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DPDK》—第1章1.6节从融合的角度看DPDK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IT与CT技术不断融合,DPDK作为一种软件优化库,在通用处理器上实现了接近硬件级别的数据包处理性能。本文探讨了DPDK如何适应这一融合趋势,并介绍了其在异构SoC平台上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节书摘来自华章出版社《深入浅出DPDK》一书中的第1章,第1.6节从融合的角度看DPDK,作者朱河清,梁存铭,胡雪焜,曹水 等,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计算机”公众号查看。

1.6 从融合的角度看DPDK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不可否认的是,这就是一个融合的时代。
随着云计算的推进,ICT这个词逐渐在各类技术研讨会上被提及。云计算的定义虽然有各种版本,但大体都包含了对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对大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这也是IT与CT技术融合的推动力。
那这和DPDK有关系吗?还真有!我们知道云计算的对象是数据,数据在云上加工,可还是要通过各种载体落到地上。在各种载体中最广泛使用的当属IP,它是整个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基石。高效的数据处理总是离不开高效的数据承载网络。
教科书说到网络总会讲到那经典的7层模型,最低层是物理层,最高层是应用层。名副其实的是,纵观各类能联网的设备,从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再到数据中心服务器,还真是越靠近物理层的处理以硬件为主,越靠近应用层的处理以软件为主。这当然不是巧合,其中深谙了一个原则,越是能标准化的,越要追求极简极速,所以硬件当仁不让,一旦进入多样性可变性强的领域,软件往往能发挥作用。但没有绝对和一成不变,因为很多中间地带更多的是权衡。
DPDK是一个软件优化库,目标是在通用处理器上发挥极致的包能力,以媲美硬件级的性能。当然软件是跑在硬件上的,如果看整个包处理的硬件平台,软硬件融合的趋势也相当明显。各类硬件加速引擎逐渐融入CPU构成异构SoC(System On-Chip),随着Intel?对Altera?收购的完成,CPU+FPGA这一对组合也给足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可以说包处理正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