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AL-1.8.0: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库详解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GDAL是一个开源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库,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读取、写入及操作。GDAL-1.8.0版本在数据格式支持、读写性能、投影转换、栅格和矢量操作、多线程、内存管理、与其他GIS软件的兼容性、OSGGIS项目支持及API改进等方面带来重要功能增强和改进。用户可以使用GDAL进行地图制作、数据分析和遥感影像处理等任务,确保开发和研究工作的稳定进行。 GDAL

1. GDAL-1.8.0概述及其关键特性

作为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的专业人士,您可能已经熟悉GDAL(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它是一个用于读取和写入栅格地理数据格式的开源库。GDAL-1.8.0版本在社区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章节将为您概览该版本的核心特性和进步。

1.1 GDAL的发展与定位

GDAL自首次发布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跨平台的数据读取能力,支持超过上百种栅格数据格式。而到了1.8.0版本,这一库不仅在支持的数据格式上有显著增强,而且在功能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1.2 关键特性

GDAL-1.8.0引入了许多关键特性,包括但不限于: - 新增对特定数据格式的支持; - 改进了数据读写的性能; - 增强了对栅格和矢量数据处理的能力; - 提供了更多高级功能,如坐标转换等; - 强化了API,提高了语言适应性。

这个版本的GDAL在数据处理和应用开发中无疑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GIS专业人士提供了更为强大和灵活的工具集。接下来的章节将深入探讨这些关键特性的具体细节。

2. 数据格式支持与功能增强

2.1 GDAL-1.8.0所支持的数据格式

2.1.1 常见的栅格数据格式

GDAL-1.8.0支持多种栅格数据格式,包括常见的GeoTIFF、JPEG、PNG、HDF等。以GeoTIFF为例,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地学数据格式,允许将GIS数据存储为TIFF格式的图像,支持地理和投影信息的存储。GDAL通过驱动程序支持GeoTIFF格式,可以读取其元数据和像素值。支持这些格式不仅促进了数据交换,同时也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1.2 矢量数据格式支持

在矢量数据格式方面,GDAL-1.8.0同样具备强大的支持能力,包括支持如ESRI Shapefile、GeoJSON、KML等常见格式。以ESRI的Shapefile为例,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矢量数据格式,GDAL通过一个专用驱动程序允许读写Shapefile格式的数据,支持点、线、多边形等几何类型。Shapefile格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几乎成为了GIS矢量数据交互的标准格式之一,GDAL对其的支持极大地方便了跨平台、跨软件的矢量数据处理。

2.2 数据格式读取与写入增强

2.2.1 读取性能优化

GDAL-1.8.0在读取性能上实现了重大改进,这得益于其内部架构的优化和多线程读取机制的引入。例如,在处理大型多波段遥感图像时,GDAL现在可以利用多线程并行读取数据,显著提高了处理速度。以下是改进前后读取速度对比的代码示例:

from osgeo import gdal

# 读取栅格数据的函数
def read_raster(raster_path):
    dataset = gdal.Open(raster_path, gdal.GA_ReadOnly)
    if dataset is None:
        raise RuntimeError("无法打开文件")
    # 获取栅格数据集的行列数
    cols = dataset.RasterXSize
    rows = dataset.RasterYSize
    # 读取数据并计算处理时间
    import time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i in range(rows):
        for j in range(cols):
            data = dataset.GetRasterBand(1).ReadAsArray(i, j, 1, 1)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f"读取速度:{cols * rows / (end_time - start_time)} 象素/秒")

# 读取性能优化前
read_raster("old_dataset.tif")

# 读取性能优化后
read_raster("new_dataset.tif")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读取栅格数据集的函数 read_raster ,通过记录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来计算数据读取速度。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版本数据集的读取速度,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性能提升的效果。

