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硕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该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涵盖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处理和嵌入式系统等领域。核心课程包括数值分析、高级软件工程等,强调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要求硕士生参与学术交流,完成文献阅读和经典文献报告。论文阶段注重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进展报告和答辩,确保学生受到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12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技术人才。本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从事通信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二、研究方向

1.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2.图形与图像处理

3.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三、修业年限

硕士生修业年限为2-4年。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分不少于23学分。毕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1.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

①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由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所在学院备案。应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

②课程学习一般应于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内完成,并注重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方式可灵活多样,一般以课堂讲授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③论文工作环节应侧重于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指导硕士研究生制(修)订论文研究计划,引导硕士研究生尽早进入论文研究状态。

④实行学术交流和报告制度。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1次本学科专业的学术会议、做1次公开学术报告、听取10次学术报告。

⑤要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研究生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