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CPU-Z是一个专为测试和查看CPU状态及参数而设计的系统信息检测工具,提供包括CPU制造商、型号、核心频率、缓存大小等详尽信息。该工具扫描并显示CPU的基本信息和工作频率、电压、温度、散热状况,同时能够展示内存的类型、速度、时序等关键参数。此外,还附带内存延迟测试工具”latency.exe”,及提供使用指南、版本更新历史和用户个性化配置选项,是一个维护和提升电脑性能不可或缺的实用软件。
1. CPU-Z工具概述与核心功能
CPU-Z工具概述
CPU-Z是一个广泛使用的系统信息工具,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概览,关于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主板和系统的真实情况。它特别受IT专业人士、电脑爱好者以及需要进行硬件性能监控与评估的用户的青睐。CPU-Z由Charles Cazabon开发,并持续更新以支持最新的硬件配置。它无需安装,是一个绿色软件,意味着它可以直接运行而不会在系统中留下残留文件。
核心功能
- CPU信息检测 :CPU-Z能检测包括CPU型号、核心数、时钟频率、指令集等多种参数,并能实时监控CPU的负载和温度。
- 内存参数显示 :内存条的大小、类型、速度、时序等信息都可以被准确识别,便于用户了解和优化内存的性能。
- 主板检测 :提供了主板和芯片组的相关信息,比如制造商、型号、BIOS版本等,有助于了解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 系统信息 :操作系统版本、处理器使用率等系统级别的信息也被包含在内,方便用户获得全面的硬件和软件信息。
这些核心功能使CPU-Z成为了评估和监控硬件性能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超频或系统性能优化的场景中。接下来的章节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CPU-Z来获取这些信息,并展示如何解读检测结果。
2. CPU信息检测与状态显示
2.1 CPU-Z的基本信息检测
2.1.1 CPU型号和核心数识别
在详细探讨如何使用CPU-Z工具检测处理器型号和核心数之前,有必要了解处理器在现代计算设备中的重要性。CPU(中央处理单元)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并处理数据。核心数,即处理器中的核心数量,直接关系到计算任务的并行处理能力。
打开CPU-Z后,我们首先进入到其主界面,可以看到”Processor”标签页。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Name”一项,它会显示处理器的型号和品牌。例如,一个Intel Core i7-9700K处理器会在这里被识别为:
Intel(R) Core(TM) i7-9700K CPU @ 3.60GHz
此信息表明,我们正在使用的是Intel公司的第九代Core i7系列中的9700K型号,基础频率为3.6GHz。而”Core #(核心数)”则会告诉我们处理器包含了多少个物理核心。9700K拥有8个物理核心。
2.1.2 CPU时钟频率和电压监测
CPU时钟频率是指处理器的运行速度,通常以GHz(千兆赫兹)为单位。它决定了CPU在每秒钟内可以执行多少次计算。在CPU-Z的”Clocks”标签页中,我们可以看到”Core Speed”(核心频率)以及”Multiplier x Bus Speed”(乘数与总线速度)等信息。
如果系统支持动态频率调整技术,如Intel的Turbo Boost技术,还可以在”Turbo Boost”一项中看到当前的加速频率。CPU-Z可以实时更新这些频率信息,这对于监控CPU在负载下的表现非常重要。
电压监测主要集中在”Vcore”(核心电压)一项中。这对于超频者来说尤为关键,因为过高或不稳定的电压都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或硬件损坏。在”Vcore”下方,我们可以看到实时的电压读数,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
电压监测功能可帮助用户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潜在的电源问题,对于长期运行高性能计算机的用户来说,这也是一个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方面。
2.2 CPU-Z的详细信息窗口
2.2.1 缓存信息和指令集分析
在CPU-Z中,”Cache”标签页提供了一个处理器缓存的详尽列表。缓存是CPU内部的小型存储区域,用于临时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以减少CPU访问主内存的次数,提高数据检索速度。
每个缓存层级(L1、L2、L3)的大小、类型(数据或指令缓存)、线程亲和性,以及速度都会被列在这里。例如,一个Intel处理器可能展示如下缓存信息:
L1 Data Cache: 32KB (per core)
