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3568 UBOOT的问题解决案例

文章讲述了如何在UBOOT环境下将波特率从1500000修改为115200,通过运行特定脚本确认UBOOT配置为rk3568,然后使用vi编辑器修改对应的rk3568_defconfig文件,并在编译后检查.config文件以验证修改是否生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UBOOT下的波特率

原始的波特率为1500000,串口工具虽然可以设置任意波特率,但工作时不正常。
输入不了。本文描述如何修改成115200。

二、确认UBOOT的配置

 ./build.sh uboot
processing option: uboot
============Start building uboot============
TARGET_UBOOT_CONFIG=rk3568
=========================================
## make rk3568_defconfig -j256
#
# configuration written to .config
#

也许曾经照着SDK手册编译成功过,但并不清楚UBOOT的配置是采用哪一套。
可以尝试执行一下./build.sh uboot
观察上述输出,会引用TARGET UBOOT CONFIG为rk3568
相应的配置则为rk3568_defconfig
相应的编译指令为:
make rk3568_defconfig -j256

三、修改u-boot配置

vi u-boot/configs/rk3568_defconfig

四、验证编译结果

在编译完成之后,会根据configs/rk3568_defconfig生成.config
确认修改已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好的,我现在要解决用户在RK3588的U-Boot中配置PCA9555 GPIO扩展芯片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关于U-Boot的设备树配置和GPIO扩展芯片驱动的添加步骤。 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特别是引用[2]中的例子,IXT-3568JQ在Linux内核中配置了PCA9555,设备树节点位于i2c1总线,地址0x21。这提示我需要将类似的配置移植到U-Boot的设备树中。不过,U-Boot的设备树和内核的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确认U-Boot是否支持相同的兼容性字符串和设备树结构。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U-Boot中是否已经存在PCA9555的驱动。通常,U-Boot的驱动位于drivers/gpio/目录下,比如可能有pca953x_gpio.c这样的文件。如果驱动存在,只需要在设备树中正确配置节点即可;如果不存在,可能需要移植或启用驱动,并重新编译U-Boot。 然后,配置设备树的步骤。用户提到在RK3568的例子中,设备树节点在i2c1下,状态需要从disabled改为okay。同样地,在RK3588的U-Boot设备树中,应该找到对应的I2C控制器(比如i2c1或i2c2),并在其下添加PCA9555的节点。需要确保reg属性正确设置为芯片的I2C地址,例如0x20到0x27之间的某个值,具体看硬件连接。同时,设置compatible为"nxp,pca9555",并定义gpio-controller、#gpio-cells和gpio-group-num等属性。 另外,需要注意GPIO组的起始编号。引用[2]中提到gpio-group-num设置为200,这需要大于主控GPIO的最大编号,避免冲突。对于RK3588,可能需要查询其GPIO控制器的定义,确定合适的起始号,比如设为200或更高。 还需要检查U-Boot的配置文件,比如configs/rk3588_defconfig,确认是否启用了相关的配置选项,比如CONFIG_GPIO_PCA953X。如果没有,需要添加并重新编译。 最后,测试配置是否正确。通过U-Boot命令行使用gpio命令检测新增的GPIO是否可用,例如gpio status -a查看所有GPIO状态,或者gpio set/gpio toggle来操作特定引脚。 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I2C总线未正确初始化、地址设置错误、驱动未正确加载等。需要逐步排查,确保硬件连接正确,设备树配置无误,驱动支持存在,并且编译时包含相关模块。 总结步骤应该是:检查驱动支持、配置设备树节点、设置GPIO组编号、编译烧写U-Boot、测试验证。同时,参考现有的成功配置案例,如引用[2]中的Linux内核配置,可以指导U-Boot中的类似设置。</think>在RK3588 U-Boot中配置PCA9555 GPIO扩展芯片需以下步骤: --- ### **1. 确认驱动支持** - **检查U-Boot源码**:确认`drivers/gpio/pca953x_gpio.c`驱动是否存在。 - **配置编译选项**:在U-Boot配置文件(如`rk3588_defconfig`)中添加: ```makefile CONFIG_GPIO_PCA953X=y ``` --- ### **2. 修改设备树** 在U-Boot设备树文件(通常位于`arch/arm/dts/rk3588-xxx.dtsi`)中,找到对应的I2C总线节点,添加PCA9555配置: ```dts &i2c3 { // 根据硬件连接的I2C总线号调整(如i2c1/i2c2等) status = "okay"; // 启用I2C控制器 clock-frequency = <100000>; // I2C速率100kHz pca9555: gpio@21 { // I2C地址根据硬件连接设定(如0x20~0x27) compatible = "nxp,pca9555"; reg = <0x21>; gpio-controller; #gpio-cells = <2>; // 格式:<GPIO编号 标志> gpio-group-num = <200>; // 起始GPIO编号,需大于主控GPIO最大编号 }; }; ``` **关键参数说明**: - `gpio-group-num`:建议设置为200+,避免与RK3588原生GPIO冲突(参考RK3568设计[^2])。 - `reg`:需与硬件实际的I2C地址一致。 --- ### **3. 编译与烧写** 1. **编译U-Boot**: ```bash make CROSS_COMPILE=aarch64-linux-gnu- rk3588_defconfig make CROSS_COMPILE=aarch64-linux-gnu- ``` 2. **烧写新U-Boot镜像**到开发板。 --- ### **4. 验证配置** 在U-Boot命令行中使用以下命令检查: ```bash # 查看GPIO状态 gpio status -a # 操作扩展GPIO(假设GPIO编号为200) gpio set 200 # 设置为高电平 gpio clear 200 # 设置为低电平 ``` --- ### **常见问题排查** - **I2C通信失败**:确认I2C总线号、地址、速率与硬件一致,检查物理连接。 - **GPIO无法控制**:确认`gpio-group-num`是否冲突,驱动是否编译进U-Boot。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