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77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2、软件架构中的消息处理与验证
本文深入探讨了软件架构中的消息处理与验证技术,包括动态创建消息类型、Postel定律与宽容读者模式、消息验证的不同层面(语法、语义、语用)、服务层与消息总线的协作、分布式系统中的错误处理策略、测试方法、架构设计原则与最佳实践、数据库持久化、性能优化以及持续集成与部署等内容。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构建稳定、可靠且可扩展的软件系统。原创 2025-08-10 10:16:45 · 43 阅读 · 0 评论 -
21、软件开发中的数据存储、框架适配与验证
本文探讨了软件开发中的数据存储、框架适配与验证问题。重点介绍了使用 CSV 文件和 Django 框架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实现方式,并阐述了数据验证的分类和应用策略。通过 Repository 和 Unit of Work 模式,实现了对 CSV 和 Django 的适配,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文章还分析了 Django 框架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给出了在已有 Django 项目中应用相关模式的建议。原创 2025-08-09 10:54:35 · 54 阅读 · 0 评论 -
20、软件架构与开发实践指南
本文深入探讨了软件架构设计与开发实践的关键要点,包括领域驱动设计、消息传递机制、事务处理、幂等性、事件驱动架构等核心技术。文章还介绍了如何通过合理的项目结构、配置管理、容器化部署以及测试策略来构建可维护、可扩展、高可靠的软件系统,并提供了基于 Python 的具体实现示例和项目模板。原创 2025-08-08 10:49:21 · 31 阅读 · 0 评论 -
19、软件系统重构与优化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软件系统重构与优化的实践方法,包括代码分离与用例提取、识别聚合和有界上下文、事件驱动的微服务迁移、说服利益相关者尝试新方案、常见问题解答以及总结与实践建议。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具体技术方案,帮助开发者提升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性能表现,并逐步实现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的过渡。原创 2025-08-07 12:22:28 · 25 阅读 · 0 评论 -
18、运行时消息总线与依赖注入实战及系统优化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将静态消息总线转变为运行时可配置的类,并通过依赖注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文章涵盖引导脚本的使用、适配器构建、测试策略以及对复杂系统的优化方法,结合代码示例和流程图,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消息总线与依赖管理的实战技巧。原创 2025-08-06 14:56:01 · 30 阅读 · 0 评论 -
17、事件驱动的读模型更新与依赖注入实践
本文介绍了在系统中通过事件驱动方式更新读模型表的实现方法,并详细探讨了依赖注入的不同实践方式。内容涵盖事件处理程序的编写、读模型的重建与实现变更、不同视图模型选项的权衡,以及显式与隐式依赖的管理方法。文章还讨论了依赖注入框架的选择与实际应用中的实践建议,旨在帮助开发者提升系统的性能、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原创 2025-08-05 10:28:08 · 21 阅读 · 0 评论 -
16、读写分离架构: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剖析
本文深入剖析了读写分离架构,从读写需求差异与一致性探讨出发,分析了读写操作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实际场景讨论了 Post/Redirect/Get 模式和命令查询分离(CQS)的应用。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多种读取操作的实现方式,包括原生 SQL、现有仓库、ORM 和非规范化数据存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文章介绍了 CQRS 架构在复杂领域中的作用,并提供了读写分离架构的工作流程图和测试方法,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设计高性能、可扩展的软件系统。原创 2025-08-04 14:24:34 · 20 阅读 · 0 评论 -
15、事件驱动架构与 CQRS:构建灵活可靠的微服务系统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事件驱动架构和CQRS(命令查询职责分离)构建灵活可靠的微服务系统。文章首先介绍了事件驱动架构,通过异步消息实现系统间的时间解耦,避免分布式泥球问题,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随后详细讲解了CQRS架构的核心思想及其优势,包括提高系统性能、增强可扩展性以及简化系统设计。文章还通过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读写分离,并讨论了其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最终总结了两种架构的权衡,并提供了对比表格和流程图辅助理解。原创 2025-08-03 09:31:48 · 25 阅读 · 0 评论 -
14、事件与命令:构建可靠系统的消息处理模式
本文探讨了在构建可靠系统中使用事件和命令的消息处理模式。通过事件传播过去发生的事实,以及命令表达用户的意图,系统能够更好地管理复杂性,并提高可维护性和容错能力。文章详细介绍了事件和命令的区别、处理逻辑、错误恢复机制以及实际应用场景,并展示了如何通过消息总线统一处理不同类型的消息。最后,还讨论了该模式与其他架构模式的结合方式以及未来的扩展方向。原创 2025-08-02 10:02:37 · 19 阅读 · 0 评论 -
13、事件驱动架构的实现与优化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事件驱动架构处理批次数量调整的新业务需求。通过重构服务层、更新消息总线和领域模型,系统变得更加灵活和可维护。文章还涵盖了测试驱动开发、潜在问题及优化建议,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业务场景。原创 2025-08-01 14:43:01 · 42 阅读 · 0 评论 -
12、深入理解领域事件与消息总线
本文深入探讨了领域事件与消息总线的概念、实现方式及其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使用领域事件,可以更好地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并将核心逻辑与次级操作解耦,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文章还介绍了三种将领域模型与消息总线连接的方式,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同时,提供了基于Python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定义事件、处理事件以及通过消息总线实现事件驱动的工作流。最后,还讨论了代码优化思路、测试调整、错误处理及性能优化等进阶话题,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健壮和高效的应用系统。原创 2025-07-31 13:11:40 · 26 阅读 · 0 评论 -
