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harp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详解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C# Sharp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适用于.NET平台。本项目介绍了一个基于C# Sharp开发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技术实现以及性能优化和安全措施。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支持用户管理、学生和课程信息管理、成绩录入与查询以及统计分析。系统界面友好,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处理和权限控制,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

1. C# Sharp编程语言及.NET平台应用

1.1 C# Sharp编程语言简介

C# Sharp,简称C#,是一种由微软开发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是一种强类型语言,提供丰富的数据类型和操作符,支持各种编程范式,包括过程式、面向对象和泛型编程。C#是.NET框架的核心语言,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游戏开发、Web应用开发、桌面应用开发等多个领域。

1.2 .NET平台架构与特性

.NET平台是一个由微软公司开发的软件框架,旨在提供一个跨语言的编程环境。.NET平台的主要特点包括:跨语言的互操作性,丰富的类库支持,强大的异常处理机制,以及自动内存管理等。.NET平台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但不限于C#、VB.NET、F#等。在.NET平台上,开发者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构建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

2.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三层架构设计

2.1 系统架构概述

2.1.1 三层架构模型介绍

在软件开发中,三层架构是一个常见的设计模式,通常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这种模式的目的是将应用分解为独立的模块,以降低组件间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表示层(UI Layer) :主要负责与用户的交互,收集用户输入的数据,然后将数据传递给业务逻辑层,同时将业务逻辑层的处理结果展示给用户。在基于Windows的桌面应用中,这通常是Windows Forms或WPF界面。
  •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 BLL) :包含所有的业务规则和逻辑,它处理来自表示层的请求,并根据业务逻辑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这一层不直接处理数据访问,而是通过数据访问层获取和存储数据。
  • 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 DAL) :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执行数据的CRUD(创建、读取、更新、删除)操作。这一层使用数据访问技术(如ADO.NET或Entity Framework)来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并将结果返回给业务逻辑层。
2.1.2 各层的功能与职责
  • 表示层 :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操作的视图,负责界面布局和用户交互。它通过数据绑定或事件驱动的方式调用业务逻辑层的服务。
  • 业务逻辑层 :处理应用的核心业务逻辑,执行数据验证,维护业务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业务实体状态的变更。它通过调用数据访问层的接口来持久化数据。
  • 数据访问层 :实现与数据库的通信,负责数据的持久化。它隐藏了数据存储的细节,提供一套标准化的API供业务逻辑层使用。

2.2 业务逻辑层的设计与实现

2.2.1 业务逻辑层组件分析

业务逻辑层是连接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的桥梁。设计时应保证业务逻辑层的组件具有高度的内聚性,且与其它层耦合度低。

  • 服务接口 :定义了业务逻辑层对外公开的操作。这些接口定义了业务功能的签名,确保了调用者知道如何与业务逻辑层交互,但并不关心实现细节。
  • 服务实现 :实际执行业务逻辑的组件。它调用数据访问层的方法来获取和更新数据,处理数据,然后返回给表示层。
2.2.2 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的交互

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的交互通常采用依赖注入的方式。依赖注入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业务逻辑层在运行时动态地获取数据访问层的实例。

public class StudentService : IStudentService
{
    private readonly IStudentRepository _studentRepository;
    // 通过构造函数注入数据访问层的实例
    public StudentService(IStudentRepository studentRepository)
    {
        _studentRepository = studentRepository;
    }
    public IEnumerable<Student> GetAllStudents()
    {
        // 业务逻辑层通过数据访问层的实例来获取数据
        return _studentRepository.GetAll();
    }
}

2.3 数据访问层的策略与实践

2.3.1 数据访问层的角色与设计模式

数据访问层的角色是隔离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细节,它使用抽象的方式定义数据访问的接口。常用的设计模式是Repository模式和UnitOfWork模式。

  • Repository模式 :用于抽象化数据访问,它通过定义一些方法来封装数据访问的细节。这样业务逻辑层就不需要依赖于具体的数据访问实现,而是依赖于这些通用的数据访问接口。
  • UnitOfWork模式 :用于协调对数据源的一系列操作。它管理一个事务,确保要么所有的操作都成功,要么在发生错误时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
2.3.2 数据访问层的实现技术细节

数据访问层的实现依赖于具体的数据访问技术,如ADO.NET和Entity Framework。

public class StudentRepository : IStudentRepository
{
    private readonly DbContext _dbContext;
    public StudentRepository(DbContext dbContext)
    {
        _dbContext = dbContext;
    }
    public IEnumerable<Student> GetAll()
    {
        return _dbContext.Students.ToList();
    }
}

