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1 单透镜1

本文介绍单透镜基本特征,如光焦度、球差、彗差等情况。以较大NA、小视场的聚焦透镜(望远镜物镜)为例,给出设计参数,通过初始结构设置和优化得到较好解。还介绍进一步优化方法,包括离焦、调整光阑位置、改变玻璃等以改善像质、减小像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单透镜的基本特征

  • 光焦度\varphi不等于零,不能矫正场曲和色差;
  • 为保证光焦度\varphi,一个半径确定了,另一个就随之确定(弯曲透镜),不能使球差为零但可以使其最小;
  • 可使彗差为零;
  • 光阑在某一位置时可使像散为零,光阑若与透镜重合,畸变为零。
设计实例:较大NA、小视场的聚焦透镜(望远镜物镜)

        焦距f'=100mm,F数为4,视场角为±3°,无穷远物距(平行光入射),波长使用\lambda =0.55um,玻璃为BK7。

        设置好孔径、视场、波长后,取初始结构R1=R2=∞采用默认优化函数,加一行EFFL=100,权重给1进行优化。

        通过优化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R1=59.699,R2=-386.094(d=5),这是球差极小、彗差接近于零的解

接下来进行进一步优化,

  • 通过离焦,即调整最后一个间距,进一步改善像质:
  1. 将最后一个厚度设置为变量,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像面位置;此时把R1和R2改为固定值;
  2. 也可以在工具栏优化中选择快速聚焦,得到最佳像面位置。
  • 看光阑位置对轴外像差的影响:
  1. 将光阑与第一面(入瞳距)的距离设为变量,把R1和R2改为固定量;
  2. 通过优化,找到使彗差最小的如瞳距;此时轴外视场的OPD更小了。

  •  改变玻璃:BK7➡SF5(ZF2),折射率提高,在焦距不变时曲率半径增大[R与(n-1)成正比],光线入射角变小,像差减小。

        R1=93.561,R2=-240.362,入瞳距=40.428.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