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O/输入模式/输出模式的学习

GPIO引脚资源的三种模式:悬浮输入、上拉输入和输出模式被详细阐述,包括其优缺点和电路保护功能。输入模式中,悬浮输入能真实反映外部信号,上拉输入通过弱上拉电阻稳定信号。输出模式分为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后者需要外部上拉电阻,并常用于I2C等总线协议。文中还提及了三极管和MOS管的工作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GPIO实际就是单片机的引脚资源。

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


1.INPUT-悬浮输入模式:

优点:输入阻抗比较高,可以用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场合使用,最真实的反应外部信号。

D1作用:端口电压大于VDD,那么导通通过D1导通电压保护芯片内部电路保护IC。

D2作用:端口电压小于VSS,那么导通通过D2导通电压保护芯片内部电路保护IC。


 2.INPUT-上拉输入

 优点:将引脚上不确定的电平信号,通过一个上拉电阻到高电平,”weak pull-up“弱上拉。

R1作用: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电路内部是55K,一般取值是30K-80K,所以说明上拉作用很弱。

被称为弱上拉。相反的如果R1电阻的阻值越小,那么就被称为弱上拉。

上拉电阻的补充:一般外部上拉,上拉电阻取4.7K到10K之间。


3.output输出

注:NPN;PNP;NMOS;PMOS.

三极管:

B集电极C集电极E发射极

 注1:箭头方向在E发射极上,方向往哪,就是电流往哪个地方流。

注2:BE已经接了,C集电极开路,我们把他称为开集,

由里往外

MOS管:

G栅极S源极D漏极

S源极是比较特殊的,两个柄,并且有箭头。

注1:SG已经接了,D漏极啥没有接,那我们就成他为漏极开路结构。Open drain

推挽输出

 慢慢的分析这个电路图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PMOS栅极高点位,NMOS栅极高电位,NMOS SD极导通,接地

//PMOS栅极低电位,NMOS栅极低电位,PMOS DS极导通,接VDD。

导通损耗小,效率高。

开漏输出

特点:无法输出高电平,需要接上拉电阻,如果不连接外部上拉电阻电路则端口引脚电平状态不确定。

优点:适合做电流驱动型的驱动,吸收电流的能力较强,一般在20ma以内,注意了!

应用:

保护了内部电路,47K那边要留意一下, 

应用2

I2C用的就是开漏输出模式,。

补充:

 这里引入强上拉和弱上拉。

//对应强下拉和弱上拉

 补充:“真正的开漏输出”

图B是真正的开漏,必须要上拉电阻。

参考总结

1.【龙顺宇STM8单片机教程】51单片机过渡32单片机的好“跳板”_哔哩哔哩_bilibili

(推荐大家学习一下老师的STM8课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