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云原生时代的可用性挑战
在传统架构中,我们通过购买昂贵的硬件、配置复杂的负载均衡器和主从数据库来实现高可用性。但在云原生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不再试图预防故障,而是接受故障必然会发生,并构建能够自动应对故障的系统。
Kubernetes 正是为此而生。它不仅仅是一个容器编排平台,更是一个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内置了丰富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保障机制。本文将深入解析 Kubernetes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并指导您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特性构建坚如磐石的应用系统。
第一部分:核心架构与设计哲学
1.1 控制平面高可用
Kubernetes 集群本身必须是可靠的,这是所有应用可用性的基础。
高可用控制平面架构:
- 多 Master 节点:运行多个 API Server、Scheduler 和 Controller Manager 实例
- etcd 集群:通常由 3、5 或 7 个节点组成,使用 Raft 共识算法确保数据一致性
- 负载均衡器:将流量分发到多个 API Server 实例
# 查看高可用控制平面组件状态
k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