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命令执行
;命令一;命令二
&& 逻辑与
|| 前一条执行了后面不执行
管道符 1作为2的对象执行
netstat -an | grep LISTEN | wc -l 网络查询 查询listen的行数匹配数
查看全部
";"连接命令 顺序执行
"&&"连接命令 逻辑与执行 第一条执行 第二条执行 第一条错误 第二条不执行
"||"连接命令 逻辑或执行 第一条执行 第二条不执行 第一条错误 第二条执行
脚本中的应用:命令 && echo yes || echo no 命令正确yes 错误no
注意&& echo yes || echo no 顺序不能颠倒,不然命令出错的时候会同时输出no yes
more [文件名] "分页显示文件内容"
"|" 管道符 命令1|命令2 命令1正确的结果 作为命令2的操作对象
例如 ls -l > /etc/ | more “用于分页显示命令执行结果”
netstat -an | grep ESTABLISHED | wc -l "用于查看当前连接本机的客户端 并 统计客户端数量"
查看全部
摘录一段问答:
拟机中无法配置Ip地址
跟你遇到一样的情况,百度了好久才搞定。大家也别骂百度了,这不是靠谱了一次么。
根据这两个链接就行了http://www.cnblogs.com/fuly550871915/p/4949513.html
https://www.cnblogs.com/zhongnan/p/3988874.html
https://blog.csdn.net/stafen1/article/details/53311031
稍微解释下,因为用到了命令,但是老师的教学视频还没讲到,。前边的操作没有难度,就是修改代码麻烦,大家这么操作:
输入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cd后边有个空格) 找到ifcfg-(-后边的是随意的,不一样)这个文件
输入pwd(这个我没看什么意思,直接照着葫芦画葫芦)
输入ls
输入vi ifcfg-(输入vi 空格 这个文件)
输入i (进入编辑模式,上下左右,修改就好了)
修改完成后按下esc
输入:wq
输入reboot(这个是重启,然后你试下,我就是这么试好的)
查看全部
find搜索(避免大范围的搜索,会非常浪费系统资源,建议不在直接在“/”目录下搜索)
格式:find 【搜索范围】【搜索条件】;
例:find /home -name 文件名;
注意:find搜索默认是完全匹配。
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查询,需要添加通配符,通配符有以下3种
“*”匹配任意字符,例:find /home -name “*test*”,显示所有名字带test的文件;或例:find /home -name “*”,home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匹配任意一个字符,
“【】”匹配任意一个中括号内的字符,例:find /home -name “test【12】”,显示test1和test2文件;或find /home -name “【12】*”,显示以1和2开头的文件。
组合使用:例:find /home -name “*【12】”,显示所有1和2结尾的文件
find 按文件时间来搜索
find /home -mtime +10 在home目录下,查找10天前修改的文件
find /home -mtime 10 在home目录下,查找10天前当天修改的文件
find /home -mtime -10 在home目录下,查找10天内修改的文件
atime 文件访问时间
ctime 改变文件属性
mtime 修改文件内容
find搜索
find /root -iname test 不区分要搜索的test大小写格式
find /root -user root 搜索root目录下的所有属于root用户的文件
find /root -nouser 没有所属者的文件,liunx中,每个文件都有所属者,如果没有,那么一般都是垃圾文件,但还是有特例的,比如内核产生的文件,就没有所属者,一般在proc和sys目录下;还有外来文件,也就是U盘拷入的文件也会忽略所有者。
find 目录 -size 文件大小
注意:文件大小用小写k和大写M。
-a 表示and
-o 表示or
find /etc -size +20k -a -size -50k -exec ls -lh {} \;
-exec {} \; 固定格式,表示直接对前面的搜索结果进行后面的命令处理
查看全部
#!/bin/bash
#变量file赋值,通过find命令查找 10天前的log日志
file=$( find /var/log/ -mtime +10 )
#把file变的值赋值给i,做循环处理,并输出显示
for i in $file
do
rm -rf $i
echo "已删除 $i"
done
查看全部
这个命令,查看系统中已经识别的硬盘。
linux默认不支持ntfs文件系统,也就是说移动硬盘不能直接挂载到linux上的,有两个办法:
