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02)
- 资源 (1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02 心流,是成年人最后的快乐
《心流:成年人最后的快乐》摘要:心流状态是成年人为数不多能忘却时间、专注快乐的状态,它让我们在擅长且热爱的事情中沉浸。与其寻找"我是谁",不如思考"做什么时最快乐"。通过美好时光日志记录能让自己全情投入的活动,发现那些让你甘愿"潜入深海"的时刻。心流不是被动沉迷,而是主动忘我的有意义的沉浸,这种"动词感"比社会角色更能定义人生价值。
2025-09-14 08:00:00
236
原创 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开篇词
又一个10年周期的大幕徐徐拉开。2015年的“互联网+”,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新商业文明的崛起。 2025年的“人工智能+”,或许就是另一场“时代转折点”。
2025-09-13 08:00:00
357
原创 从年轻人的茅台谈产品思维
泡泡玛特的Labubu被称为"年轻人的茅台",其成功在于超越产品本身,成为社交货币和情绪价值的载体。通过盲盒机制、稀缺性和七分饱策略,精准捕捉人性需求。产品思维的三层价值在于:功能价值是基础,情绪价值带来治愈感,社会价值则赋予身份认同。Labubu启示我们,现代产品不再是满足需求,而是放大欲望、创造故事和形成信仰共识。当产品成为信仰容器,用户购买的其实是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这揭示了当代产品逻辑的核心:让用户通过消费建构身份认同。
2025-09-12 08:59:21
272
原创 08 产品实施- PAIR模型与AI时代的产品经理重构
AI时代产品经理的职责重构与PAIR实施模型 在AI技术驱动下,产品经理的职责已从传统的需求文档(PRD)编写者转变为系统设计参与者。本文提出PAIR产品实施模型,包含四个关键环节:输出标准PRD(P)、定义AI特质需求(A)、工程落地对接(I)、算法能力协同(R)。AI产品经理需要掌握提示词构建、Agent结构设计、自然语言交互界面等新技能,并能够通过Demo快速验证产品可行性。模型强调产品经理应深度参与数据构建和算法验证,建立包含功能、可用性、安全性等维度的新型测试体系。AI产品实施本质是从模糊概念到落
2025-09-08 07:30:00
1619
原创 01 让初心动起来:别把人生困在“名词”里
摘要:让初心从名词变为动词 人生的初心不应停留在"愿望清单"上的名词,而要转化为日常行动中的动词。名词式初心只是静态目标,动词式初心才是持续的生命状态。正如古龙笔下真正的武器不是刀剑本身,而是驱动它们的人性力量。设计人生时,不要问"目标是什么",而要问"做什么事最快乐投入";不要幻想成果,而要专注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些让我们忘记时间、沉浸其中并愿意坚持十年的事,才是值得投入的初心。知易行难,真正的初心不在远方,而在于当下的每一个行动。
2025-09-06 11:21:14
251
原创 我们一直在这里
**摘要:**93阅兵展现了中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成就,45个方队展示了国产主战装备,包括激光导弹、无人装备等高科技武器。这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对亚洲历史地位的重新诠释。中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文明传承昭告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发展事业必将胜利。这场阅兵标志着中国叙事的开端,激励着新一代接续奋斗。
2025-09-04 07:30:00
95
原创 马拉松:你跑的是公里,别人赚的是生意
马拉松热潮背后暗藏商业逻辑:跑者以为在挑战自我,实则成为赛事方和品牌的"移动广告牌"。赛事通过报名费、赞助和文旅拉动形成稳赚模式,而业余跑者却面临身体损伤和心理落差风险。文章建议真正热爱者应循序渐进、科学训练,强调健康管理比盲目参赛更重要。核心观点是:普通人需理性看待马拉松的商业本质,健身应注重长期积累而非一时冲动,避免成为商业链条中的"数据点"。
2025-09-03 07:30:00
581
原创 07 AI产品架构-AI组件与产品落地关键点
