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ue3 指令是什么?
Vue3 指令是一种特殊的属性,以 v-
前缀开头,用于在 DOM 元素上应用特殊的响应式行为。指令本质上是当表达式的值改变时,会产生副作用,即响应式地作用于 DOM。指令可以让开发者以声明式编程的方式操作 DOM,无需直接接触底层 DOM API。
2. Vue3常见的指令
以下是 Vue3 中常见的指令:
-
v-bind:动态绑定属性或组件 prop 到表达式。常简写为冒号(
:
)。<img v-bind:src="imageSrc"> <!-- 完整写法 --> <img :src="imageSrc"> <!-- 简写 -->
-
v-model:在表单元素或组件上创建双向绑定。
<input v-model="message">
-
v-if/v-else-if/v-else:条件性地渲染元素。
<div v-if="type === 'A'">A</div> <div v-else-if="type === 'B'">B</div> <div v-else>Not A/B</div>
-
v-show:根据条件显示或隐藏元素(通过 CSS display 属性)。
<div v-show="isVisible">内容</div>
-
v-for:基于源数据多次渲染元素或模板块。
<li v-for="(item, index) in items" :key="item.id"> {{ index }} - {{ item.name }} </li>
-
v-on:绑定事件监听器。常简写为
@
。<button v-on:click="doSomething">点击</button> <!-- 完整写法 --> <button @click="doSomething">点击</button> <!-- 简写 -->
-
v-slot:提供具名插槽或接收 prop 的插槽。常简写为
#
。<template v-slot:header>头部内容</template> <!-- 完整写法 --> <template #header>头部内容</template> <!-- 简写 -->
-
v-pre:跳过该元素及其子元素的编译过程。
<span v-pre>{{ 这里的内容不会被编译 }}</span>
-
v-once:只渲染元素和组件一次,后续的重新渲染会被跳过。
<span v-once>{{ message }}</span>
-
v-text:更新元素的文本内容。
<span v-text="message"></span>
-
v-html:更新元素的 innerHTML(需谨慎使用,避免 XSS 攻击)。
<div v-html="htmlContent"></div>
-
v-cloak:保持在元素上直到关联实例结束编译,配合 CSS 规则使用。
<div v-cloak>{{ message }}</div>
-
v-memo:Vue 3.2 新增,用于记忆和跳过更新整个子树。
<div v-memo="[valueA, valueB]">...</div>
-
自定义指令:Vue3 还允许开发者创建自定义指令来满足特定需求。
Vue3 的指令系统是其响应式编程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开发者能够以简洁直观的方式处理视图层的各种逻辑。
3. Vue3 指令原理解析
3.1. Vuu3 v-bind: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bind
原理讲解
在 Vue.js 中,v-bind
是一个指令,用于动态绑定一个 HTML 属性或者特性到一个 Vue 实例的数据属性上。通过 v-bind
,我们可以将 Vue 组件的数据与 DOM 元素的属性动态绑定,这意味着当数据变化时,HTML 属性会随之自动更新。
-
原理:
v-bind
会监听 Vue 实例中指定的数据属性,当该数据属性发生变化时,v-bind
会自动更新 DOM 元素的属性值。这样,开发者不需要手动操作 DOM,就能实现动态的属性绑定。 -
简洁写法:
v-bind
可以缩写为冒号(:
)。例如,v-bind:href
可以写成:href
,效果相同。
2. v-bind
的常见用法
(1) 动态绑定 href
属性
假设你有一个链接,它的 href
属性需要根据 Vue 数据动态改变。你可以使用 v-bind
来绑定这个属性:
<template>
<a :href="url">点击访问</a>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url: "https://www.example.com"
};
}
};
</script>
- 原理:当
url
变量发生变化时,v-bind
会自动更新<a>
标签的href
属性。
(2) 动态绑定 class
属性
通过 v-bind
,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动态控制元素的 CSS 类。假设我们有一个按钮,它的背景颜色需要根据一个布尔值 isActive
来决定:
<template>
<button :class="{'active': isActive, 'inactive': !isActive}">
{{ isActive ? '激活' : '禁用' }}
</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sActive: true
};
}
};
</script>
<style>
.active {
background-color: green;
}
.inactive {
background-color: gray;
}
</style>
- 原理:
v-bind:class
动态地根据isActive
的值为按钮添加不同的 CSS 类。当isActive
为true
时,按钮背景为绿色(active
类),否则背景为灰色(inactive
类)。
(3) 动态绑定 style
属性
v-bind
也可以用来动态绑定内联样式。假设我们希望根据数据改变元素的背景颜色:
<template>
<div :style="{ backgroundColor: color }">
动态背景颜色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color: 'red'
};
}
};
</script>
- 原理:
v-bind:style
会根据color
数据的变化,动态更新元素的style
属性,从而改变背景颜色。
3. v-bind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动态绑定 href
示例
前端界面:
<a :href="url">点击访问</a>
- 当
url = "https://www.example.com"
时,点击链接会跳转到该网址。
(2) 动态绑定 class
示例
前端界面:
<button :class="{'active': isActive, 'inactive': !isActive}">
{{ isActive ? '激活' : '禁用' }}
</button>
- 如果
isActive = true
,按钮会呈现绿色背景,且文字显示为“激活”。 - 如果
isActive = false
,按钮会呈现灰色背景,且文字显示为“禁用”。
(3) 动态绑定 style
示例
前端界面:
<div :style="{ backgroundColor: color }">
动态背景颜色
</div>
- 如果
color = 'red'
,背景颜色会变为红色。 - 如果
color = 'blue'
,背景颜色会变为蓝色。
4. 小结
v-bind
是 Vue 中非常强大的动态绑定功能,通过它我们可以将 Vue 数据与 HTML 属性、类、样式等绑定起来。当数据变化时,相关的属性、类或样式会自动更新,无需手动操作 DOM,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
3.2. Vuu3 v-model: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model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model
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指令,用于在父子组件之间进行数据的双向绑定。它能够使得一个组件的输入(如文本框、复选框等)与数据模型同步变化,反过来,当数据模型变化时,组件的显示内容也会自动更新。
原理:
- 双向绑定:
v-model
实现了数据与视图之间的双向绑定。它自动同步父组件与子组件的数据。- 当子组件中的值发生变化时,父组件中的数据也会发生更新。
- 当父组件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子组件中的值会同步更新。
v-model
的默认行为:它将会自动绑定到组件的modelValue
属性,监听input
事件来同步更新数据。
在 Vue3 中,v-model
的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默认绑定的是 modelValue
,而不是 Vue2 中的 value
属性。
2. v-model
的用法
(1) 基本用法:输入框的双向绑定
一个常见的场景是使用 v-model
来实现表单元素的双向数据绑定。例如,使用 v-model
绑定一个文本框的值:
<template>
<input v-model="message" placeholder="请输入内容">
<p>输入的内容是:{{ message }}</p>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
};
}
};
</script>
- 原理:在这个例子中,
v-model
会将message
绑定到<input>
元素上。当你在文本框中输入内容时,message
会实时更新。反之,当message
的值发生变化时,文本框中的内容也会自动更新。
(2) 使用 v-model
绑定自定义组件的属性
在 Vue3 中,v-model
也可以用于自定义组件的双向绑定。例如,假设有一个自定义的 my-input
组件,父组件希望双向绑定它的值。
父组件:
<template>
<my-input v-model="parentMessage"></my-input>
<p>父组件中的数据:{{ parentMessage }}</p>
</template>
<script>
import MyInput from './MyInput.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MyInput
},
data() {
return {
parentMessage: ''
};
}
};
</script>
子组件 MyInput.vue
:
<template>
<input :value="modelValue" @input="$emit('update:modelValue', $event.target.value)">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props: {
modelValue: String
}
};
</script>
- 原理:父组件通过
v-model
传递数据给子组件,子组件通过modelValue
接收父组件的数据。当子组件中的输入框内容发生变化时,使用$emit('update:modelValue', newValue)
向父组件发送更新事件,更新父组件中的数据。