2.2.2 写入新格式的支持

在写入方面,GDAL-1.8.0增加了对多种新格式的支持,包括对ECW和JP2(JPEG2000)格式的支持。这些格式特别适用于需要高度压缩的遥感数据。通过这些新格式的支持,用户能够以较低的存储成本保存高质量的图像数据。以下是如何使用GDAL写入JPEG2000格式的示例代码:

from osgeo import gdal, osr

driver = gdal.GetDriverByName('JP2ECW')
dataset = driver.Create('output.jp2', cols, rows, 1, gdal.GDT_Byte)
dataset.SetGeoTransform(geotransform)
dataset.SetProjection(projection)
band = dataset.GetRasterBand(1)
band.WriteArray(data_array)
dataset.FlushCache()  # 强制将数据写入磁盘

# 关闭数据集
dataset = None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支持JPEG2000格式的驱动程序实例,然后创建了一个新的数据集。通过设置几何变换、投影等元数据,最后写入数据并关闭数据集。整个过程体现了GDAL在写入新格式上的灵活性和强大功能。

2.3 数据处理功能的增强

2.3.1 支持的栅格数据操作

GDAL-1.8.0提供了大量的栅格数据操作功能,其中包括像数据的重投影、裁剪、金字塔构建和重采样等。对于重投影操作,GDAL现在使用了更先进的算法,以达到更高的精度和速度。下面的表格展示了GDAL-1.8.0支持的部分栅格数据操作功能及其对应的API。

| 功能 | API函数 | |------------------|---------------------------------| | 数据重投影 | gdal.ReprojectImage() | | 数据裁剪 | gdal.Translate() | | 金字塔构建 | gdal.BuildOverviews() | | 数据重采样 | gdal.Warp() | | 数据格式转换 | gdal.Translate() | | 坏块检测和修复 | gdal.Fillnodata() |

这些操作不仅支持常见的栅格数据格式,而且兼容多种坐标系统,极大地拓宽了GDAL在栅格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场景。

2.3.2 支持的矢量数据操作

GDAL-1.8.0也大幅增强了对矢量数据的操作能力,包括矢量数据的读取、查询、空间分析等。对于矢量数据,GDAL提供了一系列的接口进行要素过滤、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下面展示了GDAL-1.8.0支持的部分矢量数据操作功能及其对应的API。

| 功能 | API函数 | |------------------|---------------------------------| | 属性查询 | OGR_L层查询接口 | | 空间查询 | OGR_L层空间过滤接口 | | 矢量空间分析 | OGR几何对象的空间分析函数 | | 数据格式转换 | OGR2OGR工具 | | 矢量重投影 | OGR_L层重投影接口 |

通过这些操作,用户可以执行复杂的地理信息分析任务,比如邻域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这些增强功能大大扩展了GDAL在矢量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范围。

以上章节内容展示了GDAL-1.8.0在数据格式支持和功能增强方面的强大功能。下一章节我们将深入探讨数据读写接口与坐标转换的内容。

3. 数据读写接口与坐标转换

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时,高效的读写接口和准确的坐标转换是至关重要的。本章将深入探讨GDAL-1.8.0在这些领域的关键进展。

3.1 高效的数据读写接口

3.1.1 接口性能分析

GDAL-1.8.0引入了一系列高效的读写接口,大幅提升了数据操作的性能。这些改进包括对多种数据格式的优化读写速度,以及内存使用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读取大型栅格数据集时,通过按需读取(懒加载)策略,显著降低了内存占用。

from osgeo import gdal

# 打开栅格数据集
dataset = gdal.Open('path/to/raster.tif', gdal.GA_ReadOnly)

# 获取栅格数据集的地理变换信息
geotransform = dataset.GetGeoTransform()
if geotransform is not None:
    print('Origin = (', geotransform[0], ',', geotransform[3], ')')
    print('Pixel Size = (', geotransform[1], ',', geotransform[5], ')')

# 关闭数据集
dataset = None

上述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GDAL Python绑定读取栅格数据集的地理变换信息,该过程只涉及到了基本的文件读取操作,没有加载整个数据集到内存中。

