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语言
文章平均质量分 64
智慧浩海
源码资源仅供个人研究参考学习,不得将内容资源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暂不提供安装服务和技术支持。文档资料部分来源于合法的互联网渠道收集和整理,部分自己学习积累成果,供大家学习参考与交流。收取的费用仅用于收集和整理资料耗费时间的酬劳。 本人尊重原创作者或出版方,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或出版方所有,本人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或内容负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人删除。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C 语言实例 - 使用引用循环替换数值
本文展示了一个C语言程序,通过指针引用实现三个变量的循环替换。程序定义了一个cyclicSwap函数,接收三个整型指针参数,通过临时变量temp完成a→b→c→a的循环交换。示例中输入a=1、b=2、c=3,经过交换后结果为a=3、b=1、c=2。该程序演示了指针在变量值交换中的应用,实现了三个变量的顺序轮换功能。原创 2025-08-07 09:14:18 · 281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使用指针访问数组元素
本文演示了如何通过指针访问数组元素。示例程序使用指针算术(data+i)和间接引用操作符(*)来输入和输出数组内容。程序先让用户输入5个整数存储到数组中,然后通过指针操作将这些元素打印出来。这种指针访问方式避免了使用数组下标,展示了C语言中指针与数组的紧密关系。程序运行示例显示:当输入"1 2 3 5 4"时,能正确输出相同的数值序列。原创 2025-08-07 09:13:32 · 211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矩阵转换
该程序实现了矩阵的转置功能。首先要求用户输入矩阵的行列数,然后逐个输入矩阵元素。程序会先显示原始矩阵,再通过行列交换的方式生成转置矩阵并输出。示例中,一个2行3列的矩阵[[2,3,4],[5,6,4]]被转置为3行2列的矩阵[[2,5],[3,6],[4,4]]。核心转置操作是通过将原矩阵a[i][j]赋值给转置矩阵transpose[j][i]实现的。程序最后会分别输出原始矩阵和转置后的矩阵。原创 2025-08-07 09:12:57 · 246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两个矩阵相加
本文演示了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两个矩阵的相加操作。程序首先要求用户输入矩阵的行列数(不超过100),然后分别输入两个矩阵的元素值。通过嵌套循环遍历每个元素,将两个矩阵对应位置的值相加,结果存储在第三个矩阵中。最后以矩阵形式输出相加结果。示例中展示了两个2x3矩阵的相加过程,直观呈现了矩阵加法的实现方法和输出格式。这段代码清晰地展示了多维数组的基本操作,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矩阵数据的过程。原创 2025-08-06 09:18:28 · 175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计算标准偏差
本文展示了用C语言计算标准偏差的程序实现。程序首先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元素的浮点数组,通过用户输入获取数据。计算过程分为三步:1)求数组元素总和并计算平均值;2)计算每个元素与平均值差值的平方和;3)对平方和取平均值后开平方根得到标准偏差。示例中输入1-10的数字,计算结果为2.872281,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该程序简洁地演示了标准偏差的统计计算过程,适用于小规模数据集分析。原创 2025-08-06 09:17:37 · 166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数组拷贝
摘要:本文演示了在C语言中如何将一个数组复制到另一个数组。通过for循环遍历原始数组,将每个元素逐一赋值给目标数组。示例代码展示了包含10个整数的数组复制过程,并使用printf函数输出两个数组的内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复制后的数组与原数组完全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这个简单的数组复制方法适用于需要备份或处理数组数据的编程场景。原创 2025-08-06 09:17:06 · 299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查找数组中最大的元素值
这篇文章介绍了两种在C语言中查找数组最大元素的方法。第一种方法使用固定大小的数组,通过循环比较找出最大元素;第二种方法允许用户自定义数组大小和元素值,将最大值存储在数组首位。两种方法都使用了类似的循环比较逻辑,但第二种方法更灵活,支持浮点数输入和动态数组大小设置。输出结果展示了两种方法的效果,分别找出了整数数组{1,2,3,4,5,6,7,8,9,0}中的最大值9,以及用户自定义数组{12,23,1,3}中的最大值23.00。原创 2025-08-05 08:37:40 · 163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计算数组元素之和
这段C语言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for循环倒序遍历数组元素并求和。程序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整数的数组,初始化sum为0。通过for循环从数组最后一个元素开始累加,最终输出数组所有元素的和45。其中循环变量loop从9递减到0,依次访问数组元素并累加到sum变量中。原创 2025-08-04 08:38:34 · 496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输出数组
