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or的中断向量表放在内存的什么位置?中断向量表放在arch/arm/kernel/entry-armv.S这个文件里 __vectors_start: 在arch/arm/traps.c中 memcpy((void *)0xffff0000, __vectors_start, __vectors_end - __vectors_start); //中断向量表被拷贝到0xffff0000处,硬件规定的位置
硬件发生中断后怎样找到中断入口函数的?从上面的中断向量表中可 以看到,发生中断时系统会跳到 vector_irq + stubs_offset处运行,这个位置实际上就是中断入口函数。vector_irq已经是中断的入口函数了,为什么又要加上 stubs_offset?是因为b指令实际上是相对相前PC的跳转,也就是说当汇编器看到B指令后会把要跳转的标签转化为相对于当前PC的偏移量写入指 令码。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到中断向量表和stubs都发生了代码搬移,所以如果中断向量表中仍然写成b vector_irq,那么实际执行的时候就无法跳转到搬移后的vector_irq处,因为指令码里写的是原来的偏移量,所以需要把指令码中的偏移量写 成搬移后的。我们把搬移前的中断向量表中的irq入口地址记irq_PC,它在中断向量表的偏移量就是irq_PC-vectors_start, vector_irq在stubs中的偏移量是vector_irq-stubs_start,这两个偏移量在搬移前后是不变的。搬移后 vectors_start在0xffff0000处,而stubs_start在0xffff0200处,所以搬移后的vector_irq相对于中断 向量中的中断入口地址的偏移量就是,200+vector_irq在stubs中的偏移量再减去中断入口在向量表中的偏移量,即200+ vector_irq-stubs_start-irq_PC+vectors_start = (vector_irq-irq_PC) + vectors_start+200-stubs_start,对于括号内的值实际上就是中断向量表中写的vector_irq,减去irq_PC是由汇 编器完成的,而后面的 vectors_start+200-stubs_start就应该是stubs_offset,实际上在entry-armv.S中也是这样定义的 进入中断后在irq模式完成什么工作?vector_irq是通过宏来vector_stub定义的: .macro vector_stub, name, mode, correction=0 从 上面这段代码可以看出,vector_irq把发生中断时的r0,PC-4以及CPSR压栈(注意,压入的的irq模式的堆栈),把中断栈的栈指针赋给 r0,最后根据原来发生中断时CPU所处的工作模式(CPSR的低4位)找到相应的入口函数,在进入svc模式后进一步处理中断。 __irq_usr完成的工作是什么?它主要通过调用宏usr_entry进一步保存现场,然后调用irq_handler进行中断处理,保存的栈结构如下:
其中的LR,SP是USR模式下的,R0,CPSR,PC-4是从中断栈中拷贝的 irq_handler的作用是什么?
.macro irq_handler 具体的中断处理会在asm_do_IRQ根据中断号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完成。 |
linux for arm的中断处理流程[转载自:http://hi.baidu.com/wudx05/blog/item/5314935c834f4e41fbf2c0dc.html]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1-21 19:24:40 发布
linux for arm的中断处理流程
2007-06-24 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