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课,通过该课程可以使学生获得认识组成计算机的各种配件及从装机到如何管理,再到维护维修的一系列操作技能。开设本门课程必须要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作为实训场所,但目前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不是十分重视,造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的设备很陈旧,设备维修资金短缺,实验室课时不足,缺乏灵活性,
目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基本上都是其它计算机实验室淘汰下来的电脑或其它设备迁入本实验室,这些电脑设备都是理由比较多,大部分都无法开机。相关的计算机配件都已经老化,只能做拆装机实验。因此要想使学生真正学到专业技能,应该建设一个设施齐全、新旧配件适当结合、分配合理、教学灵活、分区放置功能区,并且按照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模块划分的实验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按照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构建模块实验工作区 实物配件展示区。
实物配件展示区主要由若干实物展示柜和各个时期的计算机主机配件组成,在让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之前,一般要求学生先熟悉计算机主机内的各种配件,包括主板、CPU、内存条、硬盘、显示卡、声卡、刻录光驱、网卡等,熟悉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及相关配件的工作原理、具体的组成配件、运转参数、详细参数。利用淘汰的旧硬件与新的硬件设备进行对比展示,同时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进行详细介绍,充分利用淘汰的废旧设备,这样能比较直观地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各阶段硬件接口发生的变化。实物配件展示区一般设置在实验室里最显眼的位置,在实物展示柜中可将计算机主机配件分别按类别、所处的时期进行分类放置,做好更新时的历史记录及使用标签标明配件的主要接口特点等。
计算机硬件组装工作区。计算机硬件组装区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一体机的组装与拆卸,学生在操作前,老师先讲解拆装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防止学生在设备拆装的过程中损坏相关的计算机配件,注重安全操作,拆装机过程避开带电操作,保证学生人身安全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很多教师在给学生做拆装机操作实验的时候,一般只给学生进行某个阶段的计算机配件组装,虽然不同的计算机在结构和接口数量上大致相同,但各种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在局部上还是会存在差异,因此倡议教师在指导学生做拆装机操作的时候,多准备一些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比如各种类型的主板及各种类型插槽的CPU,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增加了学生对计算机结构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计算机组装的知识。
计算机软件与硬件部件测试工作区。计算机软件测试工作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主板设置操作,如BIOS设置、CMOS参数设置,这些参数的设置十分关健,计算机系统出现理由后很多都必须要重新调试CMOS参数,掌握以上的参数设置后,接下来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磁盘进行分区、高级格式化及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及多操作系统的安装(如linux操作系统等),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安装策略,第一种是使用系统启动光盘对计算机进行直接安装,
此策略耗时久,但是系统比较稳定,第二种是使用克隆方式安装,此策略安装速度快,但系统是简易版,有部分功能没有安装进计算机,第三种策略是使用U盘启动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装,此策略是在没有光驱的情况下进行安装的,安装策略十分灵活。移动设备维护工作区。如今笔记本电脑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教学中笔记本电脑的系统安装及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笔记本的系统安装及维护的难度还要大,因此很有必要设置一个笔记本电脑系统安装与维护工作区,专门针对笔记本电脑进行相关操作,
这也是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的一种需求,由于笔记本电脑体积小,方便携带,已经成为如今高校学生必备的计算机,所以笔记本电脑的维护维修成为了很多用户关心的理由。目前大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开设计算机组装维护课程的时候一般都是偏向于台式机电脑进行组装及维护的实验教学,对笔记本电脑进行组装及维护的实验教学比较少,导致很多情况下,笔记本电脑出现理由了,学生都无法解决。所以设置本工作区是让学生对笔记本电脑进行相关的拆装机实验,认真观察笔记本电脑内部结构和特点,面对出现的故障现象能从容不迫地解决,从而达到我们的实验要求。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