本文演示了使用for循环正序和逆序输出数组的方法。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定义一个包含10个元素的整型数组,并通过for循环分别实现正向(1至0)和反向(0至9)输出。正序输出时循环变量从0递增到9,逆序输出时从9递减到0,通过调整循环条件和索引变量实现不同方向的遍历。两个示例的输出结果分别为"1234567890"和"0987654321"。原创 2025-08-04 08:34:48 · 970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字符串翻转
摘要:该程序使用递归方法实现字符串翻转。通过reverseSentence()函数递归读取字符,直到遇到换行符为止,然后逆序输出存储的字符。示例输入"cainiaoplayboonur"经处理后,程序会输出翻转后的字符串。这种方法利用函数调用栈的特性,无需显式存储整个字符串即可实现翻转。原创 2025-08-02 08:41:25 · 313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八进制与二进制相互转换
本文提供了二进制与八进制相互转换的C语言实现方法,包含两个实例程序:1)二进制转八进制程序将输入二进制数先转为十进制,再转为八进制输出;2)八进制转二进制程序将输入八进制数先转为十进制,再转为二进制输出。两个程序均通过标准输入获取数据,使用循环和模运算实现转换,并输出转换结果。示例运行显示二进制101001对应八进制51,八进制51对应二进制101001。原创 2025-08-02 08:40:48 · 213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八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换
本文介绍了C语言实现八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换的方法。第一部分展示了十进制转八进制的程序,通过循环取余法将十进制数78转换为116。第二部分演示了八进制转十进制的实现,利用位权展开式将八进制数116转换回78。两个程序都包含完整的输入输出流程,展示了数值转换的基本原理。代码示例清晰展示了进制转换的算法实现过程。原创 2025-08-02 08:40:15 · 220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换
本文提供了C语言实现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换的两个实例。二进制转十进制通过逐位取余并乘以2的幂次实现,如将110110111转换为439。十进制转二进制则采用除2取余法,以100为例,经过7步计算得到1100100。两个程序都包含完整的输入输出流程,展示了位权展开和短除法两种进制转换的核心算法。代码中使用了循环结构和数学函数,清晰演示了进制转换的计算过程。原创 2025-08-01 08:58:27 · 255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实现简单的计算器
这篇C语言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计算器。程序首先提示用户输入运算符(+、-、、/)和两个数字,然后使用switch语句根据运算符执行相应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输出结果。若输入无效运算符,程序会提示错误。示例展示了乘法运算:输入""运算符和数字4.0、5.0后,程序正确计算并输出4.0*5.0=20.0的结果。该代码简洁地演示了基本运算和条件判断的实现。原创 2025-08-01 08:56:51 · 159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表格形式输出数据
本文展示了三种不同格式的数字矩阵输出方法:1) 1-100数字以10x10矩阵排列,每列递增10;2) 2-10乘法表,每行显示指定数字的1-10倍;3) 单个数字(如3)的乘法表,以"3x1=3"格式逐行显示。这些示例通过嵌套循环实现矩阵格式化输出,分别演示了等差数列、乘法运算和单数乘法的打印方式,输出结果清晰规整,展现了C语言中循环控制与格式化输出的应用技巧。原创 2025-07-30 08:47:43 · 298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创建各类三角形图案
本文展示了多种使用C语言输出三角形图案的方法,包括:1)星号正/倒三角形;2)数字递增/递减三角形;3)字母金字塔;4)正/倒数字金字塔;5)杨辉三角;6)弗洛伊德三角形。每个示例都提供了完整的C代码和输出效果,如星号三角形(* ** ***)、数字三角形(1 12 123)、字母金字塔(A BB CCC)等。这些示例通过嵌套循环结构实现,演示了如何控制行数、空格和字符输出位置来构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图案,适用于编程初学者学习基础图形输出。原创 2025-07-30 08:46:51 · 766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求一个整数的所有因数
这篇文章介绍了因数的概念,即如果a*b=c且a、b、c都是整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文中提供了一个C语言程序示例,用于查找并输出用户输入整数的所有因数。程序通过循环从1到该数本身进行遍历,检查能否整除来确定因数。以输入60为例,程序会输出60的所有因数:1、2、3、4、5、6、10、12、15、20、30和60。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用编程实现因数查找功能。原创 2025-07-30 08:46:11 · 175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判断Armstrong数(阿姆斯壮数)
本文介绍了Armstrong数的概念及其C语言实现方法。Armstrong数是指一个n位数等于其各位数字的n次方之和,如153=1³+5³+3³。文中提供了三个示例:1)判断单个数是否为Armstrong数;2)查找指定范围内的所有Armstrong数;3)结合素数检测的函数实现。每个示例都包含完整的C代码和运行结果展示,如371被验证为Armstrong数而非素数。这些代码演示了循环、取模运算和幂函数等关键编程技巧。原创 2025-07-29 16:33:53 · 531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判断素数