L1 Instruction Cache: 32KB (per core)
L2 Cache: 256KB (per core)
L3 Cache: 12MB (shared)
而”Instruction Set”一项会列出处理器支持的所有指令集,包括但不限于MMX、SSE、AVX等,这能让我们了解CPU的计算能力和可能的优化潜力。
2.2.2 封装形式和散热特性
在”Chipset”标签页,CPU-Z提供了处理器所在主板的芯片组信息,这有助于了解系统的整体兼容性和可升级性。然而,更深入的了解涉及到CPU的物理封装形式和散热特性。
“Package”一项会显示CPU的封装类型,例如LGA、PGA等,这表示了CPU与主板的物理接口形式。此外,”Thermal Spec.”一项将告诉用户处理器的热设计功率(TDP),这是设计处理器散热系统时的重要参数。
处理器的散热特性对于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一个高TDP的CPU需要更有效的散热系统,这通常涉及到散热器和风扇的规格。因此,通过了解这些信息,用户可以为他们的系统选择合适的散热方案。
2.3 CPU-Z的性能测试功能
2.3.1 CPU负载模拟测试
为了测试CPU的性能,CPU-Z提供了简单的负载模拟测试,这可以通过”Benchmark”标签页访问。这个测试工具通过执行一系列的数学计算来模拟CPU负载,并给出一个得分,以表明CPU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
测试包括了整数运算和浮点运算两个部分,分别对应于CPU在处理不同类型数据时的性能。这个得分与基准测试网站,如PassMark等的得分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它提供了一个直观的CPU性能参考。
Integer x8 iSSE2: 25141
Floating-Point x4 SSE2: 20989
得分的具体数值会根据CPU型号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同一型号CPU在不同系统或不同设置下的得分,用户可以判断系统优化的效果。
2.3.2 多线程性能评估
由于现代处理器几乎都支持多线程处理,评估其多线程性能对于理解处理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至关重要。CPU-Z的”Multi-threading”标签页中的信息正好提供了这种评估。
在这个界面中,用户可以看到处理器在启用所有可用线程时的表现。若CPU支持超线程技术,那么此处的线程数将大于物理核心数。例如,一个四核心八线程的CPU在这里将显示为8个线程。
通过执行多线程测试,CPU-Z可以显示出多线程工作负载下处理器的性能表现。这一测试结果对于开发者以及那些运行多线程应用程序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综上所述,CPU-Z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硬件检测工具,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CPU信息,并通过直观的性能测试功能,帮助用户深入了解他们的硬件性能。通过这些信息,用户可以更合理地进行系统配置和性能优化。
3. 内存参数详情及性能优化
内存作为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对于系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优化内存性能不仅可以提升系统响应速度,还能为运行大数据集或高负载任务提供稳定的后盾。在深入探讨内存性能优化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内存参数的基础知识和类型,这对于后续的性能调整至关重要。
3.1 内存容量和类型识别
3.1.1 内存条大小和频率检测
内存条的容量和频率是衡量内存性能最基本的两个参数。容量决定了系统能够一次性处理多少数据,而频率则与数据处理的速度息息相关。CPU-Z的内存信息栏可以准确地提供这些信息。
使用CPU-Z时,您会看到“Memory”一栏列出了系统内安装的内存条的大小。通常,内存条会以GB(Gigabytes)为单位,而频率则以MHz(Megahertz)来表示。每个插槽上内存条的容量和频率都应与制造商的规格相匹配,以确保最佳性能。
3.1.2 支持的内存技术分析
除了基本的容量和频率外,现代内存还支持一系列技术来提高性能和效率。例如,DDR(Double Data Rate)技术允许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CPU-Z能够识别并展示安装的内存条所支持的技术,比如DDR3、DDR4等。
3.2 内存时序和参数调优
3.2.1 内存时序参数详解
内存时序是指内存读写操作中的延迟时间,通常用一系列数字来表示,这些数字分别代表了CAS Latency(CAS延迟)、RAS to CAS Delay、RAS Precharge等。时序数字越小,意味着内存的反应时间越短,性能也越好。
在CPU-Z中,点击“Timing”标签可以看到内存的时序参数。了解这些时序参数有助于进行超频和稳定性测试,以便寻找到最佳的性能平衡点。
