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模拟Ajax请求
有时候我们在用requests抓取页面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可能和在浏览器中看到的不一样:在浏览器中可以看到正常显示的页面数据,但是使用requests得到的结果并没有。这是因为requests获取到的都是原始的HTML静态文档,而浏览器中的页面则是经过javaScript处理数据后生成的结果,这些数据的来源有很多种,可能是通过Ajax加载的,经过JS生成等。
Ajax:全称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即异步的JavaScript和XML。它能够保证在页面不被刷新、页面链接不改变的情况下刷新并展示数据。比如我们在刷微博的时候,微博有下滑查看更多内容,一直下滑会出现一个加载的动画,不一会儿就继续出现新的微博内容,这就是Ajax加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页面实际上利用Ajax请求在后台与服务器进行了数据交互,在获取数据之后再利用JavaScript改变网页,这样网页内容就会更新了。
下面利用Ajax请求抓取微博的内容。
1.目标
抓取新浪微博个人首页发表的个人微博数据,如微博内容、点赞、评论和转发数量等。
2.分析
打开Chrome,输入https://m.weibo.cn/u/2695482785,并下滑拉倒底部,查看请求的发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