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 linux 蓝牙,linux下bluetooth编程(五)bluetooth与socket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Linux下使用QT进行蓝牙编程的方法,涉及Socket的概念、域、类型和协议的选择,特别是在Bluetooth环境中的应用。通过创建特定的Socket,如BTPROTO_L2CAP,实现Bluetooth设备的连接。同时,文章讲解了Bluetooth Socket的地址结构,如sockaddr_l2,并阐述了Socket的建立和地址绑定过程。最后,提到了网络字序在蓝牙通信中的作用和转化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理解Socket:

在使用手机与女朋友联系时,必须用手机拨她的号码,然后心情坎坷的等待她的应答。当双方通话时,就建立了一个具有两个端点的通信线路。

中的Socket与电话非常相似。具体问题,稍后再分析。

二:Socket域(domain),类型(type),协议(protoclo)以及Bluetooth中的具体使用:

Berkeley小组在构思BSD Socket时,TCP/IP协议也还处在发展之中,其他一些很有竞争力的协议如X.25等也在发展,其它很多协议还在构思与研究阶段(Bluetooth还没出生)。为了使Socket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协议,domain的作用就在于此。

domain指出想要使用的协议族。

不得不佩服Berkeley小组的前瞻力。他们考虑在指定Socket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分类目:

1.某个协议族(Domain)中的一个或多个协议。

2.某个协议中的一个或多个地址格式。

这个规则在TCP/IP等协议栈时并不明显,因为某个协议族只有同一种地址格式。但在Bluetooth中则非常有用。

protocol则用来指出在此协议族中的具体某个协议。

虽然在TCP/IP协议栈中,因为协议族中某个type的协议栈只有一种,所以此项为0,但Bluetooth中,这一项则非常有用。

type用来指出此协议族中的具体协议的Socket类型为何种: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SEQPACKET,SOCK_RAW.

三:Socket地址:

每一种通信协议都对网络地址格式作了明确规定。协议族(Domain)+ 协议(protocol)的作用就是指明使用哪种地址类型。

BSD Socket是在ANSI C 标准被采纳之前开发的,所以没有使用(void*)数据类型来接收结构化的地址。BSD的解决方案是定义了一个通用的地址结构:

struct sockaddr

{

sa

### 如何在Linux上用Qt进行蓝牙开发 #### Qt Bluetooth模块概述 Qt提供了Bluetooth模块来支持经典蓝牙和低能耗蓝牙(BLE)的开发。这个模块允许开发者创建能够其他蓝牙设备交互的应用程序,无论是发送还是接收数据[^3]。 #### 安装必要的依赖项 为了能够在Linux环境中使用Qt进行蓝牙开发,需要安装一些特定于系统的库和支持文件。通常情况下,这涉及到安装`bluez`及其开发头文件和其他可能必需的工具链组件。对于大多数基于Debian/Ubuntu的发行版来说,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完成这些软件包的安装: ```bash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bluez libbluetooth-dev qtbase5-private-dev qtmultimedia5-dev ``` 上述命令会更新本地包索引并安装所需的库以便后续编译链接Qt应用时能顺利找到对应的API接口定义[^2]。 #### 创建一个新的Qt项目 启动Qt Creator IDE之后可以选择新建一个C++ Console Application作为起点,这样可以专注于实现核心逻辑而不必担心复杂的GUI设计问题。当然如果计划构建图形化界面的话也可以选择Widgets App或其他合适的模板[^4]。 #### 初始化Bluetooth对象 一旦有了工作空间就可以着手编写代码了,在源码文件里引入相应的命名空间以访问Bluetooth类成员函数: ```cpp #include <QCoreApplication> #include <QBluetoothLocalDevice> // 用于管理本机上的蓝牙适配器 #include <QBluetoothSocket> // 提供TCP/IP风格的流式套接字抽象层 #include <QDebug>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QCoreApplication a(argc, argv); qDebug() << "Starting Bluetooth example..."; // 获取默认蓝牙适配器实例 QBluetoothLocalDevice localAdapter; // 设置可见性和发现模式等参数... } ``` 这段简单的初始化过程展示了如何获取系统中的第一个可用蓝牙硬件资源,并准备对其进行配置操作[^1]。 #### 发现远程设备和服务 为了让应用程序知道周围有哪些可连接的目标存在,必须调用扫描方法让本地控制器去探测附近的其他装置。当发现了感兴趣的外围节点后还可以进一步查询其提供的服务列表从而决定下一步的动作方向。 ```cpp // 继续上面的例子... void startDiscovery() { QBluetoothDeviceDiscoveryAgent *discoveryAgent = new QBluetoothDeviceDiscoveryAgent(); connect(discoveryAgent,SIGNAL(deviceDiscovered(QBluetoothDeviceInfo)),this,SLOT(deviceFound(QBluetoothDeviceInfo))); discoveryAgent->start(); } void deviceFound(const QBluetoothDeviceInfo &info) { qDebug()<<"Name:"<< info.name()<<", Address:" << info.address().toString(); } ``` 这里定义了两个辅助性的槽函数分别负责触发搜索流程以及处理新检测到的结果报告事件。每当有新的匹配条目被识别出来就会自动打印相关信息至控制台输出窗口中。 #### 建立连接并远端交换信息 最后一步就是尝试建立一条双向通讯路径并且开始传输有效载荷。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协议栈层次来进行对话;比如SPP串口仿真方式适合简单透明的数据流传递需求而L2CAP通道则更适合定制化的高层级消息格式。 ```cpp // 这是一个非常简化版本的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示范片段 QString remoteAddress = "XX:XX:XX:XX:XX"; // 替换成实际地址字符串形式表示的目的MAC quint16 portNumber = 0x1FFF; // 对应的服务UUID十六进制编码后的端口号部分 QBluetoothSocket* socket = new QBluetoothSocket(QBluetoothServiceInfo::RfcommProtocol); socket->connectToService(QBluetoothAddress(remoteAddress),portNumber,QIODevice::ReadWrite); if (!socket->waitForConnected(5000)) { qDebug()<<"Failed to connect!"; } else { QByteArray message="Hello from Qt"; socket->write(message); while (true){ if(socket->canReadLine()){ QString response=QString::fromUtf8(socket->readAll()); qDebug()<<"Received:"<<response; break; } } } delete socket; ``` 以上示例演示了一个典型的客户机角色试图向指定服务器发出握手邀请的过程,成功建连以后即刻发送问候语句紧接着等待对方回应直至超时断开释放资源结束整个生命周期循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