3.1.2 接口使用案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接口的应用,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示如何使用GDAL的高效读写接口来处理大型矢量数据集。

import ogr

# 打开矢量数据集
vector_dataset = ogr.Open('path/to/vector.shp')

# 获取矢量图层
vector_layer = vector_dataset.GetLayer()

# 遍历图层中的要素
for feature in vector_layer:
    # 获取要素的几何图形
    geom = feature.GetGeometryRef()
    # 进行必要的空间操作...
    # 例如: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
    area = geom.GetArea()
    print("Feature ID:", feature.GetFID(), "Area:", area)

# 清理并关闭矢量图层和数据集
vector_layer = None
vector_dataset = None

以上代码段演示了如何使用GDAL的Python绑定读取矢量数据集,并逐个处理其中的要素,同时计算并打印出要素的面积。此过程中,我们没有将整个数据集加载到内存中,因此即使是大型数据集也能高效处理。

3.2 坐标系统的转换支持

3.2.1 坐标转换的理论基础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坐标转换是基本且重要的一环。GDAL-1.8.0在这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从简单的投影转换到复杂的地理编码,GDAL都提供了相应的接口。坐标转换通常涉及到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相互转换,例如从地理坐标系转换到投影坐标系。

graph LR
    A[地理坐标系] -->|转换| B[投影坐标系]
    B -->|反向转换| A

这个简单的mermaid流程图表示了坐标转换与反向转换的基本概念。

3.2.2 转换接口与应用实例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坐标转换,我们看看一个具体的使用GDAL进行坐标转换的应用实例。

from osgeo import osr

# 创建源和目标空间参考对象
source_srs = osr.SpatialReference()
source_srs.ImportFromEPSG(4326) # WGS84地理坐标系

target_srs = osr.SpatialReference()
target_srs.ImportFromEPSG(3857) # Web墨卡托投影坐标系

# 创建坐标转换对象
transform = osr.CoordinateTransformation(source_srs, target_srs)

# 使用坐标转换
# 这里使用经纬度坐标转换为Web墨卡托坐标
point = transform.TransformPoint(longitude, latitude)

# 解析转换后的坐标
x, y, z = transform.GetPoint()

print("转换后的坐标:", x, y)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导入了必要的 osr 模块来处理空间参考系统。接着,我们创建了源和目标空间参考对象,并且定义了坐标转换对象。最后,我们使用这个转换对象将WGS84地理坐标系下的点坐标转换为Web墨卡托投影坐标系下的点坐标,并输出结果。这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利用GDAL进行坐标系统的转换。

4. 栅格与矢量操作功能深入探讨

栅格和矢量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两大基础数据类型。在GDAL(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的众多功能中,对这两种数据的操作无疑是其核心能力所在。深入探讨这些操作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使用GDAL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还能够揭示GDAL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灵活性和强大能力。本章节将详细阐述GDAL对栅格和矢量数据的操作功能,从基本操作到高级技巧,深入分析GDAL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4.1 栅格数据处理

栅格数据由一系列像素组成,每个像素都有相应的地理坐标和数据值。GDAL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栅格数据处理库,提供了许多基本和高级的栅格数据处理功能。这些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影像处理、地图渲染、空间分析等众多领域。

4.1.1 栅格数据的基本操作

读取和写入栅格数据

GDAL支持读取和写入多种格式的栅格数据,包括常见的GeoTIFF、JPEG、PNG等。使用GDAL的API进行栅格数据读写时,首先要通过GDALDataset类来打开栅格文件,然后创建GDALRasterBand类的实例来访问各个栅格带。

GDALDataset *poDataset;
poDataset = (GDALDataset *) GDALOpen( "path/to/image.tif", GA_ReadOnly );
if( poDataset == NULL )
{
    // 处理错误
}
GDALRasterBand *poBand;
poBand = poDataset->GetRasterBand( 1 );
数据类型转换

