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冯诺依曼体系
现代计算机的结构大多都是采用的冯诺依曼结构,它对计算机的组成规定了五个核心组成:
1.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指用于向计算机系统输入数据或控制信息的各种设备。
2.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在计算机中,存储器通常被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主存储器(主内存)和辅助存储器(辅助内存)。
3.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或模块。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将运算器与控制器结合起来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运算器负责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逻辑运算(如与、或、非等),是实现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的核心部件之一。
4.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协调和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在中央处理单元(CPU)中,控制器通常与运算器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 CPU。
5.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向用户显示或传递计算结果的设备,主要作用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信息或图形等输出给用户或其他设备。
2.内存
一开始的计算机只有由输入设备、运算器、输出设备组成,运算器的计算效率要远大于输入输出设备,根据木桶原理,计算器的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输入输出设备的效率。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诞生,引入了内存插入到输入设备和运算器的中间,输入设备输入的数据,都要先预加载到内存当中,再由内存加载到运算器当中,运算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完后,再存储到内存中,由内存加载到输出设备上。
而且当CPU闲置的时候,内存还会把近期频繁访问的数据保存起来,叫做缓存,每当CPU需要数据时,就会先从缓存里找,如果有,就直接由内存加载到CPU上,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