在上述代码示例中, StudentRepository 类通过依赖注入接收了 DbContext 的实例,并在其方法中执行数据访问操作。 _dbContext.Students.ToList() 这一行代码实际上是对数据库中所有学生信息的查询,并将结果转换成列表的形式返回。

2.4 表现层的选择与布局

2.4.1 用户界面的布局原则

用户界面的布局应遵循易用性原则,确保用户可以直观地理解和操作界面元素。在设计表现层时,应该遵循以下布局原则:

  • 一致性 :元素和控件的外观和行为在整个应用中应该保持一致。
  • 反馈:用户操作后,应用应提供即时的反馈。
  • 简洁性:界面应避免过度拥挤,只显示必要的信息和控件。
  • 直观性:界面元素和布局应该直观,用户能快速理解如何使用界面。
  • 可访问性:设计应考虑不同用户的需要,提供相应的辅助功能。
2.4.2 表现层与业务逻辑层的关联

表现层负责展示数据,并通过用户操作触发业务逻辑层的事件处理程序。当用户点击按钮或执行其他操作时,表现层将请求发送到业务逻辑层,由业务逻辑层处理后,再将结果返回给表现层。

在实现上,可以使用事件驱动编程模型,绑定事件处理器到表现层的控件上,如按钮的点击事件:

private void btnSubmi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用户点击提交按钮时触发
    var student = new Student
    {
        Name = txtStudentName.Text,
        Age = Convert.ToInt32(txtStudentAge.Text),
        // 其他学生信息...
    };
    // 将学生信息传递给业务逻辑层处理
    studentService.AddStudent(student);
}

以上代码片段展示了在Windows Forms应用中,用户通过界面提交学生信息时的处理流程。用户输入的信息被收集并封装成一个 Student 对象,然后调用业务逻辑层的 AddStudent 方法来处理数据的持久化。这种结构保证了表现层的简洁性,同时业务逻辑层保持了独立性和重用性。

3. 数据库设计及SQL Server/MySQL使用

数据库是任何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它负责存储、检索和管理数据。在设计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时,正确的数据库设计对于确保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本章将详细探讨数据库设计的基础知识、SQL Server与MySQL的安装与配置、数据库表的创建与管理以及性能调优与安全性实施措施。

3.1 数据库设计理论基础

数据库设计是一个将数据组织成结构化的形式以满足应用需求的过程。它涉及确定数据需求、设计合适的数据库模式以及优化数据库性能和存储需求。

3.1.1 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规范化是数据库设计中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减少数据冗余的技术。规范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范式(1NF):确保每个字段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
  • 第二范式(2NF):消除表中部分函数依赖。
  • 第三范式(3NF):消除传递函数依赖。
  • 博伊斯-科得范式(BCNF):消除主属性对主键的依赖。
  • 更高范式:如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

在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时,应遵循规范化规则,以确保数据的逻辑结构在技术上得到充分的表达,并支持未来的需求变更。

3.1.2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在设计数据库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确保数据一致性。
  • 减少数据冗余。
  • 优化查询性能。
  • 允许数据易于修改。

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

  • 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通过实体和关系的模型来设计数据库结构。
  • 需求分析:与系统其他模块的负责人进行交流,确保数据库设计满足业务需求。

3.2 SQL Server/MySQL数据库的安装与配置

安装和配置数据库是实施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首要任务。本节将介绍如何安装与配置SQL Server与MySQL。

3.2.1 数据库软件的选择与安装

在选择数据库软件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具体需求、成本、维护便捷性等因素。对于企业级应用,SQL Server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MySQL则更适合开源项目。

  • SQL Server安装:
  • 下载SQL Server安装文件。
  • 运行安装向导,并选择“自定义”安装类型。
  • 根据需求安装不同的组件,如数据库引擎、SQL Server复制等。

  • MySQL安装:

  • 访问MySQL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包。
  • 执行安装包,并在安装向导中选择“Server only”选项。
  • 完成安装后,确保MySQL服务设置为自动启动。

3.2.2 数据库的配置与优化

安装完成后,对数据库进行配置和优化是提高性能和安全性的关键步骤。

  • 配置SQL Server:
  • 在“服务器属性”中配置最大内存、处理器数量等。
  • 设置身份验证模式为混合模式,并设置强密码策略。
  • 配置MySQL:
  • 修改 my.ini my.cnf 配置文件,优化连接数、缓存大小等。
  • 创建用户并授权,确保应用具有必要的操作权限。

