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的测试目前已经很热门,它解决了资源紧张,时间紧迫等客观因素给测试工作带来的麻烦。风险级别一般定义为风险可能性X风险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是技术因素,而风险严重程度是产品发布后的社会因素,但这很不具体,在这篇文章第一部分我会深入来讨论如何建立风险级别。另外在测试国家与国际标准中都提出了风险级别要在测试过程中随时监控,随时调整,但是标准钟没有给出如何调整地方法,这篇文章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我会给出一个我个人的一个算法。
确定风险级别
一般来讲,风险可能性受以下因素影响:
1.
复杂性
2.
时间压力
3.
高变更率
4.
技能水平
5.
地理分散程度
6.
早期缺乏质量保证手段
而风险严重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1.
使用频率
2.
失效可视性
3.
商业的损失高变更率
4.
组织负面形象和损害
5.
社会损失和法律责任
关于可能性,我们仅考虑:使用频率,失效可视性;而关于严重度我们仅考虑:复杂性,时间压力和技术水平。
下图是分析出来的因素图表:
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发生可能新的影响因素
总的风险级别
功能模块
使用频率
失效的可视性
复杂性
时间压力
技能水平
权重
3
10
3
10
1
功能模块A
3
4
5
2
4
功能模块B
2
3
2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