(3) 多个 v-model
用法(Vue 3 中的新特性)
Vue 3 引入了对多个 v-model
的支持,允许我们在同一组件中使用多个 v-model
绑定不同的属性。
父组件:
<template>
<my-input v-model:username="username" v-model:age="age"></my-input>
<p>用户名:{{ username }}</p>
<p>年龄:{{ age }}</p>
</template>
<script>
import MyInput from './MyInput.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MyInput
},
data() {
return {
username: '',
age: 25
};
}
};
</script>
子组件 MyInput.vue
:
<template>
<input :value="username" @input="$emit('update:username', $event.target.value)">
<input :value="age" @input="$emit('update:age', $event.target.value)">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props: {
username: String,
age: Number
}
};
</script>
- 原理:通过
v-model:username
和v-model:age
,父组件能够将username
和age
分别绑定到子组件的两个不同属性上。在子组件中,我们通过update:username
和update:age
事件来更新父组件中的数据。
3. v-model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基本双向绑定(文本框)
前端界面:
<input v-model="message" placeholder="请输入内容">
<p>输入的内容是:{{ message }}</p>
- 用户输入
Hello
,message
的值将实时更新为Hello
,并且<p>
标签中的内容也会自动显示Hello
。
(2) 双向绑定自定义组件
假设有一个自定义组件 MyInput
,父组件传递 message
数据,子组件通过 v-model
绑定。
前端界面:
<my-input v-model="message"></my-input>
<p>父组件中的数据:{{ message }}</p>
- 在自定义组件的
<input>
中输入内容时,message
会更新,父组件中的<p>
标签也会显示该内容。
(3) 多个 v-model
用法
在父组件中,使用多个 v-model
双向绑定:
前端界面:
<my-input v-model:username="username" v-model:age="age"></my-input>
<p>用户名:{{ username }}</p>
<p>年龄:{{ age }}</p>
- 在子组件的两个输入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年龄时,父组件中的
username
和age
数据会实时更新,并显示在相应的<p>
标签中。
4. 小结
v-model
在 Vue3 中实现了数据的双向绑定,使得父子组件之间的通信更加简单和直观。- 它支持文本框、复选框、选择框等表单控件的双向数据绑定,自动处理数据与视图的同步。
- 在自定义组件中,
v-model
会绑定modelValue
属性,子组件通过$emit('update:modelValue', newValue)
更新父组件的数据。 - Vue3 新增了对多个
v-model
的支持,允许我们在同一组件中同时双向绑定多个属性。
v-model
是实现用户输入、表单处理和组件间数据流通的重要工具,能够显著提高开发效率。
3.3. Vue3 v-if/v-else-if/v-else: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if
/ v-else-if
/ v-else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if
、v-else-if
和 v-else
是用于条件渲染的指令。它们通过控制某个元素是否渲染到 DOM 中来实现条件显示的效果。
-
v-if
:根据表达式的布尔值决定是否渲染某个元素。如果v-if
后面的表达式返回true
,该元素将被渲染;如果返回false
,该元素不会被渲染。 -
v-else-if
:在v-if
条件为false
时,v-else-if
用来判断其他条件。如果v-if
为false
且v-else-if
的条件为true
,则渲染对应的元素。它必须紧跟在v-if
或另一个v-else-if
后面。 -
v-else
:当v-if
和v-else-if
的条件都为false
时,v-else
会渲染对应的元素。它必须紧跟在v-if
或v-else-if
的后面,并且不需要表达式。
原理:
- Vue 会根据表达式的计算结果来判断是否插入或移除 DOM 元素,条件的变化会触发视图的重新渲染。这样能够实现动态显示和隐藏某些元素。
2. v-if
/ v-else-if
/ v-else
的常见用法
(1) v-if
的基本用法
v-if
可以直接在 HTML 元素上使用,来控制其是否显示。
<template>
<p v-if="isVisible">这个内容是显示的!</p>
<button @click="isVisible = !isVisible">切换显示</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sVisible: true
};
}
};
</script>
- 原理:当
isVisible
为true
时,<p>
标签会被渲染出来。如果isVisible
为false
,<p>
标签则会被移除。
(2) v-else-if
和 v-else
的使用
v-else-if
和 v-else
常用于多条件的情况,用于在多个条件之间进行切换。
<template>
<div>
<p v-if="status === 'loading'">加载中...</p>
<p v-else-if="status === 'success'">加载成功!</p>
<p v-else>加载失败!</p>
<button @click="status = 'loading'">加载中</button>
<button @click="status = 'success'">加载成功</button>
<button @click="status = 'error'">加载失败</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status: 'loading' // 初始状态为 loading
};
}
};
</script>
- 原理:
v-if
判断是否显示“加载中…”,v-else-if
判断是否显示“加载成功!”,v-else
会显示“加载失败!”。 - 通过点击不同的按钮,修改
status
的值,从而切换显示不同的文本。
3. v-if
/ v-else-if
/ v-else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if
示例
在前端界面中,如果 isVisible
为 true
,则显示段落内容“这个内容是显示的!”。点击“切换显示”按钮时,isVisible
的值会发生变化,从而控制 <p>
标签的显示与隐藏。
<p v-if="isVisible">这个内容是显示的!</p>
<button @click="isVisible = !isVisible">切换显示</button>
-
当
isVisible
为true
,页面会显示:这个内容是显示的! 切换显示
-
当
isVisible
为false
,页面会隐藏该段落,只显示按钮:切换显示
(2) v-else-if
和 v-else
示例
此示例展示了根据 status
状态的不同值,显示不同的消息。点击按钮会触发不同的状态值,从而显示不同的内容。
<p v-if="status === 'loading'">加载中...</p>
<p v-else-if="status === 'success'">加载成功!</p>
<p v-else>加载失败!</p>
<button @click="status = 'loading'">加载中</button>
<button @click="status = 'success'">加载成功</button>
<button @click="status = 'error'">加载失败</button>
-
当
status = 'loading'
,显示:加载中... 加载中
-
当
status = 'success'
,显示:加载成功! 加载成功
-
当
status = 'error'
,显示:加载失败! 加载失败
4. 小结
v-if
:用于根据条件来控制元素的显示与隐藏。v-else-if
:用于在v-if
为false
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其他条件。v-else
:用于当所有前面的条件都为false
时,显示默认内容。
通过这些条件渲染指令,可以轻松地根据不同的条件展示或隐藏元素,控制视图的变化,并且可以根据多个条件灵活展示不同的内容。v-if
适合需要根据复杂条件进行条件渲染的场景,而 v-else-if
和 v-else
则用于多个条件之间的选择。
3.4. Vue3 v-show: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show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show
是另一种用于控制元素显示与隐藏的指令。与 v-if
不同,v-show
并不通过移除或插入 DOM 元素来控制显示与隐藏,而是通过动态修改元素的 display
样式来控制显示。
-
原理:
v-show
通过设置元素的 CSSdisplay
样式来控制其显示与隐藏。当绑定的表达式为true
时,元素的display
会被设置为block
(或其他适合该元素的值);当为false
时,display
会被设置为none
,使元素隐藏。- 不同于
v-if
,v-show
会始终渲染元素,但会根据条件通过改变display
样式来决定元素是否可见。因此,v-show
在频繁切换显示与隐藏的场景中会比v-if
更高效,因为它不需要反复添加或移除 DOM 元素。
-
适用场景:
- 如果某个元素需要频繁地在显示与隐藏之间切换,并且不需要频繁销毁和重建 DOM 元素,使用
v-show
更为合适。 - 如果元素初始状态不需要渲染,且只需要一次性的渲染,使用
v-if
会更有效。
- 如果某个元素需要频繁地在显示与隐藏之间切换,并且不需要频繁销毁和重建 DOM 元素,使用
2. v-show
的常见用法
(1) 基本用法:切换元素的显示与隐藏
使用 v-show
来控制一个元素的显示与隐藏,可以通过绑定一个布尔值。
<template>
<p v-show="isVisible">这个内容是可见的!</p>
<button @click="isVisible = !isVisible">切换显示</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sVisible: true
};
}
};
</script>
- 原理:初始状态下,
isVisible
为true
,因此<p>
元素显示。当点击按钮时,isVisible
的值发生变化,<p>
