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两天通过cursor手搓一个数据打标的系统,在手搓的过程中发现摸索Cursor的一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就此做一个简单总结。
一、文件定位
当工程文件夹中存在多个项目时,一定要使用@文件夹name进行定位,无论是想在制定文件夹中生产项目内容,还是代码调试过程中,都需要使用这个功能,因为新版本去掉了Compose和Command模式,现在的统一由agent进行Generation,所以在定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通过@指定项目所在文件夹,不然agent可能会串到其他项目中,不要问为什么,这是我踩得坑。
二、前后对比
每当我在调试过程中都会发现右下角对话框中出现这个玩意,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免费14天内获得的奖励值和消耗点啥的,但是每次Generation都会出现,终于由此我才明白,原来这玩意指的是这次修改过程中agent为你删除和新增的行数。
三、代码调试
当代码中出现报错或者某段代码想要改写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选中这段代码,等出现"Add to Chat"提示,点击它,直接代码行数记录到对话框中,然后在对话框直接键入自然语言即可修改,这功能简直不要太爽;
四、问题定位
还是使用@键进行快速定位,把与调试相关的文件、代码块等都使用@进行定位,定位的越准,agent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如果不定位,它会使用search去一个个翻目录中的文件,而且不一定定位到问题所在;
总结
这两天都在通过Cursor来手搓我正在研究的项目,我是早期做过一段时间开发,后面转的产品经理。代码动手能力十分薄弱,现在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技术上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加强,否则就被淘汰。Cursor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我代码动手能力弱的问题。
同时在使用Cursor的过程中,我更喜欢去分析它生产代码的逻辑,不断反问他为什么这样Generate,把Cursor当成一个手把手教的老师,这种感觉是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