3.3 数据库表的创建与管理

数据库表的设计和管理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以下是如何创建和维护学生成绩管理相关的表结构。

3.3.1 创建学生成绩管理相关的表结构

假设我们需要创建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和成绩信息等表,使用SQL语句如下:

CREATE TABLE Students (
    StudentID INT PRIMARY KEY,
    StudentName VARCHAR(100),
    Gender CHAR(1),
    DateOfBirth DATE
);

CREATE TABLE Courses (
    CourseID INT PRIMARY KEY,
    CourseName VARCHAR(100),
    Credits INT
);

CREATE TABLE Grades (
    StudentID INT,
    CourseID INT,
    Grade DECIMAL(5, 2),
    PRIMARY KEY (StudentID, CourseID),
    FOREIGN KEY (StudentID) REFERENCES Students(StudentID),
    FOREIGN KEY (CourseID) REFERENCES Courses(CourseID)
);

3.3.2 数据库表的维护与管理策略

维护数据库表包括定期备份、清理无用数据、优化表结构等。

  • 备份数据库:使用备份计划定期备份数据库,确保数据安全。
  • 清理数据:定期删除过时或不再需要的数据,释放存储空间。
  • 优化表:定期运行数据库维护计划,如重组索引和更新统计信息。

3.4 数据库性能调优与安全性

数据库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稳定性。同时,安全性是保护数据库不受外部威胁的关键。

3.4.1 提升数据库性能的方法

  • 查询优化:检查和优化查询语句,使用索引。
  • 存储优化:选择合适的磁盘和存储类型。
  • 服务器调优:增加内存、优化缓存配置和CPU设置。

3.4.2 数据库安全性的实施措施

  • 用户认证: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
  • 权限控制:最小权限原则,为每个用户分配必要的权限。
  •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 审计日志:记录和审计数据库活动,帮助检测和预防恶意行为。

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获得对数据库设计、安装配置、表的创建管理以及性能调优与安全性实施的全面理解。这些知识是建立和维护高效、安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石。在下一章节中,我们将继续探讨用户界面设计与Windows Forms应用,这是实现用户与系统交互的重要环节。

4. 用户界面设计与Windows Forms应用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用户界面设计不仅需要考虑美观性,更需要关注用户交互的便捷性和功能性。在.NET平台中,Windows Forms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控件用于创建桌面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本章将深入探讨Windows Forms的基础知识、界面设计实践,并通过具体的示例来说明如何实现用户登录、权限控制、信息管理和成绩查询等功能。

4.1 Windows Forms基础知识

4.1.1 Windows Forms的组件与控件

Windows Forms应用程序是基于.NET框架的桌面应用程序,它利用各种控件(如按钮、文本框、列表框等)来构建用户界面。Windows Forms控件可以分为三大类:

  • 基本控件 :用于输入文本、显示数据或控制应用程序流程。例如,Button控件用于执行动作,TextBox用于输入文本,Label用于显示文本或图形等。
  • 容器控件 :作为其他控件的容器,最常用的容器是Panel和Groupbox控件。通过容器控件可以组织界面元素,提高用户界面的可管理性。
  • 数据绑定控件 :可以将控件绑定到数据源,实现数据显示、编辑等功能。例如,DataGridView控件用于展示和编辑数据表格,ListView控件用于显示和组织数据列表。

4.1.2 界面布局与交互设计原则

在设计用户界面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确保用户能够直观、高效地使用软件:

  • 一致性 :界面元素的布局、操作方式和外观应保持一致,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 简洁性 :避免过度设计,界面应保持简洁,避免不必要的元素干扰用户的操作。
  • 反馈性 :用户操作后应有明确的反馈,例如按钮按下后变色或弹出提示信息。
  • 可用性 :控件应易于操作,确保用户的输入尽可能方便快捷。

4.2 界面设计实践:用户登录与权限控制

4.2.1 用户登录界面的实现

用户登录是大多数应用程序的基本功能,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以下是使用Windows Forms实现用户登录界面的步骤:

  1. 界面布局 :首先拖放一个Label控件用于显示“用户名”,一个TextBox控件供用户输入用户名,另一个Label控件显示“密码”,随后放置一个PasswordTextBox控件供用户输入密码。最后,添加一个Button控件作为登录按钮。

