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警惕!短视频正“偷走”孩子的智慧

短视频风靡下的暑期现状

暑假,本应是孩子们尽情撒欢、探索世界的黄金时光。但如今,走进许多家庭,看到的却是这样的场景:孩子窝在沙发里,手指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眼睛紧紧盯着短视频,时而因搞笑的内容捧腹大笑,时而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得目不转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耳不闻。在旅途中,也常常能看到孩子坐在车上,低头沉浸在短视频的世界里,错过窗外美丽的风景。

短视频,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力,渗透进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成为他们形影不离的 “伙伴”。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已相当普及,其中短视频的使用率更是居高不下。许多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刷短视频,甚至达到了沉迷的程度 。这不仅让家长们忧心忡忡,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思考。 那么,短视频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让孩子们如此着迷?它对孩子的大脑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1,8,10,11]

看似无害,实则暗藏危机

看似轻松愉悦的刷短视频行为,实则像温水煮青蛙一般,悄然侵蚀着孩子的大脑,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潜在危害。

(一)大脑奖赏机制被打乱

短视频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 “多巴胺陷阱” ,每一次滑动屏幕,那些新奇、有趣、刺激的内容就会快速刺激孩子的大脑,促使大脑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大脑的奖赏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让孩子在观看短视频时感受到强烈的愉悦和满足。这种即时性的奖励,使得孩子的大脑逐渐习惯了这种快速获得快感的模式,从而形成成瘾机制。 [1,7,8,9]

就像实验室里不断按压杠杆获取食物的小白鼠一样,孩子们也会不自觉地一次次滑动屏幕,追逐下一个视频带来的快感。一旦孩子对这种高频刺激产生依赖,就会难以自拔,对其他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才能获得回报的事情失去兴趣和耐心,比如学习、阅读等。 [1,7,8,9]

(二)专注力的 “慢性杀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