3.2.2 内存超频与稳定性测试
超频指的是将硬件组件(如内存)的运行频率设置到制造商推荐值之上,从而获得更高的性能。内存超频通过调整时序参数和电压来实现。
在开始超频之前,推荐使用内存延迟测试工具(如AIDA64、Prime95等)进行稳定性测试。通过逐步提高内存频率和调整时序参数,您可以找到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最大频率。如果系统在超频后出现蓝屏、死机等不稳定现象,那么需要适当回调频率或时序,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内存性能,可以借助内存时序计算器工具来优化时序参数。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计算出最佳的时序设置,但最终需要根据实际的测试结果进行微调。
代码块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AIDA64进行内存稳定性测试的示例代码块:
AIDA64.exe /stresstest:ram
逻辑分析与参数说明:此指令使用了AIDA64工具的命令行界面来启动内存稳定性测试。 /stresstest:ram
参数指示程序对内存执行压力测试。该测试会持续运行,直到用户手动停止,或者系统因为内存问题崩溃。通过观察测试过程中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内存的稳定性和可能的超频潜力。
在进行这类测试时,监控系统温度和电压是非常重要的,以免在测试过程中对硬件造成损坏。
表格展示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内存参数调整前后的对比,下面是一个表格实例:
参数 | 原始值 | 调整后 | 备注 |
---|---|---|---|
内存频率 | 2400MHz | 2666MHz | 提升内存带宽 |
CAS延迟 | 16 | 15 | 降低延迟以提高性能 |
RAS至CAS延迟 | 16 | 15 | 降低延迟以提高性能 |
RAS预充电 | 16 | 15 | 降低延迟以提高性能 |
内存电压 | 1.2V | 1.25V | 提供更多超频潜力 |
请注意,调整内存参数是一个需要细致观察和测试的过程,每次只调整一个参数并测试其稳定性,直到找到最佳的超频设置。
通过细致的内存性能监测与调优,系统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虽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耐心,但获得的性能提升无疑是值得的。在进行内存优化时,务必谨慎操作,以免造成硬件损坏。
4. 内存延迟测试工具”latency.exe”的使用
内存延迟是衡量内存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它指的是处理器发出一个读取请求到实际接收到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延迟越低,系统响应就越快,性能通常也越好。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内存延迟测试工具”latency.exe”进行内存延迟的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并根据结果给出优化建议。
4.1 延迟测试工具的基本操作
4.1.1 latency.exe的下载与安装
首先,您需要下载内存延迟测试工具”latency.exe”。该工具可以在多个知名硬件评测网站或官方网站上找到。下载后,直接双击程序进行安装,通常情况下,您可以选择默认设置,一路点击“下一步”完成安装过程。
4.1.2 延迟测试的参数设置
安装完成后,运行”latency.exe”。为了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您可能需要设置一些参数:
-
Test Count
:测试次数,您可以根据需要多次运行测试以获得更准确的平均延迟值。 -
Memory Size
:选择测试的内存大小,以适应您的系统配置。 -
Test Options
:可选的测试类型,包括读取、写入、复制和延迟。
4.1.3 如何运行测试
在设置好参数后,点击”Start”按钮开始测试。软件将自动执行内存读写操作,并最终展示出内存延迟的测试结果。
4.1.4 测试结果的初步观察
测试结束后,软件通常会提供一个图表和一组数字,展示出内存的延迟情况。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关注数字结果,如平均延迟、最小延迟和最大延迟等。
4.2 内存延迟测试的解读
4.2.1 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
在获得测试结果后,深入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该与同类型内存的平均延迟值进行对比,了解自己的内存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如果延迟值异常高,可能意味着存在兼容性问题、超频设置不当或者内存本身存在问题。