元素的display
样式会在block
和none
之间切换,从而控制元素的显示与隐藏。
(2) v-show
与 v-if
的对比
在某些情况下,v-show
和 v-if
都可以用来控制元素的显示与隐藏,但它们的实现机制不同。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对比示例,展示了两者的区别:
<template>
<div>
<p v-show="isVisible">这是使用 v-show 的内容</p>
<p v-if="isVisible">这是使用 v-if 的内容</p>
<button @click="isVisible = !isVisible">切换显示</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sVisible: true
};
}
};
</script>
- 原理:
v-show
会始终渲染<p>
元素,并通过切换其display
样式来控制显示与隐藏。即使isVisible
为false
,该元素依然存在于 DOM 中,只是被隐藏。v-if
会在isVisible
为false
时移除 DOM 元素,重新切换时再将元素插入 DOM 中。
3. v-show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show
示例
在此示例中,当 isVisible
为 true
时,段落内容会显示;当点击按钮时,isVisible
的值会改变,从而控制 <p>
元素的显示与隐藏。
<p v-show="isVisible">这个内容是可见的!</p>
<button @click="isVisible = !isVisible">切换显示</button>
-
当
isVisible = true
时,显示:这个内容是可见的! 切换显示
-
当
isVisible = false
时,显示:切换显示
(2) v-show
与 v-if
的对比表现
<p v-show="isVisible">这是使用 v-show 的内容</p>
<p v-if="isVisible">这是使用 v-if 的内容</p>
<button @click="isVisible = !isVisible">切换显示</button>
-
当
isVisible = true
时,v-show
和v-if
的内容都会显示,按钮可用:这是使用 v-show 的内容 这是使用 v-if 的内容 切换显示
-
当
isVisible = false
时,v-show
会保持该元素在 DOM 中,只是隐藏,而v-if
会从 DOM 中移除该元素:v-show
隐藏:``(没有显示任何内容)v-if
移除元素:``(没有显示任何内容)
4. 小结
v-show
通过切换元素的display
样式来控制元素的显示与隐藏。元素始终会存在于 DOM 中,只是其显示状态会发生变化。v-if
会在条件为false
时移除 DOM 元素,且需要重新渲染时重新插入 DOM。v-if
在频繁切换时性能较差,但适用于条件较少变化的情况。- 适用场景:
v-show
适合用于需要频繁切换显示与隐藏的场景(如 tab 切换、动画效果等),而v-if
更适合用于不频繁切换的场景,且条件复杂时更优。
性能差异:
v-if
会动态地添加或移除 DOM 元素,适合条件不常变化的情况。v-show
会始终渲染元素并通过修改display
样式来控制显示与隐藏,适合需要频繁切换显示的场景。
3.5. Vue3 v-for: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for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for
是一个用于循环渲染列表数据的指令。它使得我们能够基于一个数组或对象,重复渲染元素或组件。v-for
会根据提供的数组或对象的数据来创建多个 DOM 元素,每个元素都基于数据的一个项进行渲染。
-
原理:
v-for
会根据传入的数据(数组或对象)重复渲染元素或组件。每次渲染时,Vue 会为每个元素或组件生成一个唯一的标识(通常是基于项的索引或某个唯一值),并通过这个标识来优化更新和渲染过程。- 数组循环:
v-for
用来遍历数组时,会生成多个相同结构的 DOM 元素。 - 对象循环:
v-for
用来遍历对象时,会为对象的每个键值对生成多个元素。
- 数组循环:
2. v-for
的常见用法
(1) 数组的循环渲染
v-for
最常见的用法是循环渲染数组中的元素。例如,渲染一个简单的数组列表:
<template>
<ul>
<li v-for="(item, index) in items" :key="index">{{ index + 1 }}. {{ item }}</li>
</ul>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tems: ["苹果", "香蕉", "橙子"]
};
}
};
</script>
- 原理:
v-for="(item, index) in items"
遍历数组items
,其中item
是当前项,index
是当前项的索引。每个<li>
元素会显示数组中的每个项及其索引。 key
属性:key="index"
是一个优化,帮助 Vue 在列表更新时高效地复用 DOM 元素,提高渲染性能。
(2) 对象的循环渲染
当我们需要渲染对象中的键值对时,可以使用 v-for
来遍历对象。例如:
<template>
<ul>
<li v-for="(value, key) in user" :key="key">{{ key }}: {{ value }}</li>
</ul>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user: {
name: "John",
age: 30,
location: "New York"
}
};
}
};
</script>
- 原理:
v-for="(value, key) in user"
遍历user
对象的每个属性,key
是属性名,value
是属性值。每个<li>
会显示key: value
。
(3) 循环渲染组件
v-for
也可以用于循环渲染组件。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用户列表,且每个用户是一个自定义组件,可以像这样渲染多个组件:
<template>
<div>
<user-card v-for="(user, index) in users" :key="user.id" :user="user"></user-card>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UserCard from "./UserCard.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UserCard
},
data() {
return {
users: [
{ id: 1, name: "Alice", age: 25 },
{ id: 2, name: "Bob", age: 30 },
{ id: 3, name: "Charlie", age: 28 }
]
};
}
};
</script>
- 原理:使用
v-for
来渲染UserCard
组件,对于每个user
,传递一个user
对象作为组件的 prop。key="user.id"
帮助 Vue 更好地识别和更新每个组件实例。
3. v-for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数组渲染列表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水果数组,使用 v-for
渲染列表:
<ul>
<li v-for="(item, index) in items" :key="index">{{ index + 1 }}. {{ item }}</li>
</ul>
-
数据:
items = ["苹果", "香蕉", "橙子"]
-
表现:
1. 苹果 2. 香蕉 3. 橙子
当 items
数组发生变化时(比如添加、删除或修改元素),Vue 会根据 key
属性优化 DOM 更新,避免不必要的重新渲染。
(2) 对象渲染键值对
假设有一个用户对象,使用 v-for
渲染键值对:
<ul>
<li v-for="(value, key) in user" :key="key">{{ key }}: {{ value }}</li>
</ul>
-
数据:
user = { name: "John", age: 30, location: "New York" }
-
表现:
name: John age: 30 location: New York
当 user
对象中的值发生变化时,DOM 会自动更新,显示新的内容。
(3) 渲染组件列表
假设你有一个 UserCard
组件,并用 v-for
渲染多个用户的卡片:
<div>
<user-card v-for="(user, index) in users" :key="user.id" :user="user"></user-card>
</div>
- 数据:
users = [{ id: 1, name: "Alice", age: 25 }, { id: 2, name: "Bob", age: 30 }]
- 表现:
- 会显示两个
UserCard
组件,每个组件展示一个用户的名称和年龄。
- 会显示两个
4. 小结
v-for
是 Vue 中用于循环渲染数组、对象或组件列表的指令。- 当遍历 数组 时,
v-for
会为每个元素生成一个 DOM 元素;遍历 对象 时,v-for
会生成每个属性的键值对。 key
属性在v-for
中非常重要,它帮助 Vue 跟踪每个元素的身份,从而优化 DOM 更新。- 适用场景:
v-for
在需要动态生成多个元素或组件时非常有用,如列表、表格、卡片组件等。 - 相比直接操作 DOM,使用
v-for
能更简洁地实现动态渲染,并且 Vue 会自动处理数据变化和视图更新。
性能提示:尽量为每个 v-for
渲染的元素指定唯一的 key
,避免使用数组索引作为 key
,因为这可能会导致 Vue 错误地复用 DOM 元素,从而影响性能和行为。
3.6. Vue3 v-on: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on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on
是一个用于监听 DOM 事件并执行相应方法的指令。它用于给元素绑定事件监听器,并在事件触发时执行指定的回调函数。
-
原理:
v-on
允许开发者将 DOM 事件(如click
、input
、mouseover
等)与 Vue 实例中的方法或表达式绑定。当事件被触发时,Vue 会调用指定的方法,并将事件对象传递给它。v-on
可以用来监听用户与界面互动时产生的各种事件,并且可以通过事件修饰符(如.prevent
、.stop
等)来控制事件的默认行为或传播。
-
简写形式:
v-on
可以使用冒号(:
)作为简写形式。例如,v-on:click
可以写作@click
,效果相同。
2. v-on
的常见用法
(1) 基本用法:监听事件
v-on
最基本的用法是为元素绑定事件监听器,并指定要执行的回调函数。
<template>
<button v-on:click="handleClick">点击我</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handleClick() {
alert("按钮被点击了!");
}
}
};
</script>
- 原理:当按钮被点击时,Vue 会调用
handleClick
方法,并弹出一个提示框“按钮被点击了!”
