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1. 电子(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是数学式)通用(计算机本身功能多样)计算机系统。
2.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组合)和计算机软件(一系列按照待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组成。
3. 硬件指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外围设备等组成的实际装置,硬件的作用是完成每条指令规定的功能。指令是计算机运行的最小的功能单位,指令是指示计算机硬件执行某种运算,处理功能的命令。
4. 软件是为了使用计算机而编写的各种系统的和用户的程序,程序由一个序列的计算机指令组成。指令是用于设计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5.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数字逻辑层,微体系结构层(这两层是硬件部分),指令系统层(处在硬件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层,汇编语言层,高级语言层(这三层是软件部分)。
6. 运算器(ALU,算术逻辑单元)
(1)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在计算机中参与运算的数是二进制的
(3)运算器的长度一般是8,16,32或64位。
7. 存储器
(1)存储单元:在存储器中保存一个n位二进制数的n个触发器,组成一个存储单元。
(2)存储器地址:存储器是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的编号称为地址。
(3)内存储器(ROM,RAM)
8. 信息单位
(1)位(bit,简写b)数字计算机信息单位;包含1位二进制(0或1)
(2)字节(Byte,简写B)由8位二进制信息组成
(3)字(Word)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至少一个字节,通常把组成一个字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
9. 存储器的分类
(1)按照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主存储器,寄存器,闪速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等)
10. 主存储器(主存)通常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PU可读写,断电时内容被消除
(2)只读存储器(ROM)CPU只能读写,断电后可保留其数据,存储在ROM中的软件常被称为固件。
11. 寄存器(CPU内部的一组特殊存储单元)
(1)读写速度比主存快的多,通常被用于使用最为频繁的数据项,以避免多次访问主存,减少主存访问可大大加快计算机速度。
12. 闪速存储器(闪存)
(1)像ROM一样在关机时保留数据,像RAM一样可被重写,通常比
ROM和RAM慢得多,用于非高速的应用场合。
13.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高速缓存)
(1)比寄存器慢,比主存快,位于CPU和主存储器之间,规模小,速度快,解
决好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2)计算机自动把频繁访问数据移入Cache,无需人工干预
(3)当需要读写数据时,CPU首先访问Cache
(4)只有当Cache中不包含所需要的数据时,CPU才去访问主存
14. 辅助存储器
(1)外存储器(外存)或辅助存储器(辅存)
(2)软盘/硬盘/光盘存储器等
(3)存放当前不在运行的程序和未被用到的数据
(4)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可脱机保存信息
(5)相对而言,半导体存储器称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
15.控制器
(1)作用:计算机能自动执行程序
(2)组成: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