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http://blog.csdn.net/u010405231/article/details/41945563 )中已经介绍了Fiddler的原理和软件界面。本文主要针对Fiddler的抓包处理。
Fiddler抓取HTTP请求。
抓包是Fiddler的最基本的应用,以本博客为例,启动Fiddler之后,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blog.csdn.net/ohmygirl 键入回车之后,在Fiddler的web session界面捕获到的HTTP请求如下图所示:
各字段的详细说明已经解释过,这里不再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号列中的图标,每种图标代表不同的相应类型,具体的类型包括:
另外,注意请求的host字段。可以看到有来自多个www.csdn.net的子域名的响应,说明在大型网站的架构中,大多需要多个子域名,这些子域名可能是单独用于缓存静态资源的,也可能是专门负责媒体资源的,或者是专门负责数据统计的(如pingback)。
右键单击其中的一条请求。可以选择的操作有:save(保存请求的报文信息,可以是请求报文,可以是响应报文)。例如,我们保存的一条请求头信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