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计算机仿真
课程编码:3073009187课程名称:机械系统计算机仿真
总学分:2总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 Simulation of Mechanical System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机械类专业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机械系统计算机仿真以研究机械系统运动特性和动力学性能为主要目标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学科,涉及系统分析、模型建立、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方法等领域。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使机械系统仿真更加高效、准确。
二、教学目标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机械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机械连续系统建模和机械离散系统建模方法,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机械连续系统仿真模型和机械离散仿真模型,以研究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 概论(2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系统的概念及分类,系统模型,以及系统仿真的分类和系统仿真的工作流程。
重点、难点:重点是系统模型的建立以及系统仿真的工作流程。
1.1 引言
1.2 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1.3 研究机械系统动态特性和动态设计的意义
1.4 系统模型
1.5系统仿真
第二章 机械连续系统仿真数学基础(4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机械连续系统仿真时需要的数学基础,包括建立微分方程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数学模型和状态空间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重点和难点是建立状态空间数学模型。
2.1机械系统的基本元件
2.2微分方程数学模型
2.3传递函数数学模型
2.4状态空间数学模型
第三章 机械连续系统数字仿真(5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工程领域常见的数字仿真算法,包括数值积分法、离散相似法、间断非线性系统仿真算法和分布参数系统仿真算法。
重点、难点:重点和难点是数值积分法、离散相似法、间断非线性系统仿真算法和分布参数系统仿真算法。
3.1数值积分法
3.2离散相似法
3.3采样控制系统仿真
3.4分布参数系统仿真算法
第四章 键合图法理论及应用(5学时)
教学目标:理掌握可以解决涉及多种能量范畴的复杂系统建模的键合图法,运用键合图法规则建立复杂系统的键合图模型,根据键合图模型能方便地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
重点、难点:运用健合图法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
4.1键合图的基本概念
4.2元件的键图模型
4.3系统键合图的绘制
4.2由键合图列写状态方程
第五章 机械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数学基础(5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有关的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
重点、难点:仿真中常用的概率分布,随机数的产生及检验。
5.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5.2仿真中常用的概率分布
5.3随机数的产生
5.4随机数的检验
5.5随机数概率分布的估计方法
第六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原理(5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原理及方法,建立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模型。
重点、难点: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6.1离散事件系统基本要素
6.2离散事件仿真模型的结构
6.3时间推进法
6.4随机网络仿真
6.5排队系统仿真
第七章Matlab软件在机械系统仿真中的应用(6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Matlab软件常用操作方法,在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以研究系统动态特性。
重点、难点:运用Matlab软件建立机械系统仿真模型以研究其系统动态特性。
7.1 Matlab软件概况
7.1.1MATLAB仿真应用简介
7.1.2MATLAB的仿真环境
7.1.3MATLAB操作环境
7.1.4MATLAB的帮助系统
7.2 Matlab软件的常用方法
7.3 Matlab软件在机械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7.4由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
7.4.1SIMULINK简单操作
7.4.2在SIMULINK中创建子系统
7.5 M文件的建立和使用
7.5.1Matlab程序控制
7.5.2M文件建立和运行
7.6应用Matlab研究系统动态特性实例
四、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理论联系软件,操作联系应用,采用电子教案、CAI课及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课堂对教内容进行课堂演示。
课程考核方式:上机操作,课程闭卷考试。
课程成绩评定:上机操作(50%),期末考试(50%)。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翟华,高洪.机械系统仿真原理与应用.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国勇,谢克明,杨丽娟.计算机仿真技术与CAD——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薛定宇,陈阳泉.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撰稿人: 潘海兵
审稿人: 谭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