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追踪技术:研究内部信息加工过程


Hello,这里是 行上行下,我是 喵君姐姐~
在脑科学领域中,我们研究最多的便是个体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很多方式,其中包括行为数据分析,如反应时、正确率,以及脑电数据,如ERP。
而在本期中,我们要介绍研究个体信息加工的一种新的技术——鼠标追踪技术(MouseTracker)。
1 原理及技术介绍
1.1 鼠标追踪技术应用原理
鼠标追踪技术的生理原理是:手的运动可以实时地反映大脑内的信息加工过程。
由于知觉输入和运动反应之间的关联是动态的、连续的,面孔加工得到的信息会实时地、连续地以脉冲波的形式传递到运动皮层。
因此,它能够跟踪记录被试移动电脑鼠标进行反应时鼠标的运行轨迹, 通过对鼠标运动轨迹坐标的分析, 对心理加工的动态过程进行实时测量。该技术尤其适用于进行多重选择判断任务时鼠标移动轨迹测量[1]。
例,有研究探讨了手指追踪对小学生几何样例的学习。
在实验1中,要求学生在样例学习过程中进行食指追踪,不进行食指追踪和标记样例三种学习条件,比较了学生的远、近迁移测验成绩及其对迁移测验难度的评分。
实验结果显示,追踪组被试的远、近迁移成绩均显著高于标记组和非追踪组被试的远、近迁移成绩,且追踪组被试对远迁移问题的难度评分更低。
在实验2中,改变实验条件,即要求学生用食指追踪样例,用鼠标追踪样例和观看别人用食指追踪样例的动画三种样例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