  2. 代码实现 csharp private void btnLogi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假设用户名和密码是"admin"和"admin" if(txtUsername.Text == "admin" && txtPassword.Password == "admin") { MessageBox.Show("登录成功!", "提示", MessageBoxButtons.OK, MessageBoxIcon.Information); // 登录成功后的逻辑处理 } else { MessageBox.Show("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提示", MessageBoxButtons.OK, MessageBoxIcon.Error); } }

4.2.2 权限控制机制的构建

对于需要权限控制的系统,登录成功后需要根据用户的角色或权限展示不同的界面或功能。可以使用Windows Forms的主窗体和子窗体(或称对话框)来实现这一机制:

  1. 定义用户角色和权限 :在登录验证成功后,根据用户的角色创建不同的主窗体实例。
  2. 权限验证 :在每个功能按钮的点击事件中进行权限验证,例如: csharp private void btnEdi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UserRole == "管理员") { MessageBox.Show("允许编辑!"); // 执行编辑功能 } else { MessageBox.Show("没有编辑权限!"); } }

4.3 界面设计实践:学生与课程信息管理

4.3.1 学生信息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信息界面通常需要展示学生的姓名、学号、性别、年龄等信息,并提供添加、编辑和删除学生信息的功能。在Windows Forms中,可以通过DataGridView控件来展示学生列表,添加和编辑信息则可以通过表单来实现。

4.3.2 课程信息管理界面的构建

课程信息管理界面的构建与学生信息界面类似,但需要展示的信息可能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和授课教师等。与学生信息界面一样,课程信息也可以通过DataGridView控件展示,并通过表单进行编辑。

4.4 界面设计实践:成绩录入与查询功能

4.4.1 成绩录入界面的用户交互设计

成绩录入界面应该清晰、易用,允许教师或管理员快速输入学生的课程成绩。界面中应该包括学生信息的展示(通过DataGridView控件),以及成绩输入框(TextBox控件)。成绩录入后,可以利用按钮控件进行提交。

4.4.2 成绩查询与报表输出界面的实现

成绩查询功能允许用户按学生姓名、学号或课程名称查询特定的成绩信息。实现这一功能可以结合使用ComboBox控件(用于选择查询的字段)和TextBox控件(用于输入查询条件)。

成绩报表输出通常使用Crystal Reports这类报表工具来实现,它能生成格式化的报表输出,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美观度。

在本章节中,我们学习了Windows Forms的基础知识,通过界面布局与交互设计原则来构建用户友好的界面。然后,通过实践案例,如用户登录、权限控制、学生和课程信息管理以及成绩录入与查询功能的实现,了解了如何使用Windows Forms来创建功能丰富的用户界面。Windows Forms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快捷方便的途径,以实现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桌面应用程序。在下一章节,我们将深入了解ADO.NET和Entity Framework,探讨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进行数据操作。

5. ADO.NET和Entity Framework数据操作

5.1 ADO.NET数据操作技术

ADO.NET是.NET平台中用于数据访问的关键技术,它提供了直接与数据源交互的能力,包括连接、查询、更新和事务处理。ADO.NET架构包含以下几个核心组件: Connection 对象用于连接到数据源, Command 对象用于执行数据命令, DataAdapter 对象用于填充数据集以及更新数据源,以及 DataSet DataTable 对象用于管理来自数据源的数据。

数据操作的核心在于理解这些组件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操作。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块,展示了如何使用ADO.NET来连接数据库,并执行一个查询操作: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
        // 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string connectionString = "Data Source=YourServerName;Initial Catalog=YourDatabaseName;Integrated Security=SSPI;";

        // 创建连接对象
        using (SqlConnection connection = new Sql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
        {
            // 创建命令对象
            SqlCommand command = new SqlCommand("SELECT * FROM Students", connection);

            // 打开连接
            connection.Open();

            // 执行查询并返回结果
            SqlDataReader reader = command.ExecuteReader();

            // 使用数据
            while (reader.Read())
            {
                Console.WriteLine(reader["StudentName"] + " " + reader["StudentAge"]);
            }

            // 关闭连接
            reader.Close();
        }
    }
}

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定义了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然后使用 SqlConnection 创建了一个连接对象。接着,创建了一个 SqlCommand 对象来执行查询。使用 ExecuteReader 方法读取查询结果,并通过循环输出学生姓名和年龄。最后,确保在数据读取完毕后关闭 SqlDataReader 对象和数据库连接。

