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云鲸的龙卷风早就从身边刮完了,入手的每天都觉得香喷喷,没入手的仍旧觉得有没有无所谓——反正不如双手劳作来得干净放心。
前者是朋友ABCD,后者是我爸我妈和我。
突然萌生了想买的念头有两个原因:
1. 一直在帮忙的阿姨请了长假,有个爱干净的妈妈坚持两天拖一次地
2.c先生的妈妈用了也说拖的干净(居然?
很难不心动——
这篇主要分为购入前要了解的内容/购入后的使用感/存在的问题三个部分做个小分享给同样心动的朋友们一个参考。

▵图片来自云鲸Kickstarter页面
1
购入前 | 需要了解
并不是像买盘眼影那么简单—— 毕竟小白鲸的占地,价格,后期消耗品更换和使用方法等等都需要适应和考量(后面会讲到)
通过视频/科普/测评视频的方式对我爸安利,晓之以双11折扣,动之以不用拖地,成功把中立的我爸拉到了赞成票,来个先买后汇报(毕竟前面我主导要买的Dreame吸尘器真香)。
?重点1:买之前评估了一下家里的大概使用习惯和客观条件,对机器的友好与否 (下图对比以我家为例)
友好 | & | 不友好 | |
1.平层且户型方正,家具位置都比较固定;使用习惯都不错,不爱在地上堆放物件,所以不需要在清洁之前做很多收纳动作。 | 1.入户花园/厨房/洗手间,因为门槛宽度和清洁需求不同,无法纳入同时清洁的地图内,需要工作前手动把这几个地方的门关掉或贴磁条隔开 | ||
2.不同功能区区分明确,可以清晰划分不同的清洁区域和设定需求。 | 2.客厅有一块超大的地毯,可扫不可拖 | ||
3.家里没有毛孩子也没有小孩需要处理毛毛满天飞或者不小心打落零碎物品或者散落一地的儿童玩具。 | 3.客厅和房间内两个wifi,需要在运作时进行切换,容易造成使用时离线(虽然离线并不会影响清洁,但是app上会看不到踪迹) | ||
4.家具都比较方正,没有什么异形物品需要清理的时候走出骚气走位。 | 4.放置基站的地方离网络路由器比较远,担心连接不顺畅 |
? 重点2:明确家庭的使用需求
1. 减少人工拖地频率,解放双手;同时满足我妈对清洁效果的高要求(不要给我这个卖安利的丢脸)
2. 家具和边边角角多,尽可能的可以触达更多的细节;如拐弯处,房间角落等
3. 机器人可以独立自主走完全屋 不需要一直跟着或担心它困在一个地方
4. 电量可以满足全屋子扫和拖的过程
5. 操作方便 使用友好
? 重点3:建议提前了解占地面积,价格,后期消耗品更换和使用方法等可能在乎的事情
✔预留位置:
云鲸的基站和机器是需要固定在一个地方的,需要有三头插座。
放置的地方也并不是哪里都可以,官方说明书建议的是左右两侧预留50cm空位,前方预留150cm空位;如果家里比较紧凑或者杂物较多的 可能就需要评估一下环境啦。

▵说明书摆放空间参考
✔价格&消耗品的支出:
官方定价是4299,双11购买的时候是3699的价格。
值得考量的是,官方的配件赠送一瓶30ml的清洁剂,每次需要5ml,6次就能用完;如果你还需要隔离一些区域用到磁条,门槛高需要门槛条,这些加起来都会是一笔支出(比如我最终购买了6米的磁条+4个门槛条)。
其实最初买的时候测量我家里的门槛高度其实是1.5cm左右,也符合官方的爬过限高,但是实际使用后发觉还是会对机器人的外观底部产生磨蹭刮痕,所以最后还是买了几个房间的门槛条。
以后还会有刷头/拖布定期更换等等支出还未细算。

▵说明书官方维护更换周期建议
扫描的渣渣画质
✔操作人:
所以到底是谁会进行操作比较多呢?
实际上从机器的set up到前两次使用,都是我自己在操作的。
毕竟我爸妈实在对手机/配网/之类的东西一知半解,也不会轻易尝试去使用。如果像我是和父母住一起,这倒是小事儿,吃个晚饭的功夫就能扫一大半屋子了。但如果某一天突然不在家想让它扫扫地,结果发现App离线了,没有办法远程让爸妈去处理… 或者如果你是想购买后交给父母自己无法跟着,那真的需要好好看看他们是否可以适应和接受机器的使用和操作。
如果是适应能力超强的父母,当我没说嘿嘿 ;)
2
购入后 | 使用及感受
粗略测量了一下,基站的规格大概是长40cm x 高43cm x 深29cm ;机器本机地面至最高点约11cm。
基站和机器一样边角圆润,经典白色,符合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可接受审美,即便个头不小,放着也不会突兀;跟着包装配备了一些必备配件。

▵说明书配件参考
? 1. 关于初次设置
设定4步曲:
· a 先给基站和机器找个地儿。
· b 需要下载个‘云鲸智能’的app,(appstore里的评分只有3/5 ummm) ,并注册后
· c 运用app,给机器配网 ;
· d 建图,为防建图过程中因为切换网络离线,记得上一步把家里所有网络都提前添加进去哦!
整体颇为智能和自助的,建图的时候可以实时在app里看着机器人行走和逐渐成型的大概户型和各个家具的位置与障碍点(哇第一次看到平面的家)。
▵图片来自云鲸Kickstarter页面
建图完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app里的地图管理部分将地图进行拆分或者合并并命名,也可以进行禁区管理,自定义一个框框(不包括基站)锁定个别不想让它去的地方,加分点:扫地禁区和拖地禁区是两个独立菜单!
回忆起第一次扫拖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步一步地跟着它暗中观察的…起初对这两个小刷子小白布确实有点没信心,再加上我妈一直隔壁旁白式无情吐槽——
“我拖一个房间都需要换两桶水!它这一桶水要拖一整个屋子??那怎么会干净??”
(答案是:真的蛮干净!)
? 2. 关于扫地和拖地功能(重点拖地?)