本文以电商智能客服为例,系统阐述了AI产品架构中的关键组件及其协同运作机制。文章首先介绍了提示词、智能体、工作流等核心组件的功能定位,将其形象比喻为"剧组分工"。随后深入分析了这些组件在智能客服产品中的具体落地方式,包括意图识别、业务代理设计、RAG增强等技术应用。特别强调了"Ask Human Help"机制对系统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最后指出,成功的AI产品不是技术堆砌,而是组件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只有形成闭环生态才能实现真正的产品价值。
2025-09-01 07:30:00
830
原创 从新能源汽车看产品逻辑与认知系统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品牌通过差异化命名和定位吸引消费者。蔚来"女王座"主打年轻情侣,理想"皇后座"更侧重家庭场景。新能源车企将车视为移动空间,而非传统驾驶工具。比亚迪、特斯拉、理想等品牌各有定位,问界以对标理想并增强配置为策略。华为虽有创新能力却选择现有赛道,略显格局不足。汽车已成为生活方式的象征,如方程豹车主救人事件展现的品牌温度。文章探讨了新能源车的产品逻辑与品牌认知系统。
2025-08-31 10:59:00
894
原创 思维产品篇(1)—产品定价策略
产品定价策略是定位策略的核心体现,常见方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简单但易陷价格战)、撇脂定价(高开低走适用于创新产品)、渗透定价(低价抢占市场需资本支撑)、溢价定价(塑造高端品牌形象)、动态定价(随需求波动调整)和价值基础定价(基于用户感知价值)。不同策略各有利弊,需结合产品特性、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灵活选择。典型案例包括苹果手机(撇脂)、美团(渗透)、奢侈品(溢价)等。
2025-08-27 07:30:00
342
原创 06 AI产品构建-235构建框架
本文提出AI产品构建的"235框架":二分设计(用户找AI/AI找用户)、三递进设计(替代-增强-重构)和五层结构(算法算力层到用户层)。以AI面试助理为例,分析了两种交互模式的适用场景,展示了如何通过三递进实现功能升级,并阐述了五层架构的具体应用。该框架强调AI产品不仅是技术拼图,更是用户体验和价值逻辑的重塑,需要从认知模式到实现方式的系统性思考。
2025-08-26 07:30:00
1004
原创 从道天地将法谈谈公司业务缩水
摘要: 从《孙子兵法》“道天地将法”五维模型分析某公司业务缩水问题: 道:需求未触达本质,系统价值低,客户伪需求多; 天:行业趋势虽好,但细分领域天花板低,数字化成果未转化为实际价值; 地:客户资源依赖人脉,技术、数据等核心资源不足; 将:管理层思维传统,缺乏领军人才,组织内耗严重; 法: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技术方法落后,陷入低效循环。 核心问题在于缺乏产品壁垒与市场化能力,需系统性破局。
2025-08-25 07:30:00
1059
原创 当电影宣发成了Bug上线:软件工程视角下的浪浪山教训
电影《浪浪山的小妖怪》宣发事故暴露了需求定义错误的问题。本应定位合家欢的电影,却因嘉宾讨论离婚等争议话题而偏离核心。这如同软件开发中需求理解错误导致全线崩溃。宣发缺乏用户测试环节,直接上线引发舆论危机,且无法像软件回滚般修复。建议采用迭代思维:明确用户需求、预演测试场景、小范围试水、保持内容一致性。该事故警示我们,最危险的错误是误解用户真实需求并强行推广。
2025-08-22 07:30:00
420
原创 风是从哪吹来的?如何从全局入局
跃层的人,看的是整个系统。 他们不是比别人更努力,而是比别人**更知道该努力在哪一层**。他们不会停留在“任务层”,而是思考任务背后的“系统运转逻辑”; 他们不会困在“战术内卷”,而是寻找**被系统真正需要的空位**。
2025-08-21 07:30:00
716
原创 05 AI产品价值评估-智能改造新价值评估
本文探讨AI产品价值评估的三个层次:替代性价值(降本增效)、增值型价值(提升体验和商业溢价)以及原生价值(创造新模式)。通过传统玩具智能化改造案例,展示了AI如何将低值产品转化为高值智能体,实现60倍客单价提升。分析指出AI产品可通过流量价值、转化价值、客单价提升和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四个维度创造新增价值,并以Notion AI和抖音AI配音为例,说明AI功能既可作为独立收费模块,也能作为业务增长引擎。最后提出AI价值评估的三重路径框架,强调AI产品应根据定位选择适合的价值实现方式。
2025-08-20 07:30:00
853
原创 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些,因为你终要失去它