4.2.2 优化内存延迟的建议
如果发现内存延迟较高,可以尝试以下优化措施:
- 确认内存安装无误,并且所有插槽都正确插入。
- 检查BIOS设置,确保内存运行在推荐的频率下。
- 对内存进行适当的超频,但需注意不要超过内存的极限。
- 优化系统配置,比如调整Windows系统的页面文件大小,或者更改相关的电源管理设置,以减少延迟。
4.2.3 实际操作案例
假设我们通过”latency.exe”得出的内存延迟数据高于平均值,接下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优化:
- 重新安装内存条,确保与主板接触良好。
- 进入BIOS设置,将内存频率调整到官方推荐值。
- 开启XMP(Extreme Memory Profile)来自动超频内存到厂商预设的频率。
- 使用Windows系统中的电源计划设置,将系统性能调至最高。
- 如果以上步骤仍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尝试升级内存控制器的固件。
4.2.4 优化后的测试对比
完成优化后,重新运行”latency.exe”进行测试,与之前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如果延迟有了明显的下降,说明优化措施有效。如果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考虑内存的质量或兼容性问题。
4.2.5 评估和总结
最后,根据测试结果评估内存的性能,并总结出最佳的内存配置方案。例如,如果超频带来的延迟改善不大,可能就不值得开启超频;相反,如果超频显著降低了延迟并提升了性能,那么适当超频是值得的。
4.2.6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内存延迟测试工具的精准度和操作便捷性将会不断提升。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加智能化的分析建议,甚至与硬件自动调整设置,以实现内存性能的最优化。
在本章节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内存延迟测试工具”latency.exe”的使用方法,并对如何解读测试结果给出了具体步骤和建议。通过实际操作案例和优化后的测试对比,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内存延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性能优化。希望本章节的内容能够对您深入了解和优化您的内存系统有所帮助。
5. 用户指南、版本更新和个性化配置选项
5.1 CPU-Z的用户使用指南
5.1.1 初学者快速上手流程
CPU-Z 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件信息检测工具,适合从初学者到资深硬件爱好者使用。以下是快速上手 CPU-Z 的步骤:
-
下载安装 :
- 访问 CPU-Z 官方网站(https://www.cpuid.com/softwares/cpu-z.html)。
- 点击页面上的下载链接,下载最新版本的 CPU-Z 安装程序。
- 双击下载的.exe
文件进行安装,接受用户协议后选择安装路径,完成安装。 -
运行程序 :
- 在安装目录下找到 CPU-Z 图标并双击启动。
- 首次运行时,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安全警告,因为 CPU-Z 是一个第三方软件。选择运行即可。 -
基础信息检测 :
- CPU-Z 启动后会自动检测你的 CPU 型号、核心数、时钟频率、电压等信息。
- 查看“内存”标签页可以了解内存容量和频率。
- “SPD”标签页会展示内存模块的时序和速度信息。 -
深入分析 :
- 在“核心”标签页中,你可以查看每个核心的时钟频率,核对是否开启了多线程技术。
- “缓存”标签页中会显示缓存大小和结构信息,有助于识别 CPU 的性能潜力。
- “主板”标签页能提供主板型号、BIOS 版本、芯片组型号等重要信息。 -
性能测试 :
- 切换到“基准”标签页,CPU-Z 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一键式性能测试功能。
- 点击“运行”按钮,程序会进行一段短时间的 CPU 负载测试。 -
保存报告 :
- 为了记录和分享你的硬件配置,点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报告”选项。
- 选择保存位置和文件格式(HTML 或者 TXT),保存你的硬件信息。
5.1.2 常见问题解答
-
为什么 CPU-Z 识别不出我的 CPU ?
- 确认是否安装了最新版本的 CPU-Z,因为旧版本可能不支持最新的 CPU。
- 检查你的 CPU 是否被正确安装在主板上,或者尝试重启计算机。
- 更新你的主板 BIOS 到最新版本,有时候主板厂商会在此更新中添加对新 CPU 的支持。 -
如何解读内存的 SPD 信息?
- SPD 页显示了每个内存模块的详细信息,包括时序