(驱动,计算机软件术语,是指驱动计算机里软件的程序。驱动程序全称设备驱动程序,是添加到操作系统中的特殊程序,其中包含有关硬件设备的信息。此信息能够使计算机与相应的设备进行通信。驱动程序是硬件厂商根据操作系统编写的配置文件,可以说没有驱动程序,计算机中的硬件就无法工作。)重新编译系统内核,把ntfs驱动加上。内核编译没有讲,工作中不需要做这个。
软件安装。
这两种方法后,移动硬盘也只能读不能写,一般我们要用win中的数据,一般用网络传输,不用移动硬盘挂载。
苹果电脑就是ntfs硬盘。
查看全部
光盘用完之后一定要卸载
除了ls命令大多数命令都是没有输出的,只要有输出就要看看。
为什么没卸载掉,因为:
你在文件里面
一定要卸载光盘。
查看全部
这些操作之前,真实机放入光盘,虚拟机选择iso镜像。
然后建立挂载点(win的盘符)linux根目录下给我们准备了三个挂载点,media等都是空目录。
成功挂载光盘
查看全部
可以看到,文件有执行权限,这就是分区挂载的问题
修改过来后;
查看全部
挂载:“分配盘符”,win中分配盘符和取消盘符(人为)自动进行,linux需要我们手动。
/etc.fstab文件:linux中自动挂载文件
光盘u盘不建议放入这个文件
查看全部
关于硬盘还是光驱启动,看这节
挂起:指将现在的镜像暂停,下次启动会很快,在不通电时不能直接×掉,不然容易崩溃,要么关机,要么挂起。
启动后鼠标点进去按F2键(进入主板自带的操作系统界面,用来修改启动项,性能越好,越没有按f2的机会)
ctrl alt 退出,(第一次光盘启动,后面再进来要修改成硬盘启动。不过虚拟机比较智能,会自动从光驱启动,后面切换到硬盘。但是真实机不同):
ctrl+alt+enter 将虚拟机全屏,切出按ctrl+alt和
linux默认用户名为root,密码原则:
软件包选择:
安装日志:
查看全部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根分区(其中根分区为不常用分区)
查看全部
挂载(指的是过程,把盘符合分区连接在一起的过程称为挂载):
挂载点即目录,盘符相当于win中的盘。必须分区:
/ 根分区,
swap分区(交换分区,即虚拟内存,生产上是内存的2倍,若内存为4G,则这里可一样)推荐分区:
/boot (启动分区,200M)boot分区要和根分区单独分出
查看全部
hda1(长的宽的,古老,传输速度慢),
sda1(t形)分区表示(主分区最多4个,1-4是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是从5开始的):
查看全部
格式化概念:是为了写入文件,附带也会清空文件
查看全部
卸载:
VMwear软件若删不干净(包含卸载的情况也删不干净),再装就装不上。
可以下载一个 VMwear Install_Cleaner(删除注册表)
新建虚拟机:
安装最大磁盘空间,此时还未安装操作系统,只是一个壳子
虚拟机硬件管理:虚拟机-设置
若需要跑大量数据,则选用'虚拟化Intel VT-x/EPT和AMD-V/RVI(V)',但是会严重占用真实cpu资源。
硬盘:可以添加硬盘,软驱等
CD/DVD(IDE):设备状态必选打钩已连接,否则相当于电脑没插电(没开机状态时,是没打钩的)
连接:使用ISO镜像文件(下载好的ISO镜像)
网络适配器:
桥接:利用真实本地网卡,配置简单,可以直接和真实机通信,但是要占用真实机网段里一个ip,还可以和网段内其他机子通信,推荐
nat:虚拟机利用VM net8和真实机通信,不能和其他局域网内机子通信,可以上网,
host-only:虚拟机利用VM net1和真实机通信,不能和其他局域网内机子通信,不能上网,只能在本机使用
使用技巧:
快照
虚拟机-管理-克隆 (连接克隆占用空间小,相当于影子,删除了原始镜像后不能使用;完整克隆相当于复制一份,删除原始镜像后仍可以使用)
查看全部
Linux严格区分大小写,所有内容包括硬件都是文件。(dos是win的,linux是字符界面,两者没半毛钱关系)
Linux不靠扩展名区分文件类型,一般约定俗称的扩展名如下(主要给管理员方便):
压缩包: *.gz / *.bz2 / .tar.bz2 / .tgz
二进制软件包: .rpm
网页文件: * .html / .php
脚本文件: *.sh
配置文件: *.conf
3. win下的程序不能直接在Linux中安装和运行
4.在服务器上,linux优于win,但是不适合游戏之类的
查看全部
挂载命令(可理解为分配盘符)
(1)查询与自动挂载
mount 查询系统中已挂载的设备
mount -a 依据配置文件/etc/fstab的内容,自动挂载
(2)挂载命令的格式
mount [-t 文件系统] [-o特殊选项] 设备 文件名 挂载点
选项:
-t 文件系统:加入文件系统类型来指定挂载的类型,ext3,ext4,iso9660等文件系统
-o 特殊选项:可以指定挂载的额外选项
例:mount -o remount,noexec /home/
#重新挂载/home分区,使用noexec权限
cd /home
vi hello.sh
#########################
#!/bin/bash .sh脚本文件开头
echo "Hello world!"
