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性能
1.速率(数据率)
比特(bit): 信息量的单位,二进制数字中的0/1
速率/数据率/比特率: 网络中数据的传输速率, 比特/秒=bit/s=bps=b/s
速率过高时会在b全面加上以下字母
字母 | K | M | G | T | P | E | Z | Y |
---|---|---|---|---|---|---|---|---|
中文 | 千 | 兆 | 吉 | 太 | 拍 | 艾 | 泽 | 尧 |
单位换算 | 103 | 106 | 109 | 1012 | 1015 | 1018 | 1021 | 1024 |
2.带宽
频域称谓(原意): 信号的频率宽度,该信号不同频率占据的频率范围
时域称谓(现意): 网络中通信传输数据的能力,即某信道的最高数据率
- 带宽的单位: bit/s(比特每秒)
3.吞吐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数据量
4.时延
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所需时间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①发送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的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发送时延 = \frac{ 数据帧长度(bit)}{ 发送速率(bit/s)}发送时延=发送速率(bit/s)数据帧长度(bit)
②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传输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传播时延 = \frac{ 信道长度(m)}{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信道长度(m)
③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处理分组的时间
④排队时延: 分组进入路由器时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时间、
⑤时延带宽积: 表示第一个比特到达目标时,还有多少个bit在链路中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⑥往返时间(RTT): 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间=数据长度发送速率发送时间=\frac{ 数据长度 }{发送速率}发送时间=发送速率数据长度
有效数据率=数据长度发送时间+RTT有效数据率=\frac{数据长度}{发送时间+RTT}有效数据率=发送时间+RTT数据长度
RTT=数据长度−发送数据∗有效数据率有效数据率RTT=\frac{数据长度-发送数据*有效数据率}{有效数据率}RTT=有效数据率数据长度−发送数据∗有效数据率
5.利用率
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可类比高速公路越高越容易堵
D=D01−U=网络空闲时延1−网络利用率D=\frac{D_0}{1-U}=\frac{网络空闲时延}{1-网络利用率}D=1−UD0=1−网络利用率网络空闲时延
U=1−D0D=1−网络空闲时延网络当前时延U=1-\frac{D_0}{D}=1-\frac{网络空闲时延}{网络当前时延}U=1−DD0=1−网络当前时延网络空闲时延
①信道利用率: 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
②网络利用率: 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网络时延=网络空闲时延1−当前网络时延 网络时延 = \frac{ 网络空闲时延}{ 1-当前网络时延} 网络时延=1−当前网络时延网络空闲时延
五.计算机非性征特性
1.费用: 网络的价格(设计和实现的费用)
2.质量: 网络中所有构件的质量+构件所组成的网络的质量
3.标准化: 网络的硬件和软件是否采用国际标准
4.可靠性: 与网络的质量和性能相关
5.可扩展性: 网络后续的扩展(规模扩大)和升级(性能和版本提高)
6.易于管理和维护: 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是否容易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