5.2 Entity Framework对象关系映射

Entity Framework (EF) 是一个流行的.NET ORM框架,它提供了一种将.NET对象映射到数据库表的方法。EF封装了大部分与数据库交互的细节,使得开发者可以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ORM技术概述

ORM(对象关系映射)技术的目的是将关系数据库中的表映射为内存中的对象,这样开发者就可以使用高级语言的特性来操作数据库,而无需编写大量的SQL语句。EF提供了以下核心功能:

  • 数据模型定义:通过数据库首先生成或手动创建对象模型(EDMX文件或Fluent API配置)。
  • LINQ查询支持:支持声明式查询,允许开发者使用LINQ查询语言来查询数据。
  • 数据上下文:管理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交互。

Entity Framework的使用与配置

EF的配置主要涉及到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提供程序,并进行一些高级配置。下面是一个使用EF创建 Student 实体并查询数据的简单示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Data.Entity;

public class Student
{
    public int StudentI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StudentName { get; set; }
    public int StudentAge { get; set; }
}

public class SchoolContext : DbContext
{
    public DbSet<Student> Students { get; set; }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
        using (var context = new SchoolContext())
        {
            // LINQ查询学生名字是"John"
            var students = from s in context.Students
                           where s.StudentName == "John"
                           select s;

            foreach (var student in students)
            {
                Console.WriteLine(student.StudentName);
            }
        }
    }
}

这里首先定义了一个 Student 类和一个 SchoolContext 类。 SchoolContext 类继承自 DbContext ,并包含一个 DbSet<Student> 属性,代表数据库中的学生表。在主函数中,创建了 SchoolContext 的一个实例,并通过LINQ查询找到名字为 "John" 的学生,然后将名字输出到控制台。

5.3 数据操作实践:CRUD操作实现

5.3.1 创建(Create)操作的实现

在Entity Framework中,创建数据可以通过实例化一个实体类的对象,设置其属性值,然后将其添加到 DbSet 集合中,并调用 SaveChanges 方法来实现。下面是一个创建学生的示例:

using (var context = new SchoolContext())
{
    var newStudent = new Student()
    {
        StudentName = "New Student",
        StudentAge = 20
    };

    context.Students.Add(newStudent);
    context.SaveChanges();
}

5.3.2 读取(Read)操作的实现

读取操作通常涉及到查询,EF提供了LINQ来支持复杂的查询操作。读取单个实体或查询一个集合都可以通过LINQ来完成。以下展示了如何读取所有学生的示例:

using (var context = new SchoolContext())
{
    var allStudents = context.Students.ToList();
    foreach (var student in allStudents)
    {
        Console.WriteLine(student.StudentName);
    }
}

5.3.3 更新(Update)与删除(Delete)操作的实现

更新和删除操作同样可以通过LINQ来完成。更新操作通常先查询到需要更新的对象,修改其属性,然后调用 SaveChanges 方法。删除操作则是先找到对象,然后调用 Remove 方法将其从 DbSet 中移除,最后再调用 SaveChanges 以提交更改。

// 更新操作
using (var context = new SchoolContext())
{
    var studentToUpdate = context.Students.Find(1);
    studentToUpdate.StudentName = "Updated Name";
    context.SaveChanges();
}

// 删除操作
using (var context = new SchoolContext())
{
    var studentToDelete = context.Students.Find(1);
    context.Students.Remove(studentToDelete);
    context.SaveChanges();
}

在这些操作中, Find 方法用于查找具有特定主键值的实体。

5.4 高级数据操作与技巧

5.4.1 事务处理与并发控制

在执行多个数据库操作时,事务处理用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Entity Framework支持事务处理,可以使用 DbContext.Database.BeginTransaction() 方法开启一个事务。以下是一个事务处理的示例:

using (var context = new SchoolContext())
{
    using (var dbContextTransaction = context.Database.BeginTransaction())
    {
        try
        {
            var newStudent = new Student()
            {
                StudentName = "New Student",
                StudentAge = 20
            };

            context.Students.Add(newStudent);
            context.SaveChanges();

            // 添加更多操作,比如更新和删除其他数据...

            dbContextTransaction.Commit();
        }
        catch (Exception)
        {
            dbContextTransaction.Rollback();
            throw;
        }
    }
}

在处理并发时,EF提供了乐观并发控制机制,通过比较实体的原始版本和数据库中当前版本来处理冲突。这通常通过 DbContext.Configuration.UseOptimisticConcurrency 方法开启。