11、并发控制与领域驱动设计中的事件驱动架构
本文探讨了领域驱动设计(DDD)中并发控制和事件驱动架构的核心概念与实现方式。首先介绍了并发控制的相关技术,包括数据库事务隔离级别和悲观并发控制(如 SELECT FOR UPDATE),并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接着讨论了聚合模式的选择及其对一致性边界和系统性能的影响。随后引入了事件驱动架构,通过领域事件和消息总线的实现,将核心业务逻辑与副作用解耦,提升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最后结合工作单元模式,展示了如何在事务提交后安全地处理事件,确保数据一致性与业务逻辑的清晰划分。原创 2025-07-30 10:25:44 · 24 阅读 · 0 评论 -
10、软件系统中聚合、边界上下文与并发控制的深入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软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概念,包括聚合的选择与优化、边界上下文在领域驱动设计和微服务架构中的作用,以及基于版本号的乐观并发控制机制。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探讨了如何提高系统性能与数据一致性,并提供了性能优化策略、版本号实现方式的对比以及相关测试验证。最后总结了实践建议并展望了未来趋势,为构建高效、稳定的软件系统提供了全面指导。原创 2025-07-29 11:40:56 · 19 阅读 · 0 评论 -
9、软件开发中的工作单元模式与聚合模式
本文深入探讨了软件开发中的两种重要设计模式:工作单元(Unit of Work)模式和聚合(Aggregate)模式。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模式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了它们在实际开发中的使用方式。工作单元模式用于管理数据操作的原子性,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安全性;聚合模式则用于解决数据一致性和并发问题,通过定义一致性边界来维护系统的不变量。文章还讨论了如何将这两种模式结合使用,以构建高性能、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原创 2025-07-28 12:36:46 · 31 阅读 · 0 评论 -
8、测试策略与单元工作模式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软件开发中的测试策略与单元工作模式,重点探讨了服务层测试、领域模型测试和端到端测试的优劣与权衡。文章通过实际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基本类型改写 API 和添加服务来实现服务层与领域的解耦,并介绍了单元工作模式在事务管理、代码复用及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不同测试类型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未来软件开发中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7 12:55:11 · 47 阅读 · 0 评论 -
7、服务层引入与测试优化
本文探讨了在 Flask 应用中引入服务层(Service Layer)的重要性及其对代码结构和测试的优化。通过将业务逻辑从 API 端点中抽离出来,服务层能够更好地处理数据获取、模型更新和事务持久化等任务,从而简化 API、提高代码可维护性,并支持更高效的测试策略。文章还介绍了如何使用 FakeRepository 和 FakeSession 进行单元测试,以及服务层与领域服务的区别,并对服务层的后续优化方向进行了展望。原创 2025-07-26 16:43:04 · 43 阅读 · 0 评论 -
6、软件测试与架构设计:从代码解耦到服务层构建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代码解耦和依赖注入等技术提高软件的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并介绍了服务层模式在系统架构优化中的应用。文章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伪对象进行单元测试,对比了模拟对象与伪对象的差异,提出了设计可测试架构的关键要素。此外,还介绍了端到端测试的使用场景及错误处理方式,并总结了测试金字塔模型,帮助开发者构建更稳定、可靠的软件系统。原创 2025-07-25 10:52:38 · 39 阅读 · 0 评论 -
5、软件开发中的抽象与解耦:从仓库模式到文件同步
本文深入探讨了软件开发中的抽象与解耦原则,通过仓库模式和文件同步的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抽象提升代码的可测试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重点分析了仓库模式与端口适配器的应用场景及其优势,并针对文件同步代码的优化过程,介绍了如何通过功能核心与命令式外壳的分离设计,实现更高效的开发与测试。原创 2025-07-24 14:04:40 · 22 阅读 · 0 评论 -
4、深入理解仓库模式:实现数据层与模型层的解耦
本文深入介绍了仓库模式(Repository Pattern),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该模式实现数据层与模型层的解耦,提升系统的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文章详细讲解了仓库模式的设计原理、具体实现、测试方法以及与其他设计模式的结合应用,同时对比了不同仓库实现方式的优劣,并提供了基于SQLAlchemy和内存存储的具体示例代码。适合希望提升架构设计能力的开发者阅读。原创 2025-07-23 14:56:39 · 24 阅读 · 0 评论 -
3、库存分配的领域建模与实现
本文详细介绍了库存分配系统的领域建模与实现,涵盖了库存管理中的核心概念如SKU、订单和批次。通过测试驱动开发(TDD)的方法,逐步构建了一个简单的领域模型,并讨论了值对象与实体的区别、类型提示、分配规则以及异常处理。此外,还提供了流程图和优化建议,为实际应用中的扩展和集成提供了基础。原创 2025-07-22 13:53:39 · 60 阅读 · 0 评论 -
2、软件架构中的封装、抽象与领域建模
本文探讨了软件架构中封装、抽象与领域建模的核心概念及其在构建可维护、可扩展系统中的应用。通过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不同抽象层次的实现方式,并分析了分层架构和依赖倒置原则如何帮助管理代码依赖。同时,文章深入讲解了领域建模的重要性、关键设计模式以及如何构建支持领域建模的架构,以应对复杂的业务需求。原创 2025-07-21 13:13:17 · 17 阅读 · 0 评论 -
1、软件架构模式与Python实践
本文探讨了软件开发中常见的架构问题,并通过Python实践介绍了多种经典架构模式的应用方法。内容涵盖背景与问题提出、Python语言的选择、管理复杂性的工具(如TDD、DDD、松散耦合服务)、目标读者、学习内容概述、代码实践建议、软件设计为何出错、书籍的其他信息以及总结与启示。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开发者构建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测试的软件系统。原创 2025-07-20 16:44:45 · 4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