▵动图来自云鲸Kickstarter页面
扫地和拖地都一样的机器的运用和app要求都一样,只需要保证用对了刷头,装了水,不需要切换什么运用模式。
行为模式大概是先沿着墙根走一圈,把框框起来,再Z字型清理填充内部(有点像小时候画画填色的笔法? )。
▵图片来自云鲸Kickstarter页面
观察了一下,转弯/调头和经过拐角都行云流水路线笔直;而且尽量贴边,不大会横冲直撞。大大满足了我妹的强迫症!在碰到空旷的区域,走起直线甚至还会小小加速一下。
1.先扫地 | ? | 2.再拖地 | |
1.安装扫地模块的刷头 | 1.取下扫地模块刷头,换上拖布模块。 | ||
2.清除尘盒里的遗留毛发灰尘等。 | 2.将清水装入清水箱中不超过MAX线,倒入配套等清洁剂。(大概5ml) | ||
3.开始运作。 | 3.开始运作,期间观察一下用水量。 | ||
4.运作结束后使用配套的毛刷清洁尘盒和毛刷。 | 4.清空水箱并清洗,有必要可以风干水箱和抹布。 |
拖地的声音比扫地来说更为安静。
用户可以在app中根据自己的使用决定一个空间要拖1次?2次?3次?以及用什么力度进行。算是满足绝大部分的使用者了。
关于换水频率,据说是根据拖布的情况智能辨别是否需要换洗?家里一个约40平的空间,走一个外框就会回去基站换洗一次,再进行清洁;如果是清洁两次那大概就需要换洗4-5次抹布了,这个频率还是比较放心的。
等待拖地是一个及需要耐心的过程,在拖地/二次拖地/回基站换洗多次往返,拖过的地方也并不会湿哒哒担心走过滑倒。
还有一个闪光点!拖地结束后,基站可以对抹布进行风干!
但是记得要把污水倒掉哦~


▵动图来自云鲸Kickstarter页面
?3. 成果如何?
第二天我妈不放心地想拖地‘挽救’一下,居然是出乎她意料的干净,洁净程度给出了8.5/10的好评,这可真是太难得了!
到了第三天,又再次给我强调了一下“确实挺干净的”。
咦,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大型真香现场?
回归到最开始的购买需求,也算大范围地满足了吧?
3
存在的问题 & 不足
那么作为一个初代产品,问题还是有的。
1. 一个地图 :
建图的时候你就发现,即便你愿意抱着它上下楼梯,但是它也只支持一个地图,这意味着,如果你是复式?别墅?loft?有楼梯或者有做下沉设计房子,那您就可以和云鲸说挥手说拜拜了? (只用在一层楼的除外);即便我想将机器抱入入户花园清理,也无法实现。
2. 高度不平均且无探测
机器人的外观磨砂面/材质轻,也造就了它不是耐磨损;用了第一个星期 穿梭在门槛和床头柜下,多多少少已经开始磨损和些许刮花了。更要命的是,这个机器的表面并不是完全的平面,它有一个“小烟囱” 最高处有约11cm高!而且这个小烟囱探测功能不算很灵敏,所以个别区域(比如下图)分分钟就会卡住……..(好像这样? 可能进得去出不来)

3. 配件外观
磁条和门槛条的外观有点一言难尽... 我家是全白设计,黑色的磁条格外突兀,幸好我尝试把它藏在地毯下面,也可以起到隔离阻止效果(感恩!!)
门槛条是灰色的还比较耐看,你可以选择固定在地上(门槛条上有泡沫胶);或者像我一样只有在清洁前摆在门槛旁(但是会被机器推开)
4. 离线和无法召回
我遇到了离线和无法召回的频次还是挺高的。
一种是在运行的时候离线:这个不会影响运行和清洁,但是app无法实时查看;
另一种是在基站的时候离线,意味着你无法远程开始运作,甚至需要重新做一次配网或者机器重启,偶尔操作时,还会遇到无法召回的情况。
像万千小白对待电子设备的态度一样,我坚信重启可以解决95%的问题,但是这个频率稍高,让我偶尔失去耐心;不过c先生家的那台就没有这种情况,着实奇怪,可能看看运气?
其他
写这篇东西,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测评角度,毕竟参数什么啥都不懂,也没用过其他的扫拖一体机。只能从小白用户分享体验一二。
对我来说,购买了云鲸后满足了需求,解放了大部分劳作。纵使有缺点和改进空间,倒还是瑕不掩瑜,值得拥有。
最后说一句,无论多先进的工具和机器人都好,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习惯才是至关重要;否则机器人再好用,处理再频繁,其他时间满地瓜子皮又有什么意思呢?
综合考虑一下所有的因素,你打算购入吗?
-end-
图片标有出处,其他皆为原创。若有转载请告知~
(若有帮助还请点赞/在看给小小鼓励吧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