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朗读评价语
运用朗读评价语
,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中江县回龙镇中心小学校业务学习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
“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就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
度
,
更重要的就是为了检验与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教师的教学
,
改善课程设计
,
完善教学过程
,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可见
,
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
“朗读就是最重要的阅读训练。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
引导学生读出
课文的情感呢?我认为除了一个方法的指导外
,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好朗读评价语
言。所谓朗读评价语言
,
就就是在课堂教学中
,
教师对学生朗读表现给予的即时评价。多年来
,
每逢听课
,
我都留意上课教师就是如何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的。经过观察与实践
,
我发现
,
老
师能否巧妙地运用朗读评价语
,
就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下面就是笔
者在多年教实践中运用评价语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
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几点做法。
一、巧用启发性评价语
,
点燃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
,
强调“口诵心惟”
。
“诵”决不仅仅就是“口”的发音活动
,
同时包含了丰富的
思维活动与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认识语言、品味语言
,
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
,
善于运用自己巧妙的、
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来点拨学生
,
拓展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
,
我指导学生读“她挖了
8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
,36
小时”这一句
,
一个学生读的时候
,
语速轻快
,
没读出父亲挖废墟的艰辛。我对她说
:
“您的字音读得很准确
,
句子也很流利
,
您知道到这位父
亲挖废墟挖了多长时间?”学生说
:
“
36
小时。
”我启发说
:
“
36
小时不吃不喝
,
不停地挖。那
就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请您一边想像一边再读读。
”该学生再读句子时
,
语速放慢
,
语气加重
,
基本上读出感情了。可没有读出“
8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
,36
小时”
,
父亲越来越疲惫的感受
。
我这样评价学生
:
“您的朗读让我瞧到了这位父亲挖废墟确实很累了。可那仅仅就是父亲挖了
“
8
小时”的累
,
“
12
小时”
,
“
24
小时”
,
“
36
小时”呢?那可就是不一样的累啊!
”在老师
的启发下
,
这位学生恍然大悟
,
再读时情感到位了
,
读“
8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
,36
小时”语调逐
渐放慢
,
语气逐渐加重。我说
:
“瞧
,
您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瞧到了这位父亲
(
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接
读
)
——她满脸灰尘
,
双眼布满血迹衣服破烂不堪
,
到处都就是血迹
。
”再让学生齐读整段时
,
她们就读得入情入境了。
实践证明
,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
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评价
语
,
学生自然就能把语言读到位
,
读出情感。
正如孙双金老师所说
:
“教学评价语言仅有准确性还就是不够的
,
还必须具备启发性。因
为有时学生只答对问题的一个方面
,
另外几个方面需要老师启发
;
有时学生的思维偏离正确轨
道
,
需要老师启发学生克服障碍
,
奔向目标。
”
同样
,
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
,
教师就需要运用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