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认证基本概念
一直以来,我们公司内网的Kafka集群都是在裸奔,只要知道端口号,任何人都能连上集群操作一番。直到有个主题莫名消失,才引起我们的警觉,是时候该考虑为它添加一套认证策略了。
认证和授权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不过本文只讨论认证,对授权感兴趣的朋友快献上赞赞,点赞越多,更新越快,哈哈。
该如何为Kafka添加认证策略呢,我们考察了Kafka支持的认证方式如下:
- SASL/GSSAPI (Kerberos) - starting at version 0.9.0.0
- SASL/PLAIN - starting at version 0.10.0.0
- SASL/SCRAM-SHA-256 and SASL/SCRAM-SHA-512 - starting at version 0.10.2.0
- SASL/OAUTHBEARER - starting at version 2.0
因为我们的集群采用的是kraft模式部署,因此无需考虑ZooKeeper的认证问题。上面四种方式分别在不同的版本引入Kafka,考量使用哪个认证方式请先确认好你们的Kafka集群版本是否支持。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4种安全协议,不要与这里的认证方式混淆,安全协议是配置到监听器端口上,声明了经过端口的流量是否需要认证和加密。
回顾四种安全协议:
- PLAINTEXT => 不需要认证,非加密通道传输
- SSL => 无需认证,使用SSL加密通道
- SASL_PLAINTEXT => 使用SASL认证,非加密通道传输
- SASL_SSL => 使用SASL认证并且SSL加密通道传输
既然我们讨论认证,那么留给我们的选择只有SASL_PLAI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