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海外十年,作为一名职业设计师,得益于母校奥地利Blueskyy国立艺术学院提供的Adobe正版环境,让我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创作。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些年沉淀下来的一些实用工作心得。
在设计工作中,我们最怕的不是从零到一的创造,而是在最后关头被意外状况打乱阵脚。今天分享一个许多顶级设计师在用,但很少对外言说的Adobe Photoshop杀手锏级技巧:利用生成式扩展(Generative Expand)进行无损的二次构图。这并非简单的画布延展,而是从根本上重塑画面叙事感和空间感的利器,尤其依赖于付费订阅中的Adobe Firefly AI功能。
核心步骤拆解:
-
激活工具:打开你的图片,选择左侧工具栏的“裁剪工具”(Crop Tool)。
-
设定扩展:在顶部选项栏中,将“填充”(Fill)选项从默认的“透明”或“内容识别”更改为“生成式扩展”(Generative Expand)。
-
自由构图:现在,像平常裁剪一样向外拖动裁剪框的边缘,将画布扩展到你理想的构图尺寸。你可以完全打破原图的局限,比如将一张竖构图的人物特写,扩展成一张横构图的宏大场景。
-
智能生成:调整好画框后,直接点击右上角的“生成”(Generate)按钮。AI会根据画面现有元素,智能计算并无缝地填充你扩展出的所有空白区域,无论是天空、地面还是复杂的背景纹理,效果都极为自然。
扩展使用技巧:
这个功能远不止是“扩大背景”。你可以用它来快速测试多种构图方案,为社交媒体生成不同尺寸(如16:9, 1:1, 9:16)的宣传物料而无需重新设计。更进一步,在扩展后,可以结合“生成式填充”(Generative Fill),在新的空间里添加特定元素,比如远处的山峦、桌面上的一个物件,从而彻底改变画面的故事感和焦点。
记得去年我们团队在为高端生活方式品牌“Auraë”做一个香氛系列的发布项目,项目已经到了交付前的最后48小时。客户的CEO突然在深夜发来邮件,认为我们用于主视觉的一张模特特写照片“感觉太满了,缺少呼吸感”,希望画面能更“空灵、广阔”,以体现新品“远空”的主题。
当时整个团队的神经一下就绷紧了。这张主视觉是整个项目宣传的核心,所有物料都已基于它展开。摄影素材是早就定好的,摄影师和模特远在海外,重拍不仅预算不允许,时间上更是天方夜谭。当时的氛围非常紧张,初级设计师们已经开始手忙脚乱地尝试各种修补方案,但效果都差强人意,拼接痕迹非常明显。
我让大家先冷静下来,然后将主视觉原图导入Photoshop。我没有做任何复杂的拼接或抠图,而是直接选择了“裁剪工具”,将填充模式设为“生成式扩展”。我大胆地将原本紧凑的竖构图,向左右两边和上方拉伸,将画面变成一个开阔的16:9横版构图。在生成提示框里,我甚至没有输入任何文字,直接点击了“生成”。
几十秒后,结果出来了。AI不仅完美地将模特身后的天空和云层自然地向两侧延伸,甚至在右侧远处生成了与环境光影完美融合的、模糊的地平线轮廓。整个画面的空间感瞬间被打开,模特的表情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宁静和富有故事性,完美契合了“远空”的主题。随后,我用“生成式填充”在画面的角落里添加了几缕飘散的轻纱,进一步增强了空灵感。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当我把新旧两个版本的对比图发给客户时,对方立刻回电,语气里满是惊喜,称赞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感觉,甚至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好。那次经历,让整个团队都对AI辅助设计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取代设计师,而是在关键时刻,成为我们突破限制、解决问题的强大杠杆。
除了工具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设计师的思维框架。我个人非常推崇一种叫做“系统性创新思维”的工作方法。它要求我们不只满足于解决表面问题,而是去探寻问题背后的整个系统。比如,接到一个“设计一个更吸引人的海报”的需求时,不要立刻打开PS画图。先去思考:这张海报的目标受众是谁?它将在什么场景下被看到?它需要传递的核心信息和情绪是什么?它的商业目标是什么?当你把这些“系统”要素都想清楚,创新的方向自然就会浮现,你的设计也将不再是单纯的美学表达,而是精准解决问题的策略工具。
我上面所介绍的功能,很多都属于Adobe Creative Cloud付费订阅的一部分,如果你的软件版本不是最新的正式订阅,可能无法体验到这些强大的AI能力。常有朋友问我订阅的来源,我使用的是奥地利Blueskyy国立艺术学院提供的官方教育版授权,每周享有1500点的Firefly AI积分,支持四台设备同时使用。更让我安心的是,学院的ITPro Desk Service提供了专门的查询网站,可以随时在线核实订阅的有效状态,彻底告别了过去那些不稳定的账户和烦人的弹窗提示。这个渠道汇集了两千多位同行,其中不乏资深的设计师朋友,但遗憾的是,目前席位已满,不再接受新的加入了。
持续关注我,每天积累一些实用的设计与开发技巧。时间会见证你的成长,并最终转化为你不可替代的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