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于1的自然数。文章介绍了质数的基本概念,并提供了三个C语言程序示例:1)判断单个数字是否为质数;2)找出两个数之间的所有质数;3)使用函数实现两数间质数的判断。每个示例都包含完整代码和运行结果演示,如判断29是质数,输出100-200之间的质数列表等。这些程序通过循环和取模运算来验证数字的质数属性,展示了基本的质数判断算法。原创 2025-07-29 16:33:11 · 752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判断回文数
回文数是指正读和反读都相同的数字。本文介绍了判断回文数的算法,通过将数字反向排列并与原数比较来实现。C语言实现中,先用循环将数字倒置,再比较原数和倒置数。示例程序运行结果显示12321是一个回文数。该程序能有效判断任意自然数是否为回文数。原创 2025-07-29 16:32:30 · 744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计算一个数的 n 次方
本文介绍了C语言中计算n次方的三种实现方法:1)使用while循环,通过连续乘法实现;2)调用math.h库中的pow()函数直接计算;3)采用递归方法。三种方法均以2的3次方为例,输出结果为8。其中while循环和递归方法适用于整数运算,而pow()函数支持浮点数计算。每种方法都给出了完整的代码示例和运行结果,展示了不同编程思路实现同一数学运算的过程。原创 2025-07-26 08:30:18 · 419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判断数字为几位数
这段C语言代码实现了一个判断输入数字位数的程序。程序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长整型数字,使用while循环不断将数字除以10并累加计数器,直到数字变为0为止。最后输出数字的位数。示例中,输入2345时程序正确地计算出该数字是4位数。该方法适用于任意长度的整数,通过逐步除以10的方式计算位数,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26 08:29:32 · 355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阶乘
阶乘是数学中表示从1乘到该数的连乘积,记作n!,其中0!=1。计算阶乘可通过循环或递归实现,如C语言程序示例所示。循环法通过迭代累乘,而递归法则通过函数自调用来计算。程序还处理了负数输入的错误情况。示例中10!的计算结果为3628800。两种方法(循环和递归)都能正确计算正整数阶乘,体现了不同的编程思路。原创 2025-07-25 11:54:44 · 149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斐波那契数列
摘要: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从第三项开始每项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1,1,2,3...)。本文提供了两个C语言实现:1)输出前n项数列的程序示例;2)输出不超过指定数值的数列程序。两个示例均使用循环结构,通过变量交换实现数列生成,运行结果展示了程序输出效果。原创 2025-07-23 08:53:26 · 371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输出九九乘法口诀表
本文展示了使用C语言嵌套for循环输出九九乘法表的实现方法。外层循环控制行数(i从1到9),内层循环控制每行的列数(j从1到i)。通过printf函数以"j×i=乘积"的格式输出,每行结束后换行。程序运行后输出完整的九九乘法表,呈现1×1=1到9×9=81的所有乘法等式,格式整齐,每行乘法式数量与行号对应。该示例清晰演示了循环嵌套在格式化输出中的应用。原创 2025-07-23 08:52:55 · 311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计算自然数的和
本文介绍了自然数的定义(非负整数)及三种C语言实现自然数累加的方法:for循环、while循环和递归。每个方法都包含完整代码示例,功能是计算从1到n的整数和,并给出了n=100时的运行结果(Sum=5050)。文章通过具体代码演示了不同编程结构实现相同功能的差异,适合初学者理解循环和递归的应用。原创 2025-07-21 08:40:08 · 526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判断字母
该程序通过判断字符是否在a-z或A-Z范围内来检测输入是否为字母。用户输入一个字符后,程序会检查其ASCII码是否落在字母区间内,并输出相应结果。例如输入"a"时,程序会输出"a是字母"。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地实现了字母判断功能,适用于C语言等需要字符类型检查的场景。原创 2025-07-21 08:39:26 · 898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判断闰年
该程序通过用户输入的年份判断是否为闰年。闰年判定规则为: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程序首先检查年份是否能被4整除,若不能则不是闰年;若能则继续检查是否能被100整除,若不能则是闰年;若能被100整除则需进一步检查是否能被400整除。示例输入1990时,程序判断1990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故输出"1990不是闰年"。原创 2025-07-19 14:26:05 · 125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一元二次方程
