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网络层
1. 为什么要在体系中构建网络层?
- 不同类型网络的转换:网络层设备通常是支持多种不同网络层通信协议
- 网络寻址:在不同计算机网络间的通信中,源节点要确定目的节点在哪个网络中必须通过三层地址来寻址
- 网络路由:路由是由不同的路由协议生成的,是为数据在不同网络间转发指定转发路径的
2. 网络层的主要作用
- 屏蔽网络差异,提供透明传输:网络层就是为了解决网络差异,寻找一个不同网络之间能共同遵守的网络通信规范,以便不同网络之间能互相识别并接受对方的访问请求
- 为网络通信提供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路由选择算法在多个节点的通信子网中选择一条到达目的节点的最佳路径
- 数据报封装和解封装
- 拥塞控制:针对网络传输路径中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使不同网络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尽可能匹配,以免造成数据溢出
3. 网络层数据交换及相关技术
-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即生活中打电话的时候,要想实现双方的通信,就需要建立连接,然后再进行通话,最后再挂断。建立连接就是电路交换中占用通信资源的开始,通话时期一直占用通信资源,就算双方不说话也会一直占用,挂断就是释放资源的行为。所以,电路交换的整个过程即: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输到相邻的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报文是指计算机要发送或接受的那一串数据。它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即在各个路由器之间存储再转发。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把整个报文分成若干组进行存储转发。为了识别到底哪些分组才是一个整体的报文,在分组的同时在数据段的前面加上了一些控制消息组成了首部,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分组了。
-
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
虚电路服务(可靠)
- 应当先建立连接,以保证通信双方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 然后双方就沿着已建立的虚电路发送分组
- 这样分组的首部就不需要填写完整的目的主机地址,而只需填写这条虚电路的编号,因而减少了分组的开销
- 如果这种通信方式再使用可靠传输的网络协议,就可使所发送的分组无差错按序地到达终点,当然也不丢失、不重复
- 在通信结束后,要释放建立的虚电路
数据报服务(不可靠)
-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在发送分组时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每个分组(也就是IP数据报)独立发送,与其前后的分组无关。
- 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也就是说所传送的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或失序,当然也不保证分组交付的时限。
对比
4. 存储转发原理
定义:存储转发是一种大概念上的三层数据交换机制,总的特点是网络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可以根据设备CPU或对应转发路径下的出接口的当前状态决定是否转发
特点:
- 存储转发系统中的节点设备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可以在接收到数据后对来不及处理或转发的数据先进行缓存,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为网路传输速率或者设备性能不匹配造成的数据丢失,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拥塞控制能力
- 存储转发中通信线路是事先建立好的,且在同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建立多条通信会话,每条通信会话占有其中一部分带宽
-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属于存储转发机制
5. IPv4和IPv6的区别
IPv4的不足
- 地址空间面临枯竭
- 骨干路由器维护的路由表数量过大
- 地址结构不合理
- 配置复杂
- 不支持端到端安全
- IPv6地址为128位长,但通常写作8组,每组为四个十六进制数的形式
- 每个地址段的前导0可以省略,如果该段全为0,可以只写一个0
- 可以用双冒号转换连续的0,但是只能使用一次
5. IPv4数据报的封装与解封装
IPv4数据报的封装:发送端接收到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段经过网络层需要进行网络层IP协议头部封装,以便数据报在网络中传输时能根据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选择适宜的路由表选项一级一级地向目的网络转发
IPv4数据报的解封装:指到达网络层的数据报还需要继续向上面的传输层传输时,要去掉IP数据报中的IP协议头,还原在发送端传输层发送的原始数据
IP数据报无论经过多少个网络,整个数据报内容都是不会改变的,包括IP协议头部的源/目的IP地址信息,但是IP数据报每经过一个IP网络向下一个网络发送时都需要经过重新的数据帧封装,此时帧中的源/目的MAC地址都将改变。
6. IPv4数据报的分段与重组
原因:来自网络层的IP数据报大小必须要小于等于对应链路层的最大传输单元MTU
分段:当原来的IP数据报长度大于对应网络链路的MTU时,就必须对这个大的IP数据包进行拆分,分成多个符合对应网络链路MTU要求的小的数据分段。分段后的每个IP包分段都需要进行单独的路由,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IP包头信息。
重组:在路由器或主机上对IP数据报进行了拆分后,在最终的目的主机上要将接收到的所有分段进行重新组装,这就是IP数据报分段的重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