生命的选择不应囿于当下层级。自然选择告诉我们,个体行为往往服务于更高层级的系统目的。就像工蜂的奉献之于蜂群,现代人的努力也常沦为系统运转的零件。高考、科研、职场中的内卷,本质是困在单一认知维度的结果。 真正的突破在于跳出所在层级,理解系统运行的深层逻辑。AI时代更需要这种跨维度思考——不被规则束缚,看清动机本质。人生最清醒的状态是既能立足当下,又能超越系统框架。 生命终将逝去,与其做合格零件,不如成为自己人生的设计师。在结构吞没与自我主宰之间,选择后者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剧本。
2025-08-19 07:30:00
595
原创 谈谈海南闭关这款产品的升级迭代
海南这款产品的升级迭代从顶层设计到落地,从计划制订到组织阵型部署都值得我们学习。政策是风,机会是帆。海南的风,已经起了。看你是站在岸边观望,还是驾船远航。
2025-08-15 07:30:00
716
原创 阿细与阿扁
这个故事的意义,远不止空间维度的想象游戏。它讲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的**认知盲区**。我们总以为别人说的不合理、不可理喻,是因为他们愚钝、糊涂,或者胡搅蛮缠。 但真相可能是:> 你们,不在一个维度里。
2025-08-14 07:00:00
738
原创 04 AI产品价值评估-原有业务成本评估
如果你还在犹豫AI值不值得做,建议回到成本结构这个“第一性原理”上来,用冷静的财务逻辑,为热情的AI落地,打下一副坚实的骨架。
2025-08-13 07:00:00
1576
原创 未来新门户:AI浏览器,通向意图的入口
AI浏览器正成为新一代数字门户,2025年迎来爆发增长。主流产品分为原生架构、深度集成AI和插件模式三类,对应AI产品的替代、增强和重构路径。AI浏览器核心能力包括智能搜索、内容创作、任务自动化和隐私安全,如Dia的Answer功能、Fellou的沙箱机制等创新应用。实测显示,Fellou等产品能自动拆解任务、并行执行并生成结构化报告,展现出工作流型浏览器的潜力。专家预测,AI浏览器将发展为智能操作系统雏形,重构人机交互方式,成为用户意图的直接延伸和数字分身。
2025-08-12 07:00:00
730
原创 不是寒冬将至,而是秩序重建
有人说,市场在惩罚所有人。可现实是,市场还是会**奖励那些真正靠产品说话、靠技术立身的公司**的。中国的软件行业不缺聪明人,缺的是一批真正愿意用十年心力去打磨产品、服务用户、构建生态的人。**当低质量的繁荣退潮,才有可能迎来高质量的生长。**这是一个分水岭,也是一次洗牌的起点。对那些还在做实事的团队来说,不是寒冬将至,而是泡沫将尽,春天未远。
2025-08-11 07:00:00
672
原创 如何向大模型学习提升自己算力
摘要:人类大脑的有限算力(约60比特/秒)迫使我们采用简化模型(如Kano模型)来理解复杂世界,导致认知偏差和社会非理性行为。借鉴AI的"算法-算力-数据"框架,个人可提升问题解决能力:1)拓宽算法库(广度)、深化专业模型(深度)、强化场景链接能力;2)通过认知训练和状态管理优化相对算力;3)摄入优质数据(书籍/对话)进行认知微调。核心在于建立系统化的思维框架体系,而非单纯追求智商提升,实现有限算力下的高效决策。(149字)
2025-08-10 08:00:00
1083
原创 为什么大厂都开始卷通用智能体
摘要:2025年3月Manus发布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体引发行业震动,虽DAU仅50万却开创了通用智能体新品类。随后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因为通用智能体可能成为AI时代的"门户级"入口产品。目前主流产品如MiniMax、天工AI等表现波动较大,存在输出不稳定、价格昂贵等问题。行业正处于探索期,用户习惯尚未养成,但通用智能体展现出的潜力预示着其可能重构AI时代的生态格局。真正的突破仍需在能力模型和商业化方面持续优化。
2025-08-09 08:00:00
438
原创 打造你的AI工程军团
这篇指南介绍了如何构建一个由AI工具组成的"军团"来高效完成产品开发全流程。文章将AI工具分为五大军团:战略与洞察部负责市场研究,产品与设计部负责产品蓝图,核心工程部负责编码实现,质量保证部负责测试验证,营销与增长部负责推广运营。每个军团都配备了主副武器(核心AI工具),并详细说明了各工具的定位和优势。指南最后提供了指挥AI军团的四大方针:明确分工、信息传递、交叉验证和建立知识库,帮助读者有效整合使用各类AI工具,打造完整的产品开发AI工作流。
2025-08-08 13:14:25
842
原创 03 AI需求挖掘场景就这么拆
