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谈
文章平均质量分 73
刺客-Andy
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5年第九本【思考的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揭示的认知悖论与人性幽微;这一自我认知被彻底颠覆。卡尼曼通过数十年严谨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思维机制中“系统1”(快思考)与“系统2”(慢思考)这对核心双系统如何深刻塑造——也常常扭曲——我们的认知与决策。原创 2025-07-12 16:47:00 · 825 阅读 · 0 评论 -
25年第八本【活着】
这种叙事减法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当政治话语的油彩被擦除,露出的是人性最原始的生存图景。福贵在埋葬亲人时近乎仪式化的平静,恰似海明威笔下的冰山,八分之一的表象下涌动着八分之七的生命暗流。家珍的软骨病隐喻着精神钙质的流失,有庆的献血之死揭示制度暴力如何渗透毛细血管。这种近乎禅宗的顿悟,使小说超越了简单的苦难叙事,抵达了形而上的哲学高度。从被宰杀的老牛到被剥皮的羊羔,这些沉默的受难者与人类形成残酷的互文。当福贵笑着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他已然完成了从悲剧主人公到存在智者的蜕变,在死亡的灰烬中窥见了生命的磷火微光。原创 2025-04-29 15:41:15 · 185 阅读 · 0 评论 -
25年第七本【一句顶一万句】
这种后现代的荒诞,在今天的视频通话时代显得尤为尖锐——我们拥有了即时对话的技术,却失去了促膝长谈的能力。就像当下社交媒体中的表情包狂欢,看似热闹的交流背后,是意义在符号转换中的持续流失。就像当下网络空间中永不停歇的弹幕风暴,人们在语言的狂欢中获得的不是共鸣,而是更深的孤独。当我们不再执着于"一句顶一万句"的终极答案,反而能在语言的缝隙中触摸到真实的存在温度。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再到"罗长礼",每个名字都是社会关系强加的符码,是生存困境中的临时庇护所。这种沉默的智慧,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原创 2025-04-19 18:07:37 · 428 阅读 · 0 评论 -
25年第六本【自我与本我】
读完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三个小人儿,天天在吵架!?"这本书就像给我们的内心装了个监控摄像头,把那些自己都说不清的心理活动拍得明明白白。原创 2025-04-02 11:24:07 · 588 阅读 · 0 评论 -
25年第五本 【理解人性】
不同于佛洛依德执著于潜意识深渊的探照灯,这位个体心理学开创者更像手持毛刷的考古学者,将人性层层叠叠的文明沉积物轻柔拂去,在行为碎片与语言化石之间,寻找着人类心灵最初的纹样。这场精神考古揭示的不仅是人性的生成密码,更是一份关于如何重构自我的工程图纸。当那些深埋地下的记忆陶片被精心拼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过往的图景,更是一幅可以重新绘制的未来蓝图。那个在幼儿园争夺玩具的孩童,与成年后在职场竞争的中年人,本质上都在重复着同一种行为模式——这种惊人的发现让人意识到,所谓人性不过是早期生活方式的永恒复现。原创 2025-03-19 17:03:38 · 551 阅读 · 0 评论 -
25年第四本【认知觉醒】
书中揭示的"元认知"概念,犹如在意识穹顶安装的全息投影仪。当我们学会用认知透镜观察思维活动,用行动探针刺激神经重塑,那些困扰现代人的焦虑、拖延与迷茫,终将在认知进化的光芒中冰消瓦解。当我们用"大概""可能"等模糊词汇思考时,就像处于量子叠加态的粒子,既在此处又在彼处。某位连续创业者的实践颇具启发性:他在决策笔记本上开辟"模糊清算区",强迫自己将"市场前景不明"转化为"需要验证的三个核心假设"。在信息爆炸的焦虑时代,我们像被抛入湍流的溺水者,拼命抓取各种自我提升的浮木,却在知识的漩涡中越陷越深。原创 2025-03-04 22:28:59 · 522 阅读 · 0 评论 -
25年第三本【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不是让我们称为乌合之众,而是了解群体的心理,在群体的洪流中,自己依然是那棵屹立不倒的树苗,可能现在很渺小,但时间会证明,你终将会成为那棵参天大树;当 外卖软件上弹出的“万人好评”,直播间里倒数的“最后100单”,热搜榜上血红色的“爆”字——我们每天都在被看不见的群体力量推搡着向前。翻开勒庞这本写于19世纪的《乌合之众》,惊觉书页间抖落的灰尘,竟与当代人手机屏幕上的指纹重叠。原创 2025-02-26 11:02:46 · 316 阅读 · 0 评论 -
25年第二本书【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合上书页时,急诊室心电监护仪的滴滴声仿佛在耳边回响——那是无数现代人被生存本能劫持的生命节拍。但本书带来的不是绝望,而是充满力量的觉醒:当我们理解大脑警报系统的运行逻辑,那些曾让我们窒息的焦虑,终将成为认知升级的燃料。不再做本能的奴隶,也不妄想成为绝对理性的机器,而是在原始冲动与文明理性之间,找到那个充满张力的平衡点。就像冲浪者驾驭海浪,我们终将学会在生存本能的波涛之上,舞出属于现代人的生命之诗。原创 2025-02-17 08:45:39 · 846 阅读 · 0 评论 -
【逼近35岁的前端】大龄程序员将怎么寻找出路与归途
怎么搞:考个认证(比如云计算厂商证书)、混行业圈子(比如金融IT群),进国企/外企/传统企业技术部,工资可能不如互联网,但能稳到退休。技术学“卖相好”的:低代码、BI工具(Tableau/PowerBI)、自动化脚本(哪怕你只是半吊子,但老板觉得高级)。去哪接:熟人介绍(前同事、甲方)、猪八戒网(筛选高价单)、本地企业上门推销(中小工厂很多需要数字化改造,但不懂行)。接甲方项目,转包给大学生/培训班学员,赚差价(比如接个10万的政府网站,4万外包,自己躺赚6万)。原创 2024-12-07 11:38:00 · 508 阅读 · 0 评论 -
25年第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在这个充满评判的世界里,愿我们都能拥有这份勇气,在别人的期待里找到自己,在生命的旅程中活出真我。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此时此刻的体验,而不是他人的认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又不失与他人的联结。在现实生活中,活出真实的自我需要极大的勇气。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我们不断压抑真实的自我,扮演着他人期待的角色。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能将他人的期待作为自己的责任。原创 2025-02-10 17:47:50 · 364 阅读 · 0 评论 -
2024年度总结,希望25年一切顺利
并且这种小本买卖,发现做的人很多,几个商场、公园都是晚上有很多摆地摊的,只有哪些单价稍晚高的,而且容易吸引小朋友的玩具,才更好销售,并且需要品类多一些,客户不喜欢这个,说不定会喜欢其它的东西,准备过节时候再搞一些试试;今年开通了快手,抖音,并且在上面更新了一些技术之外的视频,日常生活视频,尝试在寻找新的收益点;日常有时候还跑一跑滴滴,可惜没有证件,很容易被查,而且现在没有证件就之间不让跑了,跑滴滴现在也是需要花费时间熬,时间成本很高,专业跑滴滴应该是拿命在换钱,并且不敢喝水,跑一天发现腰疼脖子疼的;原创 2024-12-29 20:54:19 · 1035 阅读 · 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