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一些操作可能会导致为新结果分配内存。例如,如果我们用Y = X + Y,我们将取消引用Y指向的张量,而是指向新分配的内存处的张量。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用Python的id()函数演示了这一点,它给我们提供了内存中引用对象的确切地址。运行Y = Y + X后,我们会发现id(Y)指向另一个位置。这是因为Python首先计算Y + X,为结果分配新的内存,然后使Y指向内存中的这个新位置。
在Python中,id 函数返回的是对象的唯一标识符,通常是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
before = id(Y)
Y = Y + X
id(Y) == before
# False
这可能是不可取的,原因有两个:
- 首先,我们不想总是不必要地分配内存。在机器学习中,我们可能有数百兆的参数,并且在一秒内多次更新所有参数。通常情况下,我们希望原地执行这些更新;
- 如果我们不原地更新,其他引用仍然会指向旧的内存位置,这样我们的某些代码可能会无意中引用旧的参数。
幸运的是,执行原地操作非常简单。我们可以使用切片表示法将操作的结果分配给先前分配的数组,例如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