《AI需求挖掘的MAIR模型实战解析》 本文介绍了用于挖掘AI应用场景的MAIR思考框架,通过四步法:梳理流程(Map)、识别脑力劳动(Access)、评估价值(Identify)和构建替代方案(Replace)。以制作治愈系小视频为例,详细展示了如何拆解业务流程至最小颗粒度,识别关键脑力劳动环节,并评估其AI替代价值。最终通过搭建AI工作流demo(包括意图识别、情感分析、场景设计等模块),验证了从用户评论到完整视频的自动化创作流程。该案例证实:业务拆解越细致,AI应用潜力越大,这正是构建AI产品的核心价
2025-08-04 07:00:00
719
原创 从 DeepSeek 到 Seek Deeper:向大模型学修炼
是你终于明白了,成长不是“掌握正确答案”,而是不断试出适合自己的路径。他们擅长按部就班,也乐于服从指导,却始终走不出“别人教了什么,我就做什么”的框架。人类的“预训练”,对应的是我们积累的阅读量、好奇心、知识结构。就像我们真正的成长,不是考试分数的提高,而是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独立判断、逐渐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RL 阶段,是大模型能力质变的关键:不是照抄,而是通过干中学,在失败中回溯,在迭代中优化。“通才”是长期预训练的结果,广读书、广涉猎,但如果没有 RL 的实践,也容易纸上谈兵。
2025-08-03 08:00:00
1457
原创 警惕过度Vibe Coding
摘要:随着AI编程工具的普及,"Vibe Coding"现象引发工程隐患。文章通过两个真实案例揭示:大模型虽能快速生成代码,却无法理解业务边界和责任,导致系统漏洞和事故频发。作者指出,软件工程的核心价值在于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等系统思考,而非单纯编码速度。建议个人、团队和组织建立三道防线:保持手写核心逻辑、严格代码审查、建立AI事故账本。强调大模型是强大工具,但需认清其概率本质和边界,人才是真正的生产关系主体。
2025-08-02 07:00:00
782
原创 思维商业篇(8) 商业壁垒分析
商业壁垒是企业难以被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包括稀缺资源(牌照、专利、版权等)、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用户迁移成本以及数据资产。这些要素能有效阻止竞争对手复制,帮助企业维持可持续的利润空间。没有壁垒的企业易被挤压利润,甚至被降维打击。建立壁垒是确保产品市场匹配(PMF)价值不被稀释的关键,也是企业在公开市场中持续盈利的基础。
2025-08-01 08:00:00
320
原创 02 如何挖掘适合AI介入的场景?
**摘要:**本文提出MAIR模型(Map-Access-Identify-Replace),系统化挖掘适合AI介入的业务场景。首先通过5W分析法拆解业务流程至最小颗粒度,重点识别依赖人类经验、判断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环节。其次评估这些环节的价值成本比,优先替代高人力成本、高频发生的任务。最后设计AI替代方案,通过提示词框架和盲测验证可行性。该模型旨在重构人机协作边界,将AI应用于能理解规律、产生价值的环节,实现流程效率提升。核心在于打破固有思维,通过结构化方法识别"脑力密集区",从而构建
2025-07-31 08:00:00
649
原创 学习效率外挂15.87%
科学研究发现,15.87%是新事物和熟悉内容的最佳比例。当学习内容中85%是已知的,15%是新挑战时,人的学习效率最高,也最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这个"甜蜜点"既不会因太简单而无聊,也不会因太难而崩溃。无论是老虎伍兹的训练方法,还是日常学习,保持这种"稳中求变"的节奏最有利于进步。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拼命,而在于找到85%熟悉+15%挑战的黄金比例,让学习既轻松又高效。
2025-07-29 08:00:00
320
原创 长安的荔枝:不为贵妃笑,也没有胜利
摘要:《长安的荔枝》故事引发思考:李善德完成不可能任务并非个人胜利,而是被封建制度裹挟的结果。当代人在职场困境中,与其机械完成任务,不如思考如何在系统中保持自我。破除内耗需承认系统限制,用行动代替情绪;打破"平台工人"困境则需建立个人品牌。最重要的是保持"诗性",在效率至上的时代守护内心之光。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变局中坚持自己的选择,守护值得珍视的人与事。这也许就是普通人面对时代洪流时,能做的最好的自己。
2025-07-28 08:00:00
994
原创 对个人而言,AI时代的机遇是什么?
