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是一种现代主板固件标准,用于替代传统的BIOS(Legacy BIOS)。
UEFI模式安装要求
(1)磁盘必须为GPT分区。
(2)安装介质(U盘)需为FAT32格式(因ESP分区仅支持FAT)。
作用
(1)硬件初始化(类似BIOS)。
(2)提供操作系统引导服务(支持GPT分区、快速启动)。
(3)支持图形界面和高级功能(如安全启动、网络协议)。
特性 | UEFI | Legacy BIOS |
---|---|---|
启动模式 | 原生支持GPT分区和64位系统 | 仅支持MBR分区(最大2TB磁盘) |
启动速度 | 更快(跳过硬件自检冗余步骤) | 较慢(完整POST检测) |
图形界面 | 支持图形化、鼠标操作 | 仅文本菜单(键盘控制) |
磁盘支持 | 最大18EB(Exabyte) | 最大2TB |
安全功能 | Secure Boot(防恶意软件)/td> | 无 |
扩展性 | 模块化设计,可加载驱动和应用程序 | 功能固定 |
关键区别 | UEFI是软件接口标准,BIOS是固件实现方式 | 现代主板通常同时支持UEFI模式和Legacy BIOS兼容模式 |
核心功能
(1)GPT分区支持
GPT(GUID Partition Table):支持超过2TB的磁盘。最多128个主分区。备份分区表,数据更安全。
(2)Secure Boot(安全启动)
作用:仅允许签名过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发行版)启动,防止Rootkit攻击。
问题:可能导致第三方系统(如某些Linux)无法安装,需在UEFI设置中关闭Secure Boot。
禁用:(1)开机按Del/F2进入UEFI设置(2)找到Secure Boot选项 → 设置为Disabled。
(3)快速启动(Fast Boot)
跳过不必要的硬件检测,显著缩短启动时间。
(4)网络支持
内置网络协议栈(如HTTP、PXE),可直接从网络启动。
启动流程
(1)硬件初始化:CPU、内存等基础硬件准备就绪。
(2)加载UEFI固件:执行主板上的UEFI程序。
(3)启动管理器:读取EFI系统分区(ESP)中的引导程序(如bootmgfw.efi)。
(4)加载操作系统:
Windows:\EFI\Microsoft\Boot\bootmgfw.efi。
Linux:\EFI\ubuntu\grubx64.efi。
总结
关键点 | 说明 |
---|---|
核心优势 | 更快启动、更大磁盘支持、更安全(Secure Boot) |
必备知识 | GPT分区、FAT32格式ESP分区 |
适用场景 | 新硬件(2015年后主板)、SSD、大容量硬盘 |
未来趋势 | 完全替代Legacy BIOS,并向更模块化发展(如EDK II开发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