(2) 使用简写语法
Vue3 支持事件的简写形式,可以使用 @
来代替 v-on
,使代码更加简洁。
<template>
<button @click="handleClick">点击我</button>
</template>
- 原理:
@click
是v-on:click
的简写形式。当按钮被点击时,handleClick
方法会被执行。
(3) 传递事件对象
在事件回调函数中,我们可以接收原生的事件对象,通常事件对象会作为回调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传递。
<template>
<button @click="handleClick">点击我</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handleClick(event) {
console.log(event); // 打印原生事件对象
}
}
};
</script>
- 原理:
event
是原生的 JavaScript 事件对象,包含了事件的相关信息,如目标元素、事件类型等。当按钮被点击时,event
对象会被传递给handleClick
方法。
(4) 事件修饰符
Vue3 允许使用事件修饰符来简化事件处理逻辑,修饰符用于控制事件的默认行为或事件传播。
- 常见修饰符:
.prevent
:调用event.preventDefault()
,阻止事件的默认行为。.stop
:调用event.stopPropagation()
,阻止事件的冒泡。.once
:事件只会触发一次,然后自动移除事件监听器。.capture
:在捕获阶段触发事件,而非冒泡阶段。
<template>
<form @submit.prevent="handleSubmit">提交</form>
<button @click.stop="handleClick">点击我</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handleSubmit() {
console.log("表单提交");
},
handleClick() {
console.log("按钮被点击");
}
}
};
</script>
- 原理:
@submit.prevent
会阻止表单的默认提交行为。@click.stop
会阻止事件的冒泡,防止父元素的点击事件被触发。
(5) 监听自定义事件
如果一个子组件需要触发一个事件并通知父组件,可以使用 v-on
来监听自定义事件。
子组件:
<template>
<button @click="emitCustomEvent">点击发送自定义事件</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emitCustomEvent() {
this.$emit("customEvent", "Hello, parent!");
}
}
};
</script>
父组件:
<template>
<child-component @customEvent="handleCustomEvent"></child-component>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hildComponent from './ChildComponent.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ChildComponent
},
methods: {
handleCustomEvent(message) {
alert(`收到子组件消息: ${message}`);
}
}
};
</script>
- 原理:
- 子组件通过
$emit
方法触发一个名为customEvent
的事件,并传递一个消息。 - 父组件使用
v-on
(@customEvent
)来监听该事件,并调用handleCustomEvent
方法处理。
- 子组件通过
3. v-on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基本点击事件
<template>
<button @click="handleClick">点击我</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handleClick() {
alert("按钮被点击了!");
}
}
};
</script>
- 表现:当按钮被点击时,弹出提示框“按钮被点击了!”
(2) 表单提交事件防止默认行为
<template>
<form @submit.prevent="handleSubmit">
<input type="text" v-model="inputText" />
<button type="submit">提交</button>
</form>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nputText: ""
};
},
methods: {
handleSubmit() {
console.log("表单提交,输入的内容是:" + this.inputText);
}
}
};
</script>
- 表现:点击提交按钮时,表单不会真正提交,而是通过
@submit.prevent
阻止了表单的默认行为,并在控制台打印输入的内容。
(3) 事件冒泡和停止事件传播
<template>
<div @click="parentClick">
<button @click.stop="childClick">点击我</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parentClick() {
console.log("父级元素被点击");
},
childClick() {
console.log("子级按钮被点击");
}
}
};
</script>
- 表现:点击按钮时,
@click.stop
会阻止事件冒泡,只有“子级按钮被点击”会显示在控制台,而“父级元素被点击”不会触发。
(4) 监听自定义事件
父组件:
<template>
<child-component @customEvent="handleCustomEvent"></child-component>
</template>
子组件:
<template>
<button @click="emitCustomEvent">点击发送自定义事件</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emitCustomEvent() {
this.$emit("customEvent", "Hello, parent!");
}
}
};
</script>
- 表现:点击子组件中的按钮时,父组件会监听到
customEvent
事件并弹出 “收到子组件消息: Hello, parent!”。
4. 小结
v-on
是 Vue 中用于绑定事件监听器的指令,可以让我们方便地监听和处理用户的事件。- 它支持多种事件修饰符,如
.prevent
、.stop
、.once
等,用于控制事件行为。 - 使用简写形式
@
可以使代码更加简洁,如@click
代替v-on:click
。 - 通过
v-on
绑定自定义事件,子组件可以通过$emit
向父组件传递信息,进行父子组件之间的通信。
3.7. Vue3 v-slot: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slot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slot
是一个用于插槽(slot)功能的指令。插槽是 Vue 提供的一种机制,它允许父组件向子组件传递内容。v-slot
用于声明和绑定插槽的内容,从而使父组件能够插入自定义内容到子组件的插槽中。
-
原理:
v-slot
允许我们向子组件传递内容,同时可以访问子组件内部的某些数据。通过这种方式,父组件不仅可以插入静态内容,还可以插入动态内容和模板。- 具名插槽:子组件可以定义多个插槽,通过
v-slot
传递不同的内容到不同的插槽中。 - 作用域插槽:除了传递内容,子组件还可以传递数据给父组件,父组件可以通过
v-slot
接收这些数据。
- 具名插槽:子组件可以定义多个插槽,通过
2. v-slot
的常见用法
(1) 基本用法:默认插槽
默认插槽是最简单的插槽类型,它允许父组件插入任意内容到子组件的插槽中。父组件传入的内容会在子组件的 <slot></slot>
标签的位置展示。
子组件(ChildComponent.vue
):
<template>
<div>
<slot></slot> <!-- 默认插槽 -->
</div>
</template>
父组件:
<template>
<ChildComponent>
<p>这是从父组件传递的内容</p>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 原理:在这个例子中,
ChildComponent
中的<slot></slot>
会被父组件插入的内容<p>这是从父组件传递的内容</p>
替代。父组件的内容会显示在子组件中。
(2) 具名插槽
具名插槽允许子组件定义多个插槽,父组件可以根据插槽的名称来指定不同的内容。
子组件(ChildComponent.vue
):
<template>
<div>
<slot name="header"></slot> <!-- 具名插槽 -->
<slot></slot> <!-- 默认插槽 -->
</div>
</template>
父组件:
<template>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header>
<h1>这是标题</h1>
</template>
