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 笔记,计算机控制技术备课笔记.doc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引入新课 采样系统的动态过程可用差分方程描述,并可用z变换法使时域中的 分方程转化为Z域中的代数方程。新课讲授第四节 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及其解法

采样系统的动态过程可用差分方程描述,并可采用z变换法使时域中的

差分方程转化为z域中的代数方程进行求解。1、差分的定义

设采样信号f(kT),并令T=1s

一阶前向差分定义为

二阶前向差分定义为

n阶前向差分定义为

2、用z变换法解差分方程

若方程的变量除了含有f(k)以外,还有f(k)的差分,则称该方程为差分方程。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其线性定常差分方程可表示为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为常系数,r(k)为输入信号;c(k)为输出信号。

例2-9 用z变换解下列差分方程

初始条件为:

解 对上式进行z变换得

查表得

可见,用z变换法解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时,关键在于求z反变换

巩固新课通过练习巩固新课新课小结一、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及其解法

1、差分的定义

2、用z变换法解差分方程

布置作业 补充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引入新课 上次课学习了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及其解法,这次课将学习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新课讲授第四节 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

与此类似,在采样控制系统中,也是在初始静止(输入量r(-1),r(-2),…和

输出量c(-1),c(-2),…均为零)的条件下,一个环节(系统)的输出脉冲序列的z变换与输入脉冲序列的z变换之比,被定义为该环节(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在图2-10所示的环节中,若R(z)和是C(z)初始静止条件下的输入脉冲

序列和输出脉冲序列的z变换,则该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为三、开环系统(或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

1、串联环节的环脉冲传递函数

一般,几个串联环节之间都有采样器隔开时,等效的脉冲传递函数等于

几个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之积。

在图2-11b中,两个串联环节之间无采样器隔开,因此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为简化起见,表示为

所以,等效的脉冲函数为

下面分析一下离散系统中的连续元件。对于这些元件,由于输入、输出端存在有或无采样开关两种情况,使输入、输出关系变得较为复杂。图2-12给出了这些元件可能存在的输入、输出情况。

对图2-12d,采样输入,连续输出:如果不必掌握所有时刻的输出

c(t),而只需注意采样瞬间c*(t)的信号,则可以在输出端人为地附加一个理解的采样开关,这时,元件的输出就和图2-12c情况相同,即C(z)=R(z)G(z)。2、有零阶保持器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故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四、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是指系统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z变换之比。

2-11 求图2-14所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D(z)、 G(z)分别表示计算机和连续部分的脉冲传递函数。 教材P25表2-1列出了常见的采样系统(包括开环和闭环)及其C(z)

的表达式。读者可对表中所列的系统进行分析,进一步熟悉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求取。有些系统仅仅只能求得输出的表达式C(z),而求不到闭环的脉冲传递函数。巩固新课适当布置练习巩固新课新课小结二、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

三、开环系统(或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

四、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布置作业补充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引入新课

在z平面上研究采样系统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必需知道S平面与Z 平面的关系新课讲授 第五节 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1、z平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