5.4.2 LINQ查询优化与实例应用

LINQ查询是Entity Framework中强大的数据查询工具,但它也可能成为性能瓶颈。优化LINQ查询通常涉及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加载、使用更有效的查询方法、以及在适当的层面上进行计算。

优化LINQ查询的一个技巧是使用延迟加载和立即加载来控制数据的加载时机。通过调用 .ToList() .ToArray() 方法可以强制立即加载数据,避免N+1查询问题。

// 使用ToList()强制立即加载所有学生数据
var students = context.Students.ToList();

另一个优化技巧是利用数据库连接打开时的延迟加载特性来减少数据库往返次数:

using (var context = new SchoolContext())
{
    // 执行一个查询,延迟加载单个学生
    var student = context.Students.FirstOrDefault();

    // 在同一个数据库上下文中,再次调用一个延迟加载属性
    if (student != null)
    {
        var courses = student.Courses;
    }
}

本章通过介绍ADO.NET和Entity Framework的基础知识、实践操作和一些高级技巧,深入探讨了数据操作技术的核心和在.NET环境下的实现方法。这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数据操作的基本原理,还能够掌握在实际开发中优化和提高数据处理性能的策略。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C# Sharp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适用于.NET平台。本项目介绍了一个基于C# Sharp开发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技术实现以及性能优化和安全措施。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支持用户管理、学生和课程信息管理、成绩录入与查询以及统计分析。系统界面友好,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处理和权限控制,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C#.net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namespace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 partial class Formlogin { /// /// 必需的设计器变量。 /// private System.ComponentModel.IContainer components = null; /// /// 清理所有正在使用的资源。 /// /// 如果应释放托管资源,为 true;否则为 false。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Dispose(bool disposing) { if (disposing && (components != null)) { components.Dispose(); } base.Dispose(disposing); } #region Windows 窗体设计器生成的代码 /// /// 设计器支持所需的方法 - 不要 /// 使用代码编辑器修改此方法的内容。 /// private void InitializeComponent() { this.labeluser = new System.Windows.Forms.Label(); this.textBoxuser = new System.Windows.Forms.TextBox(); this.labelcode = new System.Windows.Forms.Label(); this.textBoxcode = new System.Windows.Forms.TextBox(); this.buttonin = new System.Windows.Forms.Button(); this.buttonout = new System.Windows.Forms.Button(); this.SuspendLayout(); // // labeluser // this.labeluser.Font = new System.Drawing.Font("宋体", 10.5F, System.Drawing.FontStyle.Regular, System.Drawing.GraphicsUnit.Point, ((byte)(134))); this.labeluser.Location = new System.Drawing.Point(31, 50); this.labeluser.Name = "labeluser"; this.labeluser.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55, 26); this.labeluser.TabIndex = 0; this.labeluser.Text = "用户名"; this.labeluser.TextAlign = System.Drawing.ContentAlignment.MiddleCenter; // // textBoxuser // this.textBoxuser.Location = new System.Drawing.Point(126, 55); this.textBoxuser.Name = "textBoxuser"; this.textBoxuser.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112, 21); this.textBoxuser.TabIndex = 1; // // labelcode // this.labelcode.Font = new System.Drawing.Font("宋体", 10.5F, System.Drawing.FontStyle.Regular, System.Drawing.GraphicsUnit.Point, ((byte)(134))); this.labelcode.Location = new System.Drawing.Point(31, 124); this.labelcode.Name = "labelcode"; this.labelcode.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55, 23); this.labelcode.TabIndex = 2; this.labelcode.Text = "密码"; this.labelcode.TextAlign = System.Drawing.ContentAlignment.MiddleCenter; // // textBoxcode // this.textBoxcode.Location = new System.Drawing.Point(126, 124); this.textBoxcode.Name = "textBoxcode"; this.textBoxcode.PasswordChar = '*'; this.textBoxcode.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112, 21); this.textBoxcode.TabIndex = 3; // // buttonin // this.buttonin.Location = new System.Drawing.Point(34, 200); this.buttonin.Name = "buttonin"; this.buttonin.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75, 23); this.buttonin.TabIndex = 4; this.buttonin.Text = "登陆"; this.buttonin.UseVisualStyleBackColor = true; this.buttonin.Click += new System.EventHandler(this.buttonin_Click); // // buttonout // this.buttonout.Location = new System.Drawing.Point(163, 200); this.buttonout.Name = "buttonout"; this.buttonout.Size = new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