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聚焦于智能制造领域中传统工业设备的数据采集问题,详细探讨了Modbus RTU/TCP协议在老旧注塑机、泵阀设备数据采集中的应用。深入剖析了该协议的特点,如串口转TCP协议适配、寄存器地址映射以及边缘侧协议解析等。同时,针对高频数据采集时协议效率低下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文中给出了从环境搭建到代码实现的完整实操流程,包含了Java编写的云平台代码和C++编写的通讯协议驱动代码,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且可实践的指导。
文章目录
【万物互联:数据采集典型场景】Modbus RTU/TCP实现传统工业设备接入
关键词
智能制造;Modbus RTU/TCP;数据采集;云平台;Java;C++
一、引言
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传统工业设备的数字化转型变得愈发重要。然而,许多老旧的工业设备,如注塑机、泵阀设备等,往往采用Modbus RTU/TCP协议进行通信。这些设备的数据采集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设备维护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协议本身的特性,在高频数据采集时会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Modbus RTU/TCP协议实现传统工业设备的数据采集,并解决高频数据采集时的效率问题。
二、Modbus RTU/TCP协议概述
2.1 Modbus协议的发展历程
Modbus协议是由Modicon公司(现为施耐德电气)在1979年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通信而开发的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开放的、免费的协议,由于其简单易用、可靠性高,很快成为了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Modbus协议逐渐衍生出了Modbus TCP协议,用于在以太网网络上进行通信,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2.2 Modbus RTU和Modbus TCP的特点
2.2.1 Modbus RTU
- 物理层:通常使用RS - 485或RS - 232串口进行通信,适用于短距离、小规模的工业网络。
- 数据格式:采用二进制编码,数据传输效率较高,适合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场景。
- 通信方式:主从式通信,一个主站可以连接多个从站,主站负责发起通信请求,从站根据请求返回相应的数据。
2.2.2 Modbus TCP
- 物理层:基于以太网网络进行通信,适用于长距离、大规模的工业网络。
- 数据格式:采用TCP/IP协议封装,数据传输更加稳定和可靠。
- 通信方式:同样采用主从式通信,但由于基于以太网,通信速度更快,可扩展性更强。
2.3 串口转TCP协议适配(RS485→以太网)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老旧设备采用RS - 485串口进行通信,而云平台通常需要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交互。因此,需要进行串口转TCP协议适配。可以使用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将RS - 485串口数据转换为TCP/IP数据包,实现设备与云平台之间的通信。
2.4 寄存器地址映射(保持寄存器→JSON格式)
Modbus协议通过寄存器来存储和传输数据,其中保持寄存器是常用的一种寄存器类型。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将保持寄存器中的数据映射为JSON格式,以便于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存储。例如,可以将寄存器地址和对应的数据值封装成JSON对象,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展示。
2.5 边缘侧协议解析(如Node - RED Modbus节点)
边缘侧协议解析是指在靠近设备的边缘节点上对Modbus协议进行解析,减少数据传输量和云平台的处理负担。Node - RED是一个基于Node.js的可视化编程工具,提供了Modbus节点,可以方便地实现Modbus协议的解析和数据处理。
三、智能制造领域典型场景分析
3.1 老旧注塑机、泵阀设备数据采集场景
老旧注塑机和泵阀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由于设备老化和技术限制,其通信接口通常采用Modbus RTU/TCP协议。通过采集这些设备的数据,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高频数据采集时协议效率低下的挑战
在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需要进行高频数据采集。然而,Modbus RTU/TCP协议在高频数据采集时会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协议本身的通信机制较为简单,每次通信都需要进行请求 - 响应的交互,增加了通信开销;串口通信的速率有限,无法满足高频数据传输的需求。
四、实操流程
4.1 环境准备
4.1.1 硬件准备
- 老旧注塑机、泵阀设备:确保设备支持Modbus RTU/TCP协议,并且具备相应的通信接口(RS - 485或以太网)。
- 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如果设备采用RS - 485串口通信,需要使用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将串口数据转换为TCP/IP数据包。
- 边缘计算设备:可以选择树莓派、工业级网关等设备作为边缘计算节点,用于边缘侧协议解析和数据处理。
- 云服务器:用于部署云平台应用程序,建议选择性能稳定、网络带宽充足的云服务器。
4.1.2 软件准备
- Modbus通信库:对于C++开发,推荐使用libmodbus库;对于Java开发,推荐使用jamod库。
- Node - RED:安装Node - RED用于边缘侧协议解析和数据处理。
- 数据库: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来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如MySQL、InfluxDB等。
- 开发环境:安装Java开发环境(JDK)和C++开发环境(如GCC),以及相应的开发工具(如Eclipse、Visual Studio等)。
4.2 设备端开发(C++)
4.2.1 串口转TCP协议适配
如果设备采用RS - 485串口通信,需要使用串口转以太网模块进行协议适配。以下是一个简单的C++代码示例,使用libmodbus库通过以太网与设备进行通信: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odbus/modbus.h>
#define SERVER_IP "192.168.1.100"
#define SERVER_PORT 502
#define SLAVE_ID 1
#define START_ADDRESS 0
#define NUM_REGISTERS 10
int main() {
modbus_t *ctx;
uint16_t tab_reg[NUM_REGISTERS];
// 创建Modbus TCP上下文
ctx = modbus_new_tcp(SERVER_IP, SERVER_PORT);
if (ctx == nullptr) {
std::cerr << "Failed to create Modbus TCP context." << std::endl;
return -1;
}
// 设置从站ID
modbus_set_slave(ctx, SLAVE_ID);
// 连接到Modbus TCP服务器
if (modbus_connect(ctx) == -1) {
std::cerr << "Failed to connect to Modbus TCP server: " << modbus_strerror(errno) << std::endl;
modbus_free(ctx);
return -1;
}
// 读取保持寄存器
int rc = modbus_read_registers(ctx, START_ADDRESS, NUM_REGISTERS, tab_reg);
if (rc == -1) {
std::cerr << "Failed to read registers: " << modbus_strerror(errno)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