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集成测试广度,介绍一下非增量式集成测试和增量式集成测试?

本文探讨了非增量式集成测试和增量式集成测试两种方法。非增量式集成测试可能导致错误混淆,定位和修复困难,而增量式集成测试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策略,能更有序地集成模块。自顶向下测试从主控模块开始,自底向上测试则从底层模块开始,逐步构建和测试软件。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取决于项目需求和资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15-07-05 06:30:02

阅读( 340 )

非增量式集成:这种方法容易出现混乱。因为测试时可能发现一大堆错误,为每个错误定位和纠正非常困难,并且在改正一个错误的同时又可能引入新的错误,新旧错误混杂,更难断定出错的原因和位置。 常见但不好…

增量式集成:

自顶向下:它从主控模块开始,按照软件的控制层次结构,以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的策略,逐步把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桩模块不好写出来)

自底向上:自底向上测试是从原子模块(即软件结构最低层的模块)开始组装测试,因测试到较高层模块时,所需的下层模块功能均已具备,所以不再需要桩模块。 (不用桩模块,驱动程序好写)

自顶向下:广度优先、深度优先

自顶向下步骤:

1 以主控模块作为测试驱动模块,把对主控模块进行单元测试时引入的所有桩模块用实际模块替代;

2 依据所选的集成策略(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每次只替代一个桩模块;

3 每集成一个模块立即测试一遍;

4 只有每组测试完成后,才着手替换下一个桩模块;

5 为避免引入新错误,须不断地进行回归测试(即全部或部分地重复已做过的测试)。

自底向上步骤:

1 把低层模块组织成实现某个子功能的模块群(cluster);

2 开发一个测试驱动模块,控制测试数据的输入和测试结果的输出;

3 对每个模块群进行测试;

4 删除测试使用的驱动模块,用较高层模块把模块群组织成为完成更大功能的新模块群。

从第一步开始循环执行上述各步骤,直至整个程序构造完毕。

分享给朋友:

亲~ 如果您有更好的答案 可在评论区发表您独到的见解。

您想查看更多的信息:

面试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