命周期,那么这个变量就在函数外部存在引用了,编译器会把这个变量分配到堆上,接下来我们就说这个变量发生逃逸了。

如何确定是否逃逸

go run -gcflags '-m' main.go

可能出现逃逸的场景

pakcage main 

type Student struct {
	Name interface{}
	}
	
func main() {
	stu := new(Student)
	stu.Name = "tom"
	}
  • 函数main可以被内联(can inline main)。
  • 在第45行,new(Student)函数调用没有逃逸到堆上分配(does not escape)。
  • 在第46行,字符串"tom"逃逸到了堆上分配(escapes to heap)。

interface赋值会发生逃逸,优化方案只需要将类型设置为固定类型,例如:string

02

package main 

type Student struct {
	Name string
}

func GetStudent() *Student {
	stu := new(Student)
	stu.Name = "tom"
	return stu
}

func main() {
	GetStudent()
}
  • 函数GetStudent可以被内联(can inline GetStudent)。
  • 函数main可以被内联(can inline main)。
  • 在第55行,new(Student)函数调用逃逸到堆上分配(escapes to heap)。
  • 在第61行,new(Student)函数调用没有逃逸到堆上分配(does not escape)。
  • 在第61行,调用GetStudent函数被内联(inlining call to GetStudent)。

返回指针类型,会发生逃逸

函数传递指针和传值,传递指针可以减少底层值的拷贝,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如果拷贝的数据量小,由于指针传递会产生逃逸,可能会使用堆,也可能会增加GC的负担,所以交付负载不一定是高效的。

不要盲目使用指针作为参数,虽然减少了复制,但指针逃逸的头部可能更大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nums := make([]int, 10000, 10000)

	for i := range nums {
		nums[i] = i
	}
}
  • 函数main可以被内联(can inline main)。
  • 在第66行,使用make函数创建的切片逃逸到了堆上分配(escapes to heap)

栈空间不足,发生逃逸,设置合理容量

总结
  1. 逃逸分析是编译器在静态编译时完成的
  2. 逃逸分析后可以确定哪些变量可以在分配栈上,栈的性能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