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是服务器或高端硬件中的独立管理芯片,提供带外管理(Out-of-Band, OOB)功能,允许管理员远程监控和控制设备,无需依赖主机操作系统。
配置操作:BMC配置演示
补充:
Channel 1:通常对应BMC的主管理接口(如专用管理网口)
User Privilege Limit :Administrator管理员权限,完全控制BMC(配置网络、用户、固件更新等)
核心特点
独立运行:即使服务器关机(仅需待机电源),BMC仍可工作。
带外管理:通过专用网络接口(非业务网)访问,与主机系统隔离。
硬件级控制:可开关机、重装系统、查看传感器数据等。
核心功能
(1)远程控制
开关机/重启:强制断电或优雅关机。
控制台重定向:通过KVM over IP(键盘、视频、鼠标)远程操作服务器。
虚拟介质挂载:远程加载ISO镜像安装系统(如从本地电脑上传ISO)。
(2)硬件监控
传感器数据:CPU温度、风扇转速、电源电压等。
事件日志:记录硬件错误(如内存ECC报错)。
告警通知:通过邮件、SNMP发送异常警报。
(3)维护与诊断
固件更新:升级BMC、BIOS或RAID卡固件。
系统恢复:在操作系统崩溃时修复或重装。
管理口配置
(1)物理接口
专用网口:通常标记为 “BMC”、“iDRAC” 或 “MGMT”(管理口)。
共享网口(share):部分主板通过业务网口共享管理流量(需配置VLAN)。
(2)网络设置
进入BIOS——Server Mgmt——BMC network configuration——station IP address
访问方式:
笔记本与带外网线直连——配置笔记本ip地址与带外地址在同一网段——在浏览器输入带外管理地址
Web界面:https://<BMC_IP>(如https://192.168.1.100)。
(3)安全配置
默认凭据:
用户名:admin
密码:admin/password(首次登录需修改)。
推荐措施:
启用HTTPS和IP白名单。
禁用默认账户,创建专属管理员。
应用场景
(1)服务器批量部署
场景:数据中心需同时安装100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方案:
通过BMC挂载统一的ISO镜像。
使用脚本(如Ansible)批量触发安装。
(2)故障排查
场景:服务器无响应,SSH无法连接。
操作:
通过BMC查看硬件日志,发现内存故障。
远程重启并进入BIOS禁用故障内存条。
(3)节能管理
场景:夜间关闭非关键服务器以省电。
操作:通过BMC定时任务设置自动关机/开机。
总结
关键点 | 说明 |
---|---|
核心价值 | 提供不依赖操作系统的硬件级管理,保障运维效率与可靠性 |
适用场景 | 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基础设施 |
安全建议 | 修改默认密码、启用加密访问、定期更新BMC固件 |
未来趋势 | 向Redfish API迁移,支持更灵活的自动化运维(如Kubernetes节点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