GDAL支持多种栅格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复数型等。在读取数据时,可能需要进行数据类型转换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GDAL提供 GDALTranslate() 函数用于进行数据转换。

 GDALTranslateOptions *poOptions = GDALTranslateOptionsNew( NULL, NULL );
 poOptions->bCreateGTiff = TRUE;
 poOptions->nBandList[0] = 1;
 poOptions->nBandList[1] = -1;
 GDALTranslate( "input.tif", "output.tif", poOptions, NULL );
 GDALTranslateOptionsFree( poOptions );
数据裁剪

裁剪操作通常用于提取特定区域的数据,这对于处理大型影像文件尤其有用。GDAL提供了 GDALTranslate 函数用于裁剪栅格数据。

int nXOff = 10; // 裁剪区域的起始横坐标
int nYOff = 10; // 裁剪区域的起始纵坐标
int nXSize = 100; // 裁剪区域的宽度
int nYSize = 100; // 裁剪区域的高度
GDALTranslateOptions *poOptions = GDALTranslateOptionsNew( NULL, NULL );
poOptions->nXOff = nXOff;
poOptions->nYOff = nYOff;
poOptions->nXSize = nXSize;
poOptions->nYSize = nYSize;
GDALTranslate( "input.tif", "clipped.tif", poOptions, NULL );
GDALTranslateOptionsFree( poOptions );

4.1.2 高级栅格数据处理技巧

金字塔层次构建

金字塔层次是一种通过创建图像的不同分辨率层次来加快图像显示速度的技术。在处理大型栅格数据时,合理构建金字塔层次可以大大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GDALDataset* poDataset;
GDALAllRegister();
poDataset = (GDALDataset*) GDALOpenEx("path/to/image.tif", GDAL_OF_RASTER | GDAL_OFMeasuredGeoreferenced, NULL, NULL, NULL);
if(poDataset == NULL) 
{
    // 处理错误
}
GDALBuild金字塔( poDataset, TRUE, NULL ); 
GDALClose((GDALDatasetH)poDataset);
栅格数据镶嵌

在GIS应用中,常常需要将来自不同源的多张栅格影像合并成一张大影像,这个过程称为镶嵌。GDAL提供了一系列接口用于栅格数据的镶嵌。

GDALDataset *poDataset, *poDstDS;
GDALDriver *poDriver;
poDriver = GetGDALDriverManager()->GetDriverByName("GTiff");
poDstDS = poDriver->Create( "merged.tif", nDstWidth, nDstHeight, nBands, GDT_Float32, NULL );
// ... 执行镶嵌操作 ...
poDstDS->FlushCache();
分类和重分类

分类操作用于将栅格数据中的像素值根据某些规则分类到不同的类别中。而重分类则是对栅格数据中的类别进行重新分配。GDAL为这两种操作提供了API支持。

// 分类示例
GDALRasterBand *poBand;
double adfMinMax[2];
poBand = poDataset->GetRasterBand( 1 );
adfMinMax[0] = 0;
adfMinMax[1] = 100;
poBand->ComputeRasterMinMax( TRUE, adfMinMax );
// 通过adfMinMax[0]和adfMinMax[1]确定分类的边界
// ... 执行分类操作 ...

// 重分类示例
// 使用GDALRAT类来重新分类

4.2 矢量数据处理

矢量数据描述了具有空间位置的点、线和面等几何对象。GDAL通过OGR(OpenGIS Simple Features Reference Implementation)组件来支持矢量数据的操作。与栅格数据处理类似,本小节将首先讨论基本的矢量数据操作,然后深入探讨一些高级处理技巧。

4.2.1 矢量数据的基本操作

打开和读取矢量数据

GDAL的OGR组件支持多种矢量数据格式,包括Shapefile、KML、GeoJSON等。读取矢量数据时,通常使用 OGRDataSource OGRLayer 类。

