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表级别
1.1、利用navicat工具
利用navicat等客户端工具,对表进行快速拷贝。
“CV”大法,选中需要备份的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当前库,也可以是跨库
当前库
跨库,复制需要备份的表,然后到目标库粘帖即可
也可以勾选源库的哪些表,当然表、视图、函数、事件都可以拷贝
1.2、利用命令
利用命令方式备份,无非就是备份表结构、表数据
备份表结构:CREATE TABLE new_table LIKE original_table;
如我要备份t_hcm_dept表结构,
CREATE TABLE t_hcm_dept_20240520 LIKE t_hcm_dept ;
表结构有了,就差数据了。
备份表数据:INSERT new_table SELECT * FROM original_table;
如我要备份t_hcm_dept表数据,
INSERT t_hcm_dept_20240520 SELECT * FROM t_hcm_dept;
1.3、命令方式二,但不推荐
1.2使用表结构、表数据分开两步走。
但也可以一条命令处理表结构及数据:
CREATE TABLE t_hcm_dept_20240521 SELECT * FROM t_hcm_dept;
但这种方式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丢失了原表的自增和主键等属性,如有需要,要手动添加
对比1.2和1.3的处理结果,1.3明显缺少了主键属性、表备注也没有。
1.4、去安装目录拷贝文件(一般是DBA干的活)
总结:对于普通开发,推荐使用第1种和第2种。
第1种:
优点:更适合用于大量表的备份,简单粗暴。
缺点:如果是一个库,新表命名*_copy不方便记录备份的版本。
第2种:
优点:可以提前编写好脚本,上线直接开干;表备份版本可以事先写好,方便跟踪。
缺点:更适合用于少量表的备份,大量表备份编写脚本工作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