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hread移植(三):BSP

本文详细介绍了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中的I/O设备模型,包括I/O设备管理层、设备驱动框架层和设备驱动层。通过理论与代码实例解析了STM32的UART设备驱动移植过程,强调了设备驱动框架的抽象和设备驱动层的实现。移植者主要工作在于设备驱动层,实现特定硬件外设的驱动接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概述

摘自官方文档:

相同的 CPU 架构在实际项目中,不同的板卡上可能使用相同的 CPU 架构,搭载不同的外设资源,完成不同的产品,所以我们也需要针对板卡做适配工作。RT-Thread 提供了 BSP 抽象层来适配常见的板卡。如果希望在一个板卡上使用 RT-Thread 内核,除了需要有相应的芯片架构的移植,还需要有针对板卡的移植,也就是实现一个基本的 BSP。

在之前整体架构篇提到过,在RT-Thread的架构中,BSP的概念更多的是通过下层components即组件与服务层所提供的API来移植板载的一些硬件外设,如最基本的GPIO和UART。
这篇就以GPIO和UART为例,简单记录一下一个开发板需要如何做BSP的适配。

IO设备模型

官方文档:I/O设备模型

理论部分

RT-Thread 提供了一套简单的 I/O 设备模型框架,如下图所示,它位于硬件和应用程序之间,共分成三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I/O 设备管理层、设备驱动框架层、设备驱动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O 设备管理层

用户在应用程序中,只需要通过IO设备管理层所提供的接口来对某一个IO设备进行操作,用户并不需要关注这些设备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只需要专注于功能即可。
例如现在需要使用UART设备进行输出。用户只需要调用 rt_device_open() 来打开设备,然后使用 rt_device_write() 即可使用打开的设备进行输出。至于底层的UART初始化、波特率,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的设备、中断配置等等操作,都通过设备驱动框架层所提供的接口,由设备驱动层实现。在用户调用诸如 rt_device_open()rt_device_write() 等接口时,这些接口会自动调用硬件接口来驱动外设。
当然不同的开发板所具有的硬件外设接口都会不同,所以这正是设备驱动框架的意义所在。
简单来说,I/O设备管理层向上直接对接应用层,这一层专注于提供统一的接口给用户调用。理论上使用了RT-Thread的IO设备模型之后,那么在此基础上使用的接口开发的应用程序,在任何基于RT-Thread设备框架的开发板上都可以完全套用,无需修改。

设备驱动框架层

设备驱动框架层是对同类硬件设备驱动的抽象,将不同厂家的同类硬件设备驱动中相同的部分抽取出来,将不同部分留出接口,由驱动程序实现。
还是以UART为例,基本任何的开发板都会板载至少一个硬件UART。要使用一个UART外设,必不可少的操作一般有:

  • 配置UART参数,波特率、校验位、停止位、流控等。
  • UART的IO口配置。
  • UART时钟与使能。
  • UART字符接收与发送。
  • UART中断配置。
  • ……

那么这些操作根据不同的开发板厂商的不同,都会在SDK提供的硬件外设接口上体现出来。这些也就是上面说的 不同部分留出接口,由驱动程序实现
简单来说,设备驱动框架层向上对接I/O 设备管理层,I/O 设备管理层所需要的功能,需要在这一层都做出对应的接口实现,例如对某个设备的 openwriteread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