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波聚合或双连接的方式进行_5G(NR)中载波聚合与双连接

载波聚合(CA)是3GPP在R10版本中推出的功能,而双连接(DC)是3GPP版本R12新增的功能;其中双连接主要用于小区之间的能力增强。 类似于载波聚合(CA) ,其目标是利用多个载波之间的无线资源来提高终端吞吐量。DC与CA之间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应用场景和实现的不同。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根据3GPP 36.300定义双连接(DC)只是一种操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终端在RRC连接模式下可以配置多路接收和发射(RX/TX),利用两个不同调度器调度小区的无线资源;这两个调度器分别位于两个eNBs中,即Master eNB和Secondary eNB;它们之间通过X2接口,以非理想的回程方式连接。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1.双连接(DC)定义

Master   eNB (MeNB)是S1-MME中S1-MME和S1-U的终结点;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Secondary eNB 是网络提供另外无线资源站点;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是一组与主站点(MeNB)相关服务小区,由PCell和可选的一个或多个SCells组成;

次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 )是一组与服务相关的小区(SeNB),由PCell和可选的一个或多个SCells组成;

协议规定MCG承载,只是无线资源在MeNB和仅使用MeNB资源的承载;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SCG承载者是无线资源位于SeNB和仅使用SeNB资源的承载;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Split承载是使用MeNB和SeNB无线资源,进行 MeNB和SeNB之间信息传递;

2.双连接(DC)架构

在双连接中承载(Bearer)的使用方式取决于其在无线协议架构中的设置方式。双连接中有三类承载: MCG bearer, SCG bearer和split bearer.。 三种承载类型如下图所示: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RRC在上图中没有显示,它位于MeNB;而SRBs总是配置为MCG承载类型,因此只使用MeNB的无线资源。

3.双连接(DC)特点

双连接(DC)结构中允许UE通过主(Master) eNodeB (MN)和次(Secondary) eNodeB (SN)从两个小区组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载波上的数据;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DC用于非理想的回程方式,节点之间延迟相对较大;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DC可以增加用户吞吐量,提供可移动性健壮性,并支持eNodeBs间负载平衡

在DC中各)载波承载的用户业务在PDCP层进行分离,数据承载称为分担承载

DC和CA并不相互排斥的,它们可以一起应用;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在DC中一个UE有两个C-RNTI:一个在MCG中,另一个在 SCG中;终端有一个始终激活MCG和一个SCG小区;在MCG和一个SCG小区分别有各自的PUCCH资源;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主节点小区(MeNB)和次节点小区(SeNB) 的带宽、载波数量、每个载波帧结构(FDD或TDD)等配置是各自独立的;。

控制平面中在MME和MeNB之间只有一个S1-MME连接。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RRC只连接在MeNB小区; 在SeNB中没有RRC实体。 SeNB所有RRC配置网络发送到MeNB,然后再通过RRC消息传递给UE。

4.双连接(DC)与载波聚合(CA)对比

载波聚合(CA)允许UE同时从单个eNodeB上发送和接收多个小区载波上的数据;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双连接(DC)中允许UE通过主eNodeB (MN)和次eNodeB (SN)同时发送和接收来自两个小区组上多个载波上的数据;

CA可以提高峰值速率以及(小区)低负载下用户吞吐量,DC可以提高用户吞吐量,提供移动健壮性,并支持eNodeBs之间的负载平衡;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CA用于理想的节点间回程(传输),而DC用于非理想的回程(传输),如节点间的相对延迟较大;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在CA实现中用户流量在MAC层被分割,而在DC实现中,用户流量是在PDCP层被分割。在DC中PDCP层拆分的数据载体称为split bearer;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CA与DC不是互相排斥,相反它们可以在同一个小区中共同实现,例如,主小区组(MCG)中有多个载体,次小区组(SCG)中有多个载体;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一个DC中的UE有两个身份: 一个是在MCG中的C-RNTI;另一个是SCG中的C-RNTI;终端(UE)在MCG中有一个始终激活的小区,在SCG中也有一个始终激活的小区;在MCG和SCG中UE有单独的PUCCH资源。在CA中UE只有一个(共同的)C-RNTI,它使用在所有的小区载波中;而且只有在Ppcell上有一个PUCCH。

原文来自:http://www.techplayon.com/   整理:kangguoying20200822

5G基础知识学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跟着老康学4G和5G",

载波聚合(CA)、双连接(DC)与SUL对比将在公众号推出,敬请关注。

Xn接口在NG-RAN架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多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双连接载波聚合的技术实现中。首先,要理解Xn接口的概念,它是用来连接不同NG-RAN节点的接口,包括Xn用户面和Xn控制面,支持节点间的通信。 参考资源链接:[R15+38.300 NG-RAN技术详解:架构、协议物理层](https://wenku.csdn.net/doc/1knoy8ag9n) 在多RAT双连接的场景中,Xn接口负责在多个无线接入技术节点之间协调数据流。这种连接方式允许一个终端同时连接到两个不同类型的节点,例如一个LTE和一个NR节点,从而实现无缝的用户体验和载荷优化。Xn接口确保了用户数据可以在不同RAT节点之间有效地传输,同时也负责管理两个节点之间的控制信息交换,比如调度命令、功率控制指令等。 载波聚合(CA)方面,Xn接口则涉及到跨多个载波分配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载波聚合技术通过组合多个载波带宽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Xn接口在控制面负责管理不同载波聚合配置,确保终端能够正确地在聚合载波上接收和发送数据。在用户面,Xn接口则负责传输经过聚合载波处理的数据包。 综合来看,Xn接口的这些功能都是基于3GPP的技术规范实现的。为了深入理解Xn接口在多RAT双连接载波聚合中的具体作用,推荐阅读《R15+38.300 NG-RAN技术详解:架构、协议物理层》。该书详细介绍了NG-RAN的整体架构,特别是Xn接口在多种通信技术中如何运作,以及相关的物理层、MAC子层、RLC子层和PDCP子层等关键技术。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你可以更好地掌握5G无线接入网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为实际项目提供技术依据和解决方案。 参考资源链接:[R15+38.300 NG-RAN技术详解:架构、协议物理层](https://wenku.csdn.net/doc/1knoy8ag9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