<p>这是正文内容</p>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 原理:父组件通过
#header
指定了具名插槽header
的内容。当子组件中<slot name="header"></slot>
被替换时,父组件传入的<h1>这是标题</h1>
就会显示在header
插槽中。默认插槽的内容<p>这是正文内容</p>
会显示在<slot></slot>
中。
(3) 作用域插槽
作用域插槽允许父组件不仅插入内容,还能访问子组件传递给插槽的动态数据。子组件可以通过 v-slot
向父组件暴露一些数据,父组件通过插槽内容访问这些数据。
子组件(ChildComponent.vue
):
<template>
<div>
<slot :message="message"></slot> <!-- 通过 v-slot 传递数据 -->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来自子组件的消息"
};
}
};
</script>
父组件:
<template>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v-slot:default="slotProps">
<p>{{ slotProps.message }}</p> <!-- 使用父组件传递的数据 -->
</template>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 原理:在
ChildComponent
中,v-slot
通过:message="message"
向父组件暴露了message
数据。父组件使用v-slot:default="slotProps"
接收该数据,并通过slotProps.message
访问和展示它。
(4) v-slot
的简写
在 Vue3 中,v-slot
可以使用简写形式。具体来说,v-slot:default
可以简写为 #default
,v-slot:header
可以简写为 #header
。
子组件(ChildComponent.vue
):
<template>
<div>
<slot name="header"></slot> <!-- 具名插槽 -->
<slot></slot> <!-- 默认插槽 -->
</div>
</template>
父组件:
<template>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header>
<h1>这是标题</h1>
</template>
<p>这是正文内容</p>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 原理:在此例中,
#header
是v-slot:header
的简写,#default
是v-slot:default
的简写。简写方式使得代码更加简洁。
3. v-slot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默认插槽
父组件传入的内容会显示在子组件的插槽位置:
<ChildComponent>
<p>这是从父组件传递的内容</p>
</ChildComponent>
表现:
子组件内部:
<p>这是从父组件传递的内容</p>
- 解释:
<p>这是从父组件传递的内容</p>
被插入到子组件中的<slot></slot>
标签位置。
(2) 具名插槽
子组件定义多个插槽,父组件可以通过插槽名称来控制插入的内容: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header>
<h1>这是标题</h1>
</template>
<p>这是正文内容</p>
</ChildComponent>
表现:
子组件内部:
<h1>这是标题</h1> <!-- 来自 header 插槽 -->
<p>这是正文内容</p> <!-- 来自默认插槽 -->
- 解释:
<h1>这是标题</h1>
被插入到子组件中的header
插槽位置,<p>这是正文内容</p>
被插入到默认插槽位置。
(3) 作用域插槽
父组件可以访问子组件暴露的数据并进行动态渲染: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v-slot:default="slotProps">
<p>{{ slotProps.message }}</p>
</template>
</ChildComponent>
表现:
子组件内部:
<p>来自子组件的消息</p> <!-- 通过作用域插槽传递的数据 -->
- 解释:子组件通过
v-slot
向父组件暴露了message
数据,父组件通过slotProps.message
访问并展示该数据。
4. 小结
v-slot
是 Vue 中实现插槽功能的指令,可以让父组件向子组件传递内容。- 支持 默认插槽、具名插槽、作用域插槽,可以在父组件插入内容的同时访问子组件的数据。
- 使用
v-slot
,父组件不仅可以插入静态内容,还可以插入动态内容和模板,子组件可以向父组件传递数据,从而实现更加灵活和可组合的组件设计。 - Vue3 中支持
v-slot
的简写方式,使代码更加简洁。
3.8. Vue3 v-pre: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pre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pre
是一个特殊的指令,用于跳过当前元素及其子元素的编译过程。它告诉 Vue 在编译模板时,不要解析这个元素及其子元素的模板内容。这个指令非常有用,当你想保留模板原样渲染而不进行解析时,使用 v-pre
可以提高性能,尤其是在静态内容的情况下。
-
原理:
- 默认情况下,Vue 会在模板编译过程中处理所有标签(如
{{ }}
插值表达式、v-if
、v-for
等),并将它们转化为渲染函数。这样会消耗额外的时间和资源。 - 当使用
v-pre
时,Vue 会跳过指定元素及其子元素的编译过程,直接渲染它们为普通的 HTML 元素。这意味着 Vue 不会为这些元素处理模板指令或插值表达式,它们会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
- 默认情况下,Vue 会在模板编译过程中处理所有标签(如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渲染静态内容,尤其是当你需要在页面中嵌入原始 HTML 代码或需要处理大量不需要 Vue 解析的模板时,使用
v-pre
可以提高性能。
- 适用于渲染静态内容,尤其是当你需要在页面中嵌入原始 HTML 代码或需要处理大量不需要 Vue 解析的模板时,使用
2. v-pre
的常见用法
(1) 基本用法:跳过模板编译
使用 v-pre
指令,你可以将 Vue 忽略掉的模板内容直接展示出来,而不会进行编译和解析。
<template>
<div v-pre>
<p>{{ message }}</p> <!-- 不会被解析为插值表达式 -->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Vue!"
};
}
};
</script>
- 原理:使用
v-pre
后,<p>{{ message }}</p>
会被原样输出,Vue 不会对其中的{{ message }}
进行解析,而是直接显示文字{{ message }}
。这是因为v-pre
跳过了该部分内容的编译。
(2) 渲染原始 HTML 内容
如果你有一个需要展示原始 HTML 内容(例如,包含 HTML 标签或 Vue 模板语法的字符串),你可以使用 v-pre
跳过该部分的解析。
<template>
<div v-pre>
<p>{{ message }}</p>
<p><strong>这是静态 HTML 内容</strong></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strong>Vue 不会解析这个内容</strong>"
};
}
};
</script>
- 原理:
v-pre
跳过了{{ message }}
这一插值表达式的解析,直接渲染为字符串{{ message }}
,而强制加粗
文字不会被 Vue 解析为 HTML 标签,而是直接显示文本内容。
(3) 用于优化性能
v-pre
通常用于静态内容或原样展示的场景,可以显著提高 Vue 的渲染效率。特别是当你有大量的内容需要渲染时,跳过 Vue 的编译过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渲染。
<template>
<div v-pre>
<p>这是一些静态文本,Vue 不会做任何解析</p>
<p>{{ someDynamicText }}</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someDynamicText: "此内容由 Vue 解析"
};
}
};
</script>
- 原理:
v-pre
用于p
元素,表示该元素中的文本不会进行 Vue 解析,直接渲染出原始文本。因此,{{ someDynamicText }}
被渲染为{{ someDynamicText }}
,而不会插入 Vue 数据。
3. v-pre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默认行为:插值表达式被解析
在没有使用 v-pre
的情况下,Vue 会解析模板中的插值表达式并显示其值:
<template>
<div>
<p>{{ message }}</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Vue!"
};
}
};
</script>
表现:
Hello, Vue!
