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三体的MATLAB程序-代码篇
写在前面
在上文当中我们已经对三个物体之间的受力进行了分析,也说明了在时间
下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计算方式。
本篇中将根据上一篇的公式来写出对应的代码,并且详细说明一下如何去构建一个程序的框架。
构建框架
基本变量
我们首先要确定,物体本身具有哪些物理量?
质量、加速度、速度、坐标。
其中加速度和坐标为矢量,当在计算过程当中可以将其正交分解为
与
轴的标量。
其余的量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下,诸如:物体运动的时间长度、我们计算所需要的时间间隔、万有引力常数等。
对于我们要做出的图像大小也需要设置一下,比如说
轴范围,
轴范围等。
程序流程
初始化
首先需要初始化,确定三个物体在初始状态的情况:初始坐标、初始速度(大小与方向)。所以一共需要三个量:坐标、速度大小、速度相对
轴角度。
物体的加速度可以直接由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来,为了计算方便,需要将其正交分解与叠加。
随着时间演变
物体开始运动了,但是因为我们无法给出一段连续的时间,只能计算在极小的时间间隔
之后物体所在的位置。
所以在
时间,首先计算出当前位置的加速度,然后根据这个加速度算出当前的速度,再根据这个速度算出经历过
时间后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