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基本元器件
1. 电阻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用于确保数字电路输入端的稳定状态。
-
上拉电阻:连接到电源(如 5V),用于将 I/O 引脚拉到高电平(逻辑 1)。在输入没有信号时,它确保引脚保持在高电平状态。
-
下拉电阻:连接到地(GND),用于将 I/O 引脚拉到低电平(逻辑 0)。当输入没有信号时,它确保引脚保持在低电平状态。
关于高频或低频的影响:
-
上拉电阻:通常在高频信号时可能需要较小的电阻值(例如 1kΩ 到 10kΩ),以降低电阻对信号的影响,保持稳定的高电平。
-
下拉电阻:同样,频率较高时可能需要调整电阻值,确保信号迅速拉低并消除噪声。
2. 电容
电容(Capacitance)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在,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
、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
特性: 通交流隔直流
在电路原理图中的符号
高手和前辈们总是告诉我们这样的经验法则:“在电路板的电源接入端放置一个1-10μF的电容,滤除低频噪声;在电路板上每个器件的电源与地线之间放置一个0.01-0.1μF的电容,滤除高频噪声(信号)。
3. 电感
电感(inductance of an ideal inductor)是闭合回路的一种属性。当线圈通过电流后,在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这种电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电的感抗,也就是电感,单位是“亨利(H)"
特性:隔交流,通直流
电路原理图中的符号
4. 二极管
(1)符号
(2)特性
单项导电性
即能在一个方向通过电流,在另一个方向截止电流。正向导通电压,锗二极管是0.2-0.3V,普通硅二极管是0.5-0.7V。
(3)实例分析
- 第一个 LED:
为了让电路通电,5V 端必须是高电平,而右侧的 I/O 引脚需要是低电平。只有这样,LED 两端才会形成电流回路,LED 才会亮。如果给右侧的 I/O 引脚提供高电平,LED 就不会亮,因为没有电流流动。 - 第二个 LED:
这个电路的 GND 是负极,I/O 引脚需要提供一个高电平来驱动 LED 点亮。因为电流会从 I/O 引脚流向 GND,形成闭合回路。只有 I/O 引脚为高电平,电流才会流过 LED,导致它点亮。
5. 三极管
(1)符号
(2)开关特性
在这里只关注,三极管什么时候导通,什么时候截止。很多同学可能没学过模电,不过没关系,在这里教个给大家一个规律。
规律:
A.箭头指向里面的是PNP型三极管,当基级是低电平导通;
B.箭头指向外面的是NPN型三极管,当基级是高电平导通;
也就是里低外高
(3)实例
- 第一个电路(Q1 和 D1):
当数字输入为 0(低电平)时,Q1 的基极没有得到足够的电流,因此 Q1 不导通,三极管没有导通。此时,电路开路,LED(D1)不亮。 - 第二个电路(Q2 和 D2):
当数字输入为 1(高电平)时,Q2 的基极有足够的电流驱动 Q2 导通,三极管 Q2 导通后,电流通过 LED(D2),使得 LED 点亮。
在这种设计中,数字输入(0 或 1)通过晶体管的开关作用控制电流流动,进而控制 LED 的亮灭。
这张图意思同理
6. MOS管(产效应管)
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缩写(FET))简称场效应管。
(1)符号
这个符号和三极管有点像
和三极管相反 里高外底
里N外P
(2)MOS管极性判定
(3)MOS管作为开关
- 左边电路
MOSFET (Q2): Q2 是一个 N 沟道 MOSFET。当栅极(G)输入高电平时,MOSFET 导通,相当于一个开关关闭。
LED-YELLOW (D1): 当 Q2 导通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经 LED-YELLOW,再通过 Q2 到达地线,形成回路,LED-YELLOW 发光。 - 右边电路
MOSFET (Q1): Q1 是一个 P 沟道 MOSFET。当栅极(G)输入低电平时,MOSFET 导通。
LED-YEL (D2): 当 Q1 导通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经 LED-YEL,再通过 Q1 到达地线,形成回路,LED-YEL 发光。 - 箭头指向
N 沟道 MOSFET: 箭头指向 MOSFET 内部,表示电流从漏极(D)流向源极(S)。
P 沟道 MOSFET: 箭头指向 MOSFET 内部,表示电流从源极(S)流向漏极(D)。 - 栅极电平
N 沟道 MOSFET: 栅极高电平导通。
P 沟道 MOSFET: 栅极低电平导通。
(4)MOS管vs三极管
- 从性质上来说: 三极管用电流控制,MOS管属于电压控制
- 从本钱上来说: 三极管低价,MOS管贵。
- 关于功耗问题: 三极管损耗大
7. 门电路
(1)与门
(2)或门
(3)非门
二、常用元器件在原理图中的标识
在电路原理图中,元件有元件名和元件类型。例如,一个存储芯片会有元件名U3和元件类型AT45DB161。元件名就像源代码中的变量,只是一个简单的索引标签,而元件类型则是生产厂商使用的一个现行器件号码。
在电路原理图中,比较常用的做法是对同类型的元件名冠以同一前缀。例如,电阻的前缀为R,你会看到电路原理图上的电阻标为R1,R2,R3等。类似地,电容的前缀为c,电感的前缀为L,二级管为 D,晶体管为Q,晶体为X,而连接器和跳线器为J。
除了名字和器件号码,元件还有一系列引脚。引脚也有编号或名称。编号表明了原理图引脚所指的芯片上的物理引脚,名称表明了引脚的功能。
三、芯片引脚的实例讲解
引脚1是个普通引脚
,引脚2在引脚名字上方有个上划线,表明这个引脚是低电平有效,这意味着在该引脚上的逻辑0会激活它的功能,而逻辑1会解除它的功能。
引脚2的名字为CS(chip select),典型含义是片选,也就是说这个引脚用于激活芯片。大多数外部设备和存储芯片都提供一个片选输入。片选很重要,因为计算机系统内有很多存储器和外部设备。正是通过片选,处理器才能够激活这一芯片,从而可以向其写入数据或者从其读取数据。有些设备有一个输入引脚叫作CE,即芯片使能(Chip Enable),它几乎完全等同于片选引脚,不过是同一功能引脚的两种不同叫法。
引脚3上的小三角表明该引脚是一个边缘触发输入(高电平到低电平或者低电平到高电平的切换)。
引脚4和引脚8分别是接地(GND)和电源(VCC)。VCC和VDD用来标明给电路供电的电压源。该术语源自晶体管和固态电子设备,其中"集电极(VCC)"和"漏极(VDD)"都是常用的说法。你不必考虑名称的具体含义,只需看到VCC或VDD时知道该引脚是与供电有关即可。
引脚7是一个高电平有效的输出引脚,引脚6也是一个输出引脚,但低电平有效。
注意引脚6上有个小圆圈,表示它是一个反向输出。引脚6和引脚7有同样的名字,但引脚6是引脚7的反向,
最后,引脚5标为NC(No Connect),这通常代表"没有连接",表示该引脚没有功能,即没有元件与该引脚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