- 解释:Vue 解析了插值表达式
{{ message }}
并显示了message
的值。
(2) 使用 v-pre
跳过插值表达式解析
当你在模板中使用 v-pre
时,Vue 会跳过插值表达式的解析,直接原样渲染内容:
<template>
<div v-pre>
<p>{{ message }}</p>
</div>
</template>
表现:
{{ message }}
- 解释:
{{ message }}
被原样渲染,Vue 不会对它进行解析。
(3) 用 v-pre
渲染原始 HTML 内容
如果你需要原样渲染 HTML 内容而不进行解析,v-pre
可以让你避免 Vue 解析内容:
<template>
<div v-pre>
<p><strong>这是静态 HTML 内容</strong></p>
</div>
</template>
表现:
<strong>这是静态 HTML 内容</strong>
- 解释:这段 HTML 被渲染为原始 HTML 内容,不会被 Vue 解析为带有
<strong>
标签的文本。v-pre
保持了模板中的原始 HTML 结构。
4. 小结
v-pre
是一个用于跳过模板编译的指令。它告诉 Vue 不解析某个元素及其子元素的内容,直接渲染原始内容。- 使用
v-pre
可以提高性能,特别是当你需要渲染大量静态内容或原始 HTML 时。它会跳过插值表达式、指令等的解析,直接渲染为文本。 - 适用于需要显示原始模板或静态 HTML 内容的场景,避免不必要的 Vue 编译和解析。
注意事项:虽然 v-pre
可以提高性能,但它只适用于静态内容,不适合用于动态内容或需要绑定数据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避免使用 v-pre
。
3.9. Vue3 v-once: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once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once
是一个指令,用于使某个元素或组件只渲染一次。它告诉 Vue 只在首次渲染时编译和渲染元素或组件,之后将元素或组件缓存下来,任何后续的数据变化都不会重新渲染该元素或组件。v-once
适用于那些内容固定、不需要响应式更新的部分,能提高性能,减少不必要的渲染。
- 原理:在 Vue 的渲染过程中,当使用
v-once
时,Vue 会把元素或组件的 HTML 标记在第一次渲染时缓存起来。后续的数据变化不会导致这些元素或组件的重新渲染,因为它们已经被视为“静态”的。 - 适用场景:
v-once
适用于不会变化的内容(例如,静态的页眉、页脚、标题等),而不适用于需要响应式更新的数据。
2. v-once
的常见用法
(1) 基本用法:仅渲染一次
使用 v-once
可以确保某个部分只渲染一次,不会随着数据的变化而重新渲染。
<template>
<div>
<h1 v-once>这是静态内容,只渲染一次</h1>
<p>{{ message }}</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这是动态内容"
};
}
};
</script>
- 原理:在这个例子中,
<h1>
元素会在第一次渲染时被渲染,并且之后即使message
改变,<h1>
元素也不会重新渲染。<p>
元素会随着message
的变化而更新。
(2) 用于组件的静态渲染
如果某个组件内容在首次渲染后不再变化,可以通过 v-once
来提高性能。
<template>
<div>
<StaticComponent v-once></StaticComponent>
<p>{{ message }}</p>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StaticComponent from './StaticComponent.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StaticComponen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动态内容"
};
}
};
</script>
- 原理:在这个例子中,
StaticComponent
组件会在第一次渲染时被渲染,之后不再重新渲染。<p>
元素会随着message
的变化而更新,但StaticComponent
组件保持不变。
(3) 用于大量静态内容的优化
v-once
在需要渲染大量静态内容的场景中非常有用,可以显著提高性能,避免不必要的重新渲染。
<template>
<div v-once>
<p>这是静态内容,永远不会被重新渲染</p>
<p>这里是另一个静态段落</p>
</div>
</template>
- 原理:所有包裹在
v-once
的元素会在第一次渲染时生成,并且不会再重新渲染,不管数据如何变化。
3. v-once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静态内容的首次渲染
<template>
<h1 v-once>这是静态内容,只渲染一次</h1>
<p>{{ message }}</p>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这是动态内容"
};
}
};
</script>
表现:
- 当
message = "这是动态内容"
时,<h1>
会显示“这是静态内容,只渲染一次”。 - 即使
message
改变为其他值,<h1>
始终保持不变。 message
的变化会更新<p>
标签中的内容。
(2) 组件的静态渲染
<template>
<div>
<StaticComponent v-once></StaticComponent>
<p>{{ message }}</p>
</div>
</template>
表现:
StaticComponent
会在第一次渲染时显示,并且永远不会被重新渲染,即使message
发生变化。<p>{{ message }}</p>
会随着message
的变化而更新。
(3) 用于静态内容的性能优化
<template>
<div v-once>
<p>这是静态内容,永远不会被重新渲染</p>
<p>这里是另一个静态段落</p>
</div>
</template>
表现:
<p>这是静态内容,永远不会被重新渲染</p>
和<p>这里是另一个静态段落</p>
会在第一次渲染时显示,并且后续不会再重新渲染,不论数据如何变化。
4. 小结
v-once
是一个性能优化指令,用于将某个元素或组件的渲染过程限制为只执行一次,之后的数据变化不会引起该元素或组件的重新渲染。- 它适用于那些 静态内容 或 静态组件,即它们的内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不会发生变化。
- 在大量静态内容或大量不变的组件中,使用
v-once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渲染,提高性能,尤其在大型应用中非常有效。 - 注意:
v-once
不适用于需要响应式更新的动态内容。如果你希望某部分内容保持响应式,应该避免使用v-once
。
性能提示:使用 v-once
时,Vue 会跳过该元素或组件的后续更新,因此仅适用于不需要响应式更新的静态内容。
3.10. Vue3 v-text: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text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text
是一个指令,用于将元素的 文本内容 设置为某个动态值,并直接更新文本内容。它是 Vue 提供的一个简化版的绑定方式,主要用于 设置元素的文本内容,替代 {{ expression }}
的插值表达式语法。
-
原理:当你使用
v-text
时,Vue 会将指令绑定的值作为文本插入到元素中,并且会在值发生变化时,更新该文本内容。与{{ expression }}
不同的是,v-text
会 直接 将内容插入到元素的 文本节点,而不会解析为 HTML。 -
适用场景:
v-text
适用于需要动态更新文本内容的场景。它比插值表达式({{ }}
)更简洁,且避免了不必要的 DOM 更新。v-text
只处理文本内容,不支持解析 HTML 标签(如果你需要插入 HTML 内容,应使用v-html
)。
2. v-text
的常见用法
(1) 基本用法:直接替换元素文本
使用 v-text
可以将元素的文本内容与 Vue 数据进行绑定,动态更新文本。
<template>
<div>
<h1 v-text="message"></h1>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Vue!"
};
}
};
</script>
- 原理:
v-text="message"
会将message
的值(“Hello, Vue!”)插入到<h1>
元素中。如果message
发生变化,Vue 会自动更新<h1>
元素中的文本内容。
(2) 动态更新文本内容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text
会自动更新文本内容。
<template>
<div>
<h1 v-text="message"></h1>
<button @click="changeMessage">更改消息</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初始消息"
};
},
methods: {
changeMessage() {
this.message = "消息已更新!";
}
}
};
</script>
- 原理:在此例中,当点击按钮时,
message
会发生变化,v-text
会将message
的新值 “消息已更新!” 更新到<h1>
元素中。
(3) 比较 v-text
与插值表达式
使用 v-text
与插值表达式({{ }}
)的效果相似,区别在于 v-text
直接绑定文本内容,而插值表达式会解析为 HTML 内容。
<template>
<div>
<h1 v-text="message"></h1>
<h1>{{ message }}</h1>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strong>Vue!</strong>"
};
}
};
</script>
- 原理:在这个例子中,
v-text
会将message
的值 “Hello, Vue!” 作为文本插入到<h1>
元素中,HTML 标签(如<strong>
)会被原样显示。而插值表达式{{ message }}
会将其解析并渲染 HTML,显示出加粗文本 “Vue!”。
3. v-text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基本用法:动态替换文本内容
<template>
<h1 v-text="message"></h1>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Vue!"
};
}
};
</script>
表现:
-
<h1>
元素会渲染为:Hello, Vue!
-
当
message
的值发生变化时(例如,message = "Vue is awesome!"
),<h1>
元素会自动更新为新的文本内容。
(2) 更新文本内容
<template>
<div>
<h1 v-text="message"></h1>
<button @click="changeMessage">更改消息</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初始消息"
};
},
methods: {
changeMessage() {
this.message = "消息已更新!";
}
}
};
</script>
表现:
- 初始渲染时,
<h1>
中显示初始消息
。 - 点击按钮后,
message
变为"消息已更新!"
,然后<h1>
中的文本更新为"消息已更新!"
。
(3) 与插值表达式的差异
<template>
<div>
<h1 v-text="message"></h1>
<h1>{{ message }}</h1>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strong>Vue!</strong>"
};
}
};
</script>
表现:
-
使用
v-text
时,<h1>
中的文本显示为:Hello, <strong>Vue!</strong>
-
使用插值表达式时,
<h1>
会显示:Hello, Vue!