该程序用于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实数根。要求用户输入三个系数a、b、c(a≠0),计算判别式后求出两个根x1和x2。程序先检查a不为零,然后计算判别式平方根d,用求根公式得出两个解,最后按从大到小输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示例输入1 2 1时输出两个相同的根-1.00 -1.00。原创 2025-07-19 14:25:25 · 144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判断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这段C语言代码实现了一个找出三个数中最大值的程序。用户通过键盘输入三个双精度浮点数,程序通过三个if条件判断语句依次比较这些数的大小,最终输出最大的那个数,并保留两位小数显示。示例运行中,输入1、2、3三个数后,程序正确识别出3.00是最大的数。该程序简洁明了地展示了基本的数值比较和条件判断逻辑。原创 2025-07-19 14:24:52 · 155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判断元音/辅音
该程序用于判断输入的字母是元音还是辅音。英语中元音仅包括a、e、i、o、u(大小写),其余字母包括y都视为辅音。程序首先获取用户输入的字符,然后通过逻辑判断检查是否为元音字母。如果是元音则输出相应提示,否则输出辅音提示。示例中输入字母"G"时,程序正确判断其为辅音并输出结果。该实现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区分英语字母的元音和辅音属性。原创 2025-07-18 15:00:03 · 339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判断奇数/偶数
【摘要】这是一个判断整数奇偶性的C语言程序。程序通过scanf接收用户输入的整数,使用取模运算符%判断该数除以2的余数:若余数为0则是偶数,否则为奇数,并输出相应结果。例如输入5时,程序输出"5是奇数"。该程序演示了基本的输入输出和条件判断功能。原创 2025-07-18 14:58:31 · 119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交换两个数的值
本文演示了两种交换变量值的方法:使用临时变量和不使用临时变量。第一种方法通过引入临时变量存储第一个值,实现两个浮点数交换;第二种方法利用加减运算直接交换两个整数值,无需额外变量。两种方法都成功实现了变量值的互换,第二种方法虽然节省内存,但只适用于数值类型且可能存在溢出风险。代码示例均包含完整实现和运行结果展示。原创 2025-07-17 11:28:43 · 165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计算 int, float, double 和 char 字节大小
C语言中sizeof操作符用于计算数据类型的存储大小。示例程序演示了int(4字节)、float(4字节)、double(8字节)和char(1字节)的大小,以及long(8字节)、long long(8字节)和long double(16字节)的字节数。sizeof是单目操作符而非函数,能准确返回操作数在内存中的字节数。测试结果显示不同数据类型在系统中占用的存储空间差异,为内存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7-17 11:27:08 · 276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数值比较
本文介绍了C语言中比较数值大小的两个实例。第一个实例比较两个整数a和b的大小关系,使用if-else语句判断并输出结果。第二个实例扩展至比较三个整数a、b、c的最大值,通过嵌套if-else语句实现,并处理了数值相等的情况。两个实例都展示了基本的条件判断逻辑,可通过终端输入或直接赋值进行测试。原创 2025-07-17 11:26:21 · 262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字符转 ASCII 码
ASCII定义了128个字符,分为控制字符(0-31、127)、空白字符(如空格、换行)和可显示字符(字母、数字及标点符号)。ASCII码表将每个字符与对应的数值相关联,例如字母"a"对应97。通过C语言程序可以查询字符对应的ASCII码值,如输入字符"a"会显示其ASCII码为97。该编码系统为计算机中的字符表示提供了统一标准。原创 2025-07-16 08:33:55 · 311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两个整数相加
摘要:该C语言程序演示了使用scanf()接收用户输入的两个整数,并通过printf()进行格式化输出的过程。程序首先提示用户输入两个空格分隔的数,使用scanf("%d%d")读取输入,计算两数之和后,以"%d+%d=%d"的格式输出结果。示例运行显示输入"1 2"时输出"1+2=3"。主要展示了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和整数运算功能。原创 2025-07-15 08:47:50 · 385 阅读 · 0 评论 -
C 语言实例 - 输出单个字符
本文介绍了使用C语言的printf()函数和%c格式化符号输出单个字符的方法。通过一个简单示例演示了如何声明字符变量、赋值并输出其值。代码片段展示了完整的程序结构,包括头文件引用、main函数、变量定义和printf输出语句。运行该程序将输出"c的值为A",清晰地展示了%c格式符在输出字符变量时的用法。这个基础示例适合C语言初学者学习字符输出的基本语法。原创 2025-07-14 09:41:06 · 698 阅读 · 0 评论 -
C 排序算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五种基础排序算法的原理与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通过相邻元素比较交换实现排序;选择排序每次选择最小元素放入已排序序列;插入排序通过构建有序序列逐步插入元素;希尔排序是改进的插入排序,采用递减增量分组;归并排序采用分治法将数据分段排序后合并;快速排序通过基准元素将数据分区并递归排序。每种算法均附有过程演示和代码实例,包括递归与非递归实现方式,涵盖从O(n²)到O(nlogn)时间复杂度的经典排序方法。原创 2025-07-12 08:47:11 · 281 阅读 · 0 评论 -
C 命令行参数
摘要:C程序可通过main函数的argc和argv参数接收命令行参数。argc表示参数个数(程序名占argv[0]),argv为参数指针数组。当参数含空格时需用引号包裹。示例程序演示了参数验证:单参数时输出参数值;多参数提示过多;无参数提示缺少参数。该机制允许外部控制程序行为,避免硬编码。原创 2025-07-12 08:46:24 · 41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