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很多人困惑,不知道AI来了,自己该干什么。但其实,机遇从来不是“砸下来”的,而是“拣得起”的。你得愿意弯腰、愿意尝试、愿意犯错。你不需要成为专家,你只需要把工具变成能力,把结果变成资产——你就不再只是使用者,而是参与者。别再幻想一个爆款视频让你一夜暴富,也别再指望一个流量奇迹就把你带入自由生活。真正属于普通人的时代机会,从不是大梦想,而是“小结果”。只要你用AI做出第一个PPT、写好第一份文案、服务好第一个客户,你就已经开始走在这条不归路上了。
2025-07-27 14:15:00
523
原创 思维商业篇6:核心竞争要素
本文总结了企业七大核心竞争要素:产品/服务、成本效益、品牌价值、技术能力、渠道分销、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企业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重点打造其中1-2个核心优势。产品要注重PMF匹配和差异化;成本效益关注供应链优化;品牌建设需提升认知度和美誉度;技术重在研发创新;渠道要建立网络体系;人力资源强调团队素质;经营管理考验战略执行。文章还介绍了华为SDBE框架中的"五看四定"战略分析工具,通过宏观、行业、客户、对手和自身五个维度分析,结合愿景、使命、战略目标和里程碑四个定位,帮助企业找到价值创造机
2025-07-23 08:00:00
552
原创 从Lovart谈谈大模型时代产品分层逻辑
Lovart的走红展现了大模型时代产品的七层演进逻辑。从基础算法层到AI智能体层,产品形态从技术工具逐步进化为自然交互的数字伙伴。LiblibAI的三阶段发展(LibLib-星流-Lovart)印证了这一路径:从极客工具到简化界面,最终实现仅凭对话框的"多模型协作思考"。大模型产品的核心在于交互的自然化与场景价值的深度挖掘,当前正是产品化与智能体开发的黄金期。未来AI产品将继续向"隐形技术、显性体验"的方向进化,让复杂智能隐于简单交互之中。
2025-07-22 09:28:49
674
原创 为什么说AI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AI技术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与前三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分别替代体力劳动、实现能源普及和延伸脑力计算不同,这次革命的关键在于AI开始替代基础性的脑力劳动和决策。其底层逻辑是通过降低"认知成本",实现创作与决策的自动化。与前三次革命类似,AI具有低成本、高泛化和强传导性等特点。这场革命不仅改变技术形态,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拐点,需要我们理性把握技术边界,在变革中保持价值判断。
2025-07-22 08:00:00
849
原创 01 AI重塑商业的核心路径
AI正在重塑商业世界的核心逻辑,从产品形态到商业模式都发生着深刻变革。本文系统分析了AI对商业八要素的全面升级路径:定位、市场、产品、营销、生产、决策、资源和管理。
2025-07-21 13:31:17
678
原创 思维商业篇(5)—发展趋势分析
有两个,一个是期望膨胀期,也是第一次快速增长的时候,这个时候进入的门槛低,由于竞争激烈,标准低人才溢价高;另一个是启蒙爬升期,找到行业中比较好的企业,有希望得到较好的回报和拿到比较好的结果。优秀的人才不愿意聚集在一起,大家都是守着一潭死水,不会有特别多的人才流动。巴菲特曾在《滚雪球》一书中提到他的投资之道其实非常简单,可以总结为两句话:找到足够长的雪道,找到足够湿的雪球。外部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市场规模,市场发展速度,市场阶段,行业集中度,政策需求。市场规模看的是市场的总量,市场的天花板在哪。
2024-09-23 22:00:00
887
1
hudson自动化部署配置
2015-11-18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