#########################
chmod 755 hello.sh 赋予执行权限
./hello.sh
mount -o remount,exec /home/
(3)挂载光盘
mkdir /mnt/cdrom/ #建立挂载点,空目录都可以
mount -t iso9660 /dev/sr0 /mnt/cdrom/
或mount /dev/sr0 /mnt/cdrom/ #挂载光盘
(4)卸载光盘
umount 设备文件名或挂载点
umount /mnt/cdrom/或umount /dev/sr0
(5)挂载优盘
fdisk -l
#查看设备文件名
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
#vfat指的是fat32文件系统
#Linux默认不支持NTFS文件系统的
查看全部
Linux严格区分大小写,windows则不区分
DOS界面仅windows具备,Linux对应的是字符界面
Linux中所有内容以文件形式保存,包括硬件,用户。即一切内容皆文件
windows通过设备管理器管理硬件(用户,文件,硬件有严格的区分)
Linux不靠扩展名区分文件类型(如rar,exe等),即文件名可以任意(如abc.exe,.exe并不是执行文件),但为了便于操作,部分扩展名仍使用,其作用仅仅是为了操作者便于区分而已,对Linux系统本身来说并不是必须的,即可写可不写。
约定俗成的命名:
压缩包:*.gz *.bz2 *.tar.bz2 *.tgz
二进制软件包:.rpm
网页文件:*.html *.php
脚本:*.sh
配置:*.conf
Linux依靠文件权限来区分文件类型
windows下的程序不能直接在Linux中安装和运行(病毒和木马)
查看全部
我一般就直接关掉远程工具,linux同时允许266个同时登陆,win不是,如果每次都不登出只能重启服务器,服务器不能轻易重启。为了保证网站的稳定性。就是注销。
查看全部
这三条命令都不算安全,不要用。
reboot比较安全,相当于shutdow -r
查看全部
关机和重启命令:
服务器不能远程关机,因为要想开机会很麻烦,所以,服务器只要远程重启就够了。
shutdown比较安全,和平时我们自己强行关机重启不同的是:
服务器可能是成千上万人在访问,所以要小心,最好把当前正在使用的服务都关上。
和本地服务器还是有差别。
查看全部
info 比man还详细,但是我基本用不到。。
查看全部
shell:用户和计算机交互的接口,类似win下的图形界面
如何区分某个命令是自带的还是别人写的安装的?使用whereis + 命令
ls命令就是安装的,因为有可执行文件,cd就是自带的,没有可执行文件。cd是shell自带的。
查看全部
字符串搜索命令grep
2.find命令与grep命令的区别
查看全部
命令:find /root -nouser
查找root目录下没有所有者的文件,如果是垃圾文件手工把它清理掉(两种情况不是垃圾文件:1.sys,proc文件下的文件 2.外来数据)
点号指当前目录
只要写-exec,后面就要加{} \;
中间可以接第二条命令,命令2处理命令1的搜索结果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