其中
<strong>
标签会被解析并应用样式,显示为加粗的 “Vue!”。
(4) 性能优化
v-text
可以减少模板的计算量,特别是在动态更新文本时,它仅更新文本节点而不是重新渲染整个组件或元素。
<template>
<div>
<p v-text="content"></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content: "这是一段动态更新的文本"
};
}
};
</script>
表现:
- 初始渲染时,
<p>
会显示"这是一段动态更新的文本"
。 - 当
content
改变时,<p>
会立即更新为新的文本内容,减少了不必要的 DOM 操作。
4. 小结
v-text
是 Vue 中用于绑定元素文本内容的指令。它将动态数据绑定到元素的 文本节点,并在数据变化时自动更新。- 使用
v-text
可以替代插值表达式({{ }}
),并且不会将文本解析为 HTML 标签,因此适用于纯文本更新。 - 优点:简洁、直接,特别适合动态更新文本内容时,避免不必要的 DOM 更新。
- 注意事项:
v-text
仅限于文本内容的更新,如果需要插入 HTML 内容,应使用v-html
。
3.11. Vue3 v-html: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html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html
是一个指令,用于将动态内容作为 HTML 插入到元素中。它可以将模板中绑定的内容 解析为 HTML 标签,并将这些标签渲染到页面中。与 v-text
不同,v-html
会处理 HTML 标签,而不是将其作为纯文本渲染。
-
原理:当你使用
v-html
时,Vue 会将指定的数据解析为 HTML 字符串,并将这些 HTML 内容直接插入到 DOM 中。这样,所有的标签(如<div>
,<p>
,<strong>
,<a>
等)会被解析为实际的 HTML 元素,并且会按照 HTML 规则渲染。 -
适用场景:
v-html
适用于需要将 HTML 内容插入到元素中的场景,例如动态生成的 HTML 或从后端 API 获取的 HTML 字符串。
2. v-html
的常见用法
(1) 基本用法:将 HTML 内容插入元素中
使用 v-html
可以将动态的 HTML 内容绑定到元素上。
<template>
<div>
<div v-html="htmlContent"></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htmlContent: "<h1>Hello, <strong>Vue!</strong></h1>"
};
}
};
</script>
- 原理:在这个例子中,
v-html="htmlContent"
会将htmlContent
中的 HTML 字符串插入到<div>
元素中。内容"Hello, <strong>Vue!</strong>"
被解析为<h1>
和<strong>
标签,从而显示为加粗的 “Vue!”。
(2) 动态插入 HTML 内容
当数据变化时,v-html
会动态更新绑定的 HTML 内容。
<template>
<div>
<div v-html="htmlContent"></div>
<button @click="changeContent">更新内容</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htmlContent: "<p>初始 HTML 内容</p>"
};
},
methods: {
changeContent() {
this.htmlContent = "<h2>新的 <em>HTML</em> 内容!</h2>";
}
}
};
</script>
- 原理:初始时,
htmlContent
的值为<p>初始 HTML 内容</p>
,因此<div>
元素显示为 “初始 HTML 内容”。当点击按钮时,htmlContent
更新为<h2>新的 HTML 内容!</h2>
,v-html
会重新渲染新的 HTML。
(3) 使用 v-html
显示动态生成的 HTML
如果你从 API 或其他地方获取动态的 HTML 内容,可以使用 v-html
将其直接插入页面。
<template>
<div>
<div v-html="dynamicHtml"></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dynamicHtml: "<p>来自 API 的 <a href='#'>链接</a></p>"
};
},
mounted() {
// 模拟从 API 获取数据
setTimeout(() => {
this.dynamicHtml = "<p>新的内容 <a href='#'>点击这里</a></p>";
}, 2000);
}
};
</script>
- 原理:
dynamicHtml
初始为一个包含<p>
和<a>
标签的 HTML 字符串。两秒后,dynamicHtml
更新,新的 HTML 内容会替换之前的内容并渲染。
3. v-html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基本用法:插入 HTML 内容
<template>
<div>
<div v-html="htmlContent"></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htmlContent: "<h1>这是 <strong>加粗</strong> 的文本</h1>"
};
}
};
</script>
表现:
<h1>这是 <strong>加粗</strong> 的文本</h1>
被解析为 HTML,并在页面中渲染为加粗文本 “加粗”。
(2) 动态更新 HTML 内容
<template>
<div>
<div v-html="htmlContent"></div>
<button @click="changeContent">更新内容</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htmlContent: "<p>初始内容</p>"
};
},
methods: {
changeContent() {
this.htmlContent = "<h2>新的 <em>HTML</em> 内容!</h2>";
}
}
};
</script>
表现:
- 初始时,
<div>
显示 “初始内容”。 - 点击按钮后,
htmlContent
更新为<h2>新的 HTML 内容!</h2>
,然后<div>
中的内容更新为新的 HTML 格式。
(3) 从 API 获取动态 HTML 内容
<template>
<div>
<div v-html="dynamicHtml"></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dynamicHtml: "<p>来自 API 的 <a href='#'>链接</a></p>"
};
},
mounted() {
setTimeout(() => {
this.dynamicHtml = "<p>新的内容 <a href='#'>点击这里</a></p>";
}, 2000);
}
};
</script>
表现:
- 初始时,
<div>
中会显示<p>来自 API 的 <a href='#'>链接</a></p>
,即带有一个超链接的段落。 - 两秒钟后,
dynamicHtml
更新为新的 HTML 内容,<div>
中的内容更新为新的<p>
标签和超链接。
4. v-html
的注意事项
-
XSS(跨站脚本攻击)风险:使用
v-html
时,需要特别注意 XSS(Cross-Site Scripting) 攻击。如果插入的 HTML 内容来自不可信的来源(如用户输入或外部 API),必须小心,避免插入恶意的脚本代码。你可以使用一些安全的 HTML 过滤库,如 DOMPurify 来确保内容的安全。 -
性能问题:
v-html
会重新插入 HTML 内容,这意味着每次数据更新时,都会重新渲染整个 HTML 内容。对于复杂的页面,频繁更新 HTML 内容可能会影响性能,特别是在大量动态更新时。 -
限制:
v-html
只插入 HTML 内容,它不会解析 Vue 的模板语法(如v-if
、v-for
等),这些指令无法在插入的 HTML 中起作用。
5. 小结
v-html
是 Vue 中用于插入动态 HTML 内容的指令,它将绑定的 HTML 字符串解析并渲染为实际的 HTML 元素。- 优点:可以插入和渲染 HTML 内容,适用于从 API 或动态生成的 HTML 片段。
- 注意事项:
- 要小心 XSS 攻击,避免插入恶意脚本。
- 对于频繁更新的内容,
v-html
可能带来性能问题。 v-html
只渲染 HTML 内容,不会解析 Vue 的模板指令。
3.12. Vue3 v-cloak: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cloak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cloak
是一个用于在 Vue 实例启动之前隐藏未编译的模板代码的指令。它主要用于解决 闪烁问题,即在页面初次加载时,Vue 实例初始化之前,页面上可能会短暂显示出原始的模板语法(如插值表达式 {{ }}
)。v-cloak
通过隐藏这些未编译的部分,直到 Vue 实例完成初始化,确保用户只看到渲染后的内容。
-
原理:当你在某个元素上使用
v-cloak
时,Vue 会在页面加载时隐藏包含该指令的元素,直到 Vue 实例初始化完成并且数据绑定等操作已经完成。此时,Vue 会移除v-cloak
,并开始渲染和显示内容。 -
适用场景:
v-cloak
适用于需要防止页面闪烁或显示未解析的 Vue 模板语法的场景,尤其是当 Vue 实例挂载到页面时,模板内容还未完全渲染出来时。
2. v-cloak
的常见用法
(1) 基本用法:隐藏 Vue 模板语法
通常,在模板中使用 v-cloak
来隐藏 Vue 模板中的未编译部分,直到 Vue 完成初始化。
<template>
<div id="app" v-cloak>
<h1>{{ message }}</h1>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Vue!"
};
}
};
</script>
<style>
[v-cloak] {
display: none;
}
</style>
- 原理:在页面加载时,
v-cloak
会让包含v-cloak
的元素(即<div id="app">
)在 Vue 完成初始化前保持display: none
。当 Vue 完成挂载并渲染内容时,v-cloak
会被移除,页面上会显示绑定的数据。
(2) 用于避免闪烁效果
当页面还没有加载完成时,如果直接显示包含 Vue 语法的模板,用户可能会看到未解析的 Vue 语法(如 {{ message }}
)。使用 v-cloak
可以避免这种闪烁现象。
<template>
<div id="app" v-cloak>
<h1>{{ message }}</h1>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正在加载..."