OGRDataSource *poDS;
poDS = (OGRDataSource*) OGRSFDriverRegistrar::GetRegistrar()->Open( "data.shp", FALSE );
if(poDS == NULL) 
{
    // 处理错误
}
OGRLayer *poLayer;
poLayer = poDS->GetLayer( 0 );
数据类型转换和导出

与栅格数据类似,GDAL/OGR也支持对矢量数据类型进行转换和导出。例如,可以将Shapefile文件转换为GeoJSON格式。

OGRDataSource *poSrcDS, *poDstDS;
OGRLayer *poSrcLayer, *poDstLayer;
poSrcDS = (OGRDataSource*) OGRSFDriverRegistrar::GetRegistrar()->Open( "source.shp", FALSE );
poDstDS = (OGRDataSource*) OGRSFDriverRegistrar::GetRegistrar()->CreateDataSource( "destination.geojson", NULL );
poSrcLayer = poSrcDS->GetLayer( 0 );
poDstLayer = poDstDS->CreateLayer( "layername", poSrcLayer->GetSpatialRef(), wkbPoint, NULL );
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

GDAL/OGR支持使用SQL语句对矢量数据的属性进行查询,并且支持空间查询,即根据空间位置和关系进行数据查询。

OGRLayer *poLayer;
poLayer = poDS->GetLayer( 0 );
poLayer->SetAttributeFilter( "NAME = '特定地区'" );
// 进行空间查询

4.2.2 高级矢量数据处理技巧

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矢量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GDAL/OGR通过OGRGeometry类提供了空间分析的基础支持。

OGRGeometry *poGeometry;
poGeometry = poLayer->GetSpatialFilter();
// 执行空间分析操作
矢量数据编辑

除了读取矢量数据外,GDAL/OGR还支持对矢量数据进行编辑,包括增加、修改和删除几何要素和属性。

OGRLayer *poLayer;
poLayer->StartTransaction();
poLayer->CreateFeature( poFeature );
// 执行其他编辑操作
poLayer->CommitTransaction();
矢量数据的坐标转换

坐标转换是GIS数据处理中的常见需求,GDAL/OGR支持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保证数据的正确地理参考。

OGRSpatialReference oSourceSRS, oTargetSRS;
// 设置源和目标坐标系统
OGRCoordinateTransformation *poCT;
poCT = OGRCreateCoordinateTransformation( &oSourceSRS, &oTargetSRS );
// 执行坐标转换

在本章节的探讨中,我们不仅了解了GDAL处理栅格和矢量数据的基本方法,还深入探讨了一些高级技巧。通过实际的代码示例和逻辑分析,可以看到GDA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这些功能为开发者在各种GIS应用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DAL解决实际的地理空间数据问题。

5. 性能优化与软件兼容性

性能优化和软件兼容性是任何技术项目持续成功的关键。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GDAL-1.8.0在性能优化和提高软件兼容性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5.1 多线程性能的优化

5.1.1 多线程优化的必要性

在处理大规模GIS数据时,性能瓶颈往往出现在CPU计算资源的限制上。传统单线程程序难以充分利用现代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因此,多线程优化成为提高GDAL性能的重要手段。多线程处理可以并行执行多个任务,显著缩短数据处理时间,尤其是在读取和处理大型数据集时。

5.1.2 多线程优化的实际效果

GDAL-1.8.0通过引入多线程支持,优化了读取和写入栅格数据的速度。例如,在读取一个大型的栅格数据集时,可以将任务分配到不同的CPU核心,同时进行数据读取,有效减少了总体处理时间。这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需要快速处理大量GIS数据的应用程序提供了性能保障。

// 多线程处理的伪代码示例
void read_data_multithreaded() {
    std::vector<std::thread> threads;
    // 假设有一个栅格数据集分割成了四个部分
    for (int i = 0; i < 4; i++) {
        threads.push_back(std::thread(read_data_chunk, i));
    }
    for (auto &t : threads) {
        t.join();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创建了多个线程来并行读取数据块。每个线程使用 read_data_chunk 函数读取一部分数据。所有线程在完成后通过 join 方法同步。

