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祝梓毅
第二章 微机接口基础知识
1. 什么是接口: 是 cpu 与外部连接的部件,是 cpu 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
2. 接口的功能: 据缓冲、设备选择、信号转换、提供信息交换的握手信号、中断管理、可编程功能。
3. 数据传送方式:
无条件传送方式 (适用于外部设备的各种动作时间是固定的,并且条件是已知的情况,或者计算机与
外部设备是完全同步的情况。在无条件传送方式传送数据时,已知外部设备已准备好,因此计算机不
用查询外部设备的状态信息,输入、输出时直接使用 IN 或 OUT 指令完成数据的传送,使用无条件传
送数据时,必须确定外部设备已准备好,否则数据传送失败)
条件传送方式 (查询输出的过程是:在输出数据之前,先读取状态信息,若读取的状态信息的D0=0 ,
则表示外设空闲,可以将数据输出。输出数据后,通过状态标志寄存器将状态置 1 ,阻止在本次数据
未读走时,下次数据输出覆盖本次输出数据;若 D0=1 则表示上次输出的数据未被外设读走,则等待;
查询输入工作原理为:当外设输入数据时,通过“选通”将状态信息 ready 置1,在进行数据输入之
前首先读取状态信息,若 ready =1表示外设已将数据输入,可读取输入的数据,读取数据后通过“数
据口选中”将状态信息 ready 清零 ;若ready =0表示外设无数据输入,则等待。
条件传送方式的优 :其是计算机与外设之间最常用的数据传送方式,其优点是高速
cpu 可以与任意低速的外设进行速度匹配。但传送速度慢,cpu 的利用率低,不能用于高速外设的数
据传送;在接口应用程序中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程序处理方法,它可以保证任意高速的计算机系统与
任意低速的外设之间的同步协调工作,由于查询传送方式数据传送的依据是接口状态信息,因此要求
接口程序设计人员必须对外设接口的状态信息和接口的控制方法有充分的了解。
中断传送方式 (当外部设备准备好数据或准备好接收数据时,由外部设备向 cpu 发出中断请求,cpu
就暂停原程序执行(实现中断),转入执行输入、输出操作(中断服务),输入、输出完成后返回原程
序继续执行(中断返回),这样 cpu 就不用等待外设,从而提高 cpu 利用率。)
DMA 传送方式 (其传送速度取决于计算机存储器的存取速度和外设的传送速度,在DMA 传送期间,
IBM PC 系列的计算机采用 cpu 停机方式,即:在进行 DMA 传送时 cpu 一直处于等待状态,把数
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让出来供 DMA 控制器使用;当 DMA 传送结束后,cpu 再恢复对 DB、
AB、CB 总线的控制权,这些过程都由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来实现。
4. I/O 寻址方法:端口 I/O 寻址和存储器对应的 I/O 寻址方式;端口寻址,在这种方式中,cpu 有专门
的 I/O 指令,在计算机系统中使用不同的端口地址来区分不同的外设,操作时以端口作为寻址单元,
接口中的不同信息(数据、状态、控制信息)均通过不同的端口地址来区分,一般来说,一个外部设
备往往需要多个端口地址,这种 I/O 端口寻址方式是目前 IBM PC 系列计算机及其它类型的微型计算
机系统普遍采用的 I/O 寻址方式 ,当前微机均采用 A15~A0 作为 I/O 寻址,因此其 I/O 地址为
0~65535 (0~FFFFH )共65536 个 8 位 I/O 端口或 32768 个 16 位 I/O 端口 ;存储器对应的 I/O
寻址方式中,外部设备的 I/O 端口是存储器的某些存储单元,每个外设占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地址,
从而 cpu 对外设输入/输出一个数据相当于进行一次存储器读写操作,这种 I/O 寻址方式由于外设占
用内存单元地址,会使计算机的有效内存容量减少,不便于计算机的并行操作,已不再使用。
5. 什么叫总线:一个计算机系统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等部分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均通过
系统总线来连接,总线就是计算机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传递信息的一束束信号线的集合,为各模块
间和各部件间提供标准信息通路。
6. 总线结构:以处理器为中心的面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