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mux和sr,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一到九章)

本文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数据通路设计,包括如何使用通用寄存器、暂存器和算术逻辑部件ALU进行数据处理。同时,探讨了微指令的控制字段格式设计,以及微程序流程的顺序控制。此外,还讨论了流水线中的相关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解析了指令执行的不同阶段和微指令的作用。内容涵盖取数、存数指令的执行流程,以及微指令控制字段格式、微程序设计和总线结构的相关知识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主存地址寄存器MAR,通用寄存器R0~R3, 暂存器C和D。

试将各逻辑部件组成一个数据通路,并标明数据流动方向。

6.14 设R1、R2、R3、R4是CPU中的通用寄存器,请使用机器周期流程框图分别表示下列指令的执行流程。

(1)取数指令:LDA (R1),R2

该指令是S-R型双操作数指令,R1为源操作数,R2为目的操作数 (2)存数指令:STA R3,(R4)

该指令是R-S型双操作数指令,R3为源操作数,R4为目的操作数

6.15 某计算机的运算器为三总线(B1 、B2 、B3)结构,B1和B3通过控制信号G连通。算术逻辑部件ALU

具有ADD、SUB、AND、OR、XOR等5种运算功能,其中SUB运算时ALU输入端为B1-B2模式,移位器SH可进行直送(DM)、左移一位(SL)、右移一位(SR)3种操作。通用寄存器R0、R1、R2都有输入输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寄存器的接收与发送,如下图所示。

B3

B3→R0 B3→R1 B3→R2 DM

SL SH SR

R0 R1 R2

ADD SUB G ALU AND OR XOR R0→B2 R2→B2 R1→B2

B2

B1←R0 B1←R2 B1←R1 B1

6.15题图

试分别写出实现下列功能所需的操作序列。 (1)4(R0)+(R1)→R1 (2)[(R2)-(R1)]/2→R1 (3)(R0)→R2

(4)(R0)∧(R1)→R0 (5)(R2)∨(R1)→R2 (6)(R2)⊕(R0)→R0 (7)0→R0

说明:∧表示与操作、∨表示或操作、⊕表示异或操作 答:(1)4(R0)+(R1)→R1

R0→B1,R0→B2,ADD,SL,B3→R0;

R0→B1,R1→B2,ADD,DM,B3→R1 (2)[(R2)-(R1)]/2→R1

R2→B1,R1→B2,SUB,SR,B3→R1;

(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