5.2 内存管理的优化策略

5.2.1 内存管理机制分析

内存管理是程序性能优化的另一重要方面。在GDAL-1.8.0中,内存管理机制经过了优化以减少内存碎片和提高内存使用效率。尤其是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合理的内存管理可以避免内存溢出和频繁的内存分配与释放操作,这些操作会严重拖慢程序运行速度。

5.2.2 优化策略与应用

内存优化策略包括使用内存池、减少全局变量、使用智能指针等。例如,GDAL通过引入内部内存池来复用内存块,避免了重复申请和释放内存块带来的性能损耗。此外,对于需要临时存储大量数据的情况,智能指针可以自动管理内存的生命周期,减少内存泄漏的风险。

// 使用智能指针来管理内存
std::shared_ptr<Buffer> create_buffer(size_t size) {
    return std::make_shared<Buffer>(size);
}

// 使用示例
auto buffer = create_buffer(1024);

在上面的代码中, create_buffer 函数返回了一个智能指针 std::shared_ptr ,管理着一个缓冲区对象。这种机制确保了即使在多线程环境下,内存资源也能被安全地管理和释放。

5.3 GIS软件兼容性与OSGGIS项目支持

5.3.1 兼容性问题的常见解决方案

GDAL作为一款广泛使用的开源GIS库,其兼容性问题一直是开发者和用户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GDAL能够被不同的GIS软件无缝使用,开发团队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对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适配、支持多种编程语言接口等。GDAL提供的驱动机制允许它支持更多的GIS数据格式,从而增强了与GIS软件的兼容性。

5.3.2 OSGGIS项目对GDAL的贡献

开放源代码地理空间信息软件基金会(OSGGIS)项目致力于推动开源GIS软件的发展,包括对GDAL的贡献。该组织对GDAL的多个版本进行了测试,确保了GIS应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OSGGIS还提供了丰富的文档和培训资源,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利用GDAL进行GIS数据处理。

5.4 API改进与语言支持

5.4.1 新版本API的变化与优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GDAL-1.8.0引入了新的API特性来简化GIS数据处理的复杂性。新API的设计更加模块化,提供了更清晰的接口和更灵活的数据访问方式。例如,引入的 GDALDataset 类简化了对栅格数据集的管理,同时 OGRDataSource 类也提供了相似的功能,用于矢量数据。

# Python中使用GDAL新API的示例
from osgeo import gdal

# 打开一个栅格数据集
dataset = gdal.Open('raster_dataset.tif')

# 获取栅格数据集的地理变换信息
geotransform = dataset.GetGeoTransform()
print(geotransform)

在Python示例代码中,通过GDAL的 gdal.Open 函数可以打开一个栅格数据集,并且能够获取其地理变换信息。

5.4.2 各语言支持情况分析

除了C/C++,GDAL还支持Python、Java、C#等多种编程语言。这种跨语言的支持为更多开发者提供了便利。在新的版本中,为了适应更多编程习惯,GDAL加强了对Python等高级语言的支持,提供了更简洁、直观的接口调用方式。

在讨论这些性能优化和兼容性提升的策略时,我们可以看到GDAL-1.8.0的发展方向是努力将高性能、高稳定性和易用性集成到其库中,以满足专业GIS开发者和用户的需求。这些改进不仅使得GDAL更加强大,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和用户群体。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GDAL是一个开源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库,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读取、写入及操作。GDAL-1.8.0版本在数据格式支持、读写性能、投影转换、栅格和矢量操作、多线程、内存管理、与其他GIS软件的兼容性、OSGGIS项目支持及API改进等方面带来重要功能增强和改进。用户可以使用GDAL进行地图制作、数据分析和遥感影像处理等任务,确保开发和研究工作的稳定进行。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