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类型解析
B cells(B细胞)
颜色:红色
位置:右侧大簇
功能:B 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的一部分,负责抗体生产。
T cells(T细胞)
颜色:紫色
位置:上方
功能:包括 CD4⁺ 辅助 T 细胞(Helper T cells)和 CD8⁺ 细胞毒性 T 细胞(Cytotoxic T cells),调控免疫应答并杀死感染细胞。
Macrophage(巨噬细胞)
颜色:蓝色
位置:左侧
功能:吞噬病原体、调节炎症反应,属于先天免疫系统。
Monocyte(单核细胞)
颜色:深蓝色
位置:靠近巨噬细胞
功能:在炎症部位分化为巨噬细胞或树突细胞。
Neutrophils(中性粒细胞)
颜色:橙色
位置:下方
功能:先天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吞噬病原体,释放细胞因子。
cDC1(常规树突细胞1型)
颜色:青色
位置:靠近单核细胞和 pDC
功能:主要负责抗原提呈,激活 T 细胞。
pDC(浆细胞样树突细胞)
颜色:黑色
位置:左下角
功能:主要分泌 IFN-I,在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Plasma cells(浆细胞)
颜色:绿色
位置:左上角
功能:B 细胞分化后的状态,专门分泌抗体。
Endothelial Cells(内皮细胞)
颜色:灰色
位置:底部
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维持血管完整性和功能。
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
颜色:绿色
位置:左上
功能:构成结缔组织,参与伤口愈合和 ECM(细胞外基质)生成。
platelets(血小板)
颜色:黑色
位置:B 细胞下方
功能:负责凝血,防止出血。
巨噬细胞(Macrophage) 高表达 CD163、C1QA、CD14,说明这些基因是巨噬细胞的典型 marker。
单核细胞(Monocyte) 也高表达 CD14、C1QA,但其基因表达模式与巨噬细胞略有不同。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主要表达 CSF3R、ELANE,这些是中性粒细胞的特征基因。
cDC1(经典树突细胞 1 型) 表达 CLEC9A,这是 cDC1 的经典 marker。
B 细胞(B cells) 明显高表达 MS4A1(CD20)、MZB1 和 CD79A,这些是 B 细胞的典型 marker。
T 细胞(T cells) 主要表达 CD3D、CD3E、JCHAIN,这些是 T 细胞的经典 marker。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高表达 KDR、EGFL7、CALD1,表明它们是内皮细胞相关基因。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高表达 COL4A1、IGFBP7,是 ECM(细胞外基质)和成纤维细胞功能相关的基因。
血小板(platelets) 主要表达 VWF、GP9,表明这些基因与血小板功能相关。
X 轴(time):表示不同的实验条件或时间点:
Early stage(早期阶段)
Late stage(晚期阶段)
Unchallenged(未处理对照组)
Y 轴(rate):表示不同细胞类型在各时间点的 相对比例(细胞数归一化)。
颜色(legend: major):
每种颜色代表一种不同的细胞类型,例如:
蓝色(Macrophage,巨噬细胞)
深蓝色(Monocyte,单核细胞)
橙色(Neutrophils,中性粒细胞)
青色(cDC1,经典树突细胞1型)
黄色(pDC,浆细胞样树突细胞)
红色(B cells,B细胞)
绿色(Plasma cells,浆细胞)
紫色(T cells,T细胞)
灰色(Endothelial Cells,内皮细胞)
棕色(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
橙黄色(platelets,血小板)
🧬 具体解读
Early stage(早期阶段):
B 细胞(红色) 占比较高。
Neutrophils(橙色)和 Macrophage(蓝色) 也较为丰富。
T 细胞(紫色) 占比较低。
Late stage(晚期阶段):
B 细胞(红色) 占比依然很高,但略有下降。
T 细胞(紫色) 明显增加,可能反映 T 细胞的募集或激活。
Plasma cells(绿色) 也略有增加。
Neutrophils(橙色)和 Macrophage(蓝色) 仍然较多。
Unchallenged(未处理组):
B 细胞(红色) 占比最高,说明这是基线状态下的主要细胞群。
T 细胞(紫色) 也较多,说明在未受刺激的情况下,T 细胞相对稳定。
巨噬细胞(蓝色)、单核细胞(深蓝色)和树突细胞(青色) 仍然存在,但相对较少。
生物学意义
Early vs. Late stage:
观察 B 细胞、T 细胞、浆细胞(Plasma cells) 的变化,可能与免疫激活状态相关。
晚期阶段 T 细胞比例明显上升,可能与慢性炎症、适应性免疫激活有关。
免疫细胞动态: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橙色) 在 Early stage 更高,可能代表急性免疫反应。
浆细胞(Plasma cells,绿色) 在 Late stage 逐渐增加,可能代表抗体产生增加。
Unchallenged 组作为对照:
B 细胞仍然是主要细胞类型,表明即使在基线条件下,B 细胞群体依然占主导地位。
T 细胞稳定存在,提示可能有基础免疫监视作用。
Macrophage(巨噬细胞)
在 Unchallenged 组 和 Early stage 组 差别不大。
在 Late stage 可能有所减少,但 q = 0.94 说明没有显著差异。
Monocyte(单核细胞)
Early stage 和 Late stage 略有下降,但 q = 0.88,说明变化不显著。
Neutrophils(中性粒细胞)
Late stage 可能减少,但 q = 0.88,说明统计学上不显著。
cDC1(树突细胞)& pDC(浆细胞样树突细胞)
这些细胞在 所有组 中的占比都比较低,变化也不显著。
B cells(B 细胞)
在 Unchallenged 组 可能稍高。
Early stage & Late stage 下降,但 q = 0.94 表明不显著。
Plasma cells(浆细胞)
在 Unchallenged 组 可能较高,Late stage 下降。
但 q = 0.88,说明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
T cells(T 细胞)
Unchallenged 组 的 T 细胞比例较高,而 Late stage 下降。
但 q = 0.88,意味着这个变化不显著。
Endothelial Cells(内皮细胞)
变化幅度较小,q = 0.88,表示没有统计学显著性。
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
变化不大,q = 1,说明完全没有差异。
platelets(血小板)
Late stage 可能略高,但 q = 0.88,意味着无统计学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