};
}
};
</script>
<style>
[v-cloak] {
display: none;
}
</style>
- 原理:页面加载时,由于使用了
v-cloak
,在 Vue 初始化完成之前,页面中的{{ message }}
不会显示出来。直到 Vue 完成模板编译并渲染后,v-cloak
被移除,用户才看到正确的内容。
(3) 用于大型应用或延迟加载时的防闪烁
对于大型应用或需要延迟加载的 Vue 组件,可以使用 v-cloak
来避免在 Vue 加载之前显示原始模板内容。
<template>
<div id="app" v-cloak>
<h1>{{ message }}</h1>
<p v-if="loaded">加载完成!</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正在加载数据...",
loaded: false
};
},
mounted() {
setTimeout(() => {
this.message = "数据加载完毕!";
this.loaded = true;
}, 2000);
}
};
</script>
<style>
[v-cloak] {
display: none;
}
</style>
- 原理:在数据加载时,
v-cloak
保证了页面在 Vue 初始化和数据加载完成之前不会闪烁出未解析的 Vue 模板。直到mounted
钩子内的代码执行并更新数据,v-cloak
才会被移除。
3. v-cloak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页面初始加载时使用 v-cloak
隐藏模板内容
<template>
<div id="app" v-cloak>
<h1>{{ message }}</h1>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Vue!"
};
}
};
</script>
<style>
[v-cloak] {
display: none;
}
</style>
表现:
- 初始加载时,
<div id="app">
内的内容不会显示,用户会看到一个空白区域,因为v-cloak
会将它的内容隐藏(display: none
)。 - 当 Vue 初始化完成并渲染数据时,
v-cloak
会被移除,{{ message }}
会被动态绑定成"Hello, Vue!"
,并显示到页面上。
(2) 用于数据加载时避免显示未解析内容
<template>
<div id="app" v-cloak>
<h1>{{ message }}</h1>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正在加载..."
};
},
mounted() {
setTimeout(() => {
this.message = "数据加载完毕!";
}, 2000);
}
};
</script>
<style>
[v-cloak] {
display: none;
}
</style>
表现:
- 页面在加载时不会显示
"正在加载..."
,而是一个空白区域,直到 Vue 完成初始化并渲染数据。 - 当
message
更新后,v-cloak
被移除,页面显示"数据加载完毕!"
。
(3) 用于防止在 Vue 完全加载前显示 Vue 模板语法
<template>
<div v-cloak>
<h1>{{ message }}</h1>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加载中..."
};
}
};
</script>
<style>
[v-cloak] {
display: none;
}
</style>
表现:
- 在页面加载时,
v-cloak
会防止页面显示原始的 Vue 模板语法{{ message }}
,从而避免了用户看到模板语法,直到 Vue 完成初始化并渲染。
4. 小结
v-cloak
是一个特殊指令,用于防止在 Vue 完成初始化之前显示未编译的模板内容。它通过为包含该指令的元素添加display: none
样式,确保这些内容在页面加载时不会显示。- 优点:可以避免 页面闪烁 或 显示未解析的 Vue 模板语法,提高用户体验,尤其是在大型应用或延迟加载的场景中。
- 使用场景:适用于需要隐藏模板代码直到 Vue 完成初始化的场景,尤其是在页面初始加载时,避免显示未渲染的 Vue 数据或指令。
注意:v-cloak
只适用于 Vue 初始化过程中的防闪烁效果,并不影响 Vue 实例的其他功能。
3.13. Vue3 v-memo:原理形象讲解以及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v-memo
原理讲解
在 Vue3 中,v-memo
是一个优化性能的指令,允许开发者 显式地标记某些元素和组件 为 “记忆化” 的,即只在它们的依赖发生变化时才重新渲染。v-memo
可以帮助提高性能,特别是在处理不常变化的部分时,避免不必要的重新渲染。
-
原理:
v-memo
通过指定 依赖数组,在 Vue 渲染时检查某个元素或组件的依赖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依赖没有发生变化,Vue 会跳过重新渲染该元素或组件,而直接复用之前渲染的结果。这种优化机制能够显著减少不必要的渲染,尤其是对于复杂的组件或大量动态更新的数据,能够大幅提高性能。 -
适用场景:
v-memo
适用于那些 稳定性高 或 不需要频繁更新 的部分,尤其是在大规模应用中,或者当你有大量的静态内容和少量的动态内容时,使用v-memo
可以显著减少渲染开销。
2. v-memo
的常见用法
(1) 基本用法:标记部分为记忆化
使用 v-memo
来标记一个元素或组件,当它的依赖不发生变化时,Vue 会跳过该部分的重新渲染。
<template>
<div>
<h1>{{ message }}</h1>
<div v-memo="[message]">
<p>这是一个需要记忆化的内容</p>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Vue!"
};
}
};
</script>
- 原理:在这个例子中,
v-memo="[message]"
表示只有message
数据发生变化时,包裹在<div>
中的内容才会重新渲染。如果message
不发生变化,则该部分的渲染会被记忆下来,不会重新渲染。
(2) 在大规模应用中优化性能
在较大规模的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些组件或部分内容是相对静态的,不需要随着数据的变化频繁更新。在这种情况下,使用 v-memo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渲染。
<template>
<div>
<h1>{{ title }}</h1>
<div v-memo="[title]">
<p>这是一个不会频繁更新的静态内容</p>
</div>
<button @click="updateTitle">更改标题</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title: "静态内容"
};
},
methods: {
updateTitle() {
this.title = "标题已更新!";
}
}
};
</script>
- 原理:
v-memo="[title]"
表示如果title
没有变化,包裹在<div>
中的内容就不会重新渲染,即使数据的其他部分发生变化也不影响该部分的渲染。
(3) 在组件中使用 v-memo
如果你有一个组件,其中有某些部分是不会频繁更新的,可以使用 v-memo
来优化性能。
<template>
<div>
<ChildComponent v-memo="[message]" :message="message" />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hildComponent from './ChildComponent.vue';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from parent"
};
}
};
</script>
- 原理:在这个例子中,
ChildComponent
组件只有当message
数据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渲染其内部内容。如果message
没有变化,Vue 会跳过重新渲染该组件。
3. v-memo
前端的具体表现示意
(1) 基本用法:只有依赖变化时才重新渲染
<template>
<div>
<h1>{{ message }}</h1>
<div v-memo="[message]">
<p>这是一个静态内容,不会频繁更新</p>
</div>
<button @click="changeMessage">更改消息</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初始消息"
};
},
methods: {
changeMessage() {
this.message = "消息已更新!";
}
}
};
</script>
表现:
- 页面初始时,
message
为"初始消息"
,<p>
中显示"这是一个静态内容,不会频繁更新"
。 - 当点击按钮更新
message
后,v-memo
使得只有message
更新时,<div>
内的静态内容才会重新渲染。若没有v-memo
,即使message
改变,<p>
也会被重新渲染。
(2) 优化大型应用中的静态内容
<template>
<div>
<h1>{{ title }}</h1>
<div v-memo="[title]">
<p>这是不会频繁更新的部分</p>
</div>
<button @click="changeTitle">更新标题</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title: "静态标题"
};
},
methods: {
changeTitle() {
this.title = "新的标题";
}
}
};
</script>
表现:
title
改变时,只有<h1>{{ title }}</h1>
会更新,而<p>
内容不会重新渲染,保持静态。- 这样即使
title
更新,<div v-memo>
中的内容就不会被重新渲染,提升了性能。
(3) 在复杂组件中减少不必要的渲染
<template>
<div>
<ComplexComponent v-memo="[data]" :data="data" />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omplexComponent from './ComplexComponent.vue';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data: "复杂数据"
};
}
};
</script>
表现:
- 只要
data
没有发生变化,ComplexComponent
就不会重新渲染,避免了组件中静态内容的重复渲染,减少性能消耗。
4. 小结
v-memo
是一个性能优化指令,允许开发者显式地标记元素或组件,在其依赖数据不发生变化时跳过重新渲染。- 优点:
- 避免不必要的渲染,减少性能开销。
- 特别适用于有大量静态内容的场景,或者当某些部分的数据很少变化时。
- 适用于 组件 或 元素,如果它们的依赖没有变化,可以避免重复渲染。
- 注意事项:
v-memo
适合静态内容的优化,对于动态更新频繁的内容,不建议使用v-memo
。- 依赖数组中的变量必须合理,确保仅在依赖项变化时触发渲染。
总结:v-memo
适合用于减少不必要的渲染,优化性能,特别是在大型应用和静态内容较多的场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