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 分层架构的重要原则
在《实现领域驱动设计》书中提到,DDD 分层架构有一个重要的依赖原则:“每层只 能与位于其下方的层发生耦合。”
根据耦合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两种架构模式:严格分层架构和松散分层架构。
严格分层架构是指任何层只能对位于其直接下方的层产生依赖,而松散分层架构则允 许某层与其任意下方的层发生依赖。从图 10-1 我们可以看出,优化后的 DDD 分层架构模 型就属于严格分层架构,而传统的 DDD 分层架构则属于松散分层架构。
那在设计时,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架构模式呢?
综合我的经验,为了服务调用的可管理,我建议你采用严格分层架构,具体原因会在17.1 节详细介绍。
微服务架构的演进
业务和技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领域模型也会随着业务发展不断变化和演进,而领域 模型的演进又会直接影响微服务的功能和边界。那如何实现领域模型和微服务的同步演进 呢?下面我们将从两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在 DDD 的领域层主要有:领域服务、值对象、实体、聚合根和聚合等。一般来说实体 或值对象的简单变更,不会让领域模型和微服务发生太大变化,但聚合的重组或拆分却可 以。这是因为聚合业务功能内聚,能独立完成特定业务领域的业务逻辑。所以聚合重组或 拆分,势必会引起领域模型和微服务的系统功能变化。
这里我们可以以聚合作为组合和拆分的基本单元,完成领域模型和微服务架构的演进。我们可以将聚合作为一个完整单元,在不同的领域模型之间完成重组或者拆分,甚至可以 直接将一个聚合独立拆分为微服务。
下面结合图 10-3,以微服务 1 为例,讲解微服务架构的演进过程。
当你发现微服务 1 中聚合 a 的业务功能经常被高频访问,以致拖累整个微服务 1 的性 能时,可以将聚合 a 的代码整体从微服务 1 中剥离出来,独立为微服务 2。这样微服务 2 就 可轻松应对高性能需求的业务场景了。
在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你发现微服务 3 的领域模型有了变化,聚合 d 更适合放 到微服务 1 的领域模型中。这时你就可以将聚合 d 的代码整体搬迁到微服务 1 中。如果你 在微服务设计时,已经提前定义好了聚合之间的代码边界,那这个代码搬迁的过程就不会 太复杂,也不会花太多时间。
最后我们发现,在经历领域模型和微服务架构演进后,微服务 1 已经从最初包含聚合a、b、c,演进为包含聚合 b、c、d 的新微服务了,而微服务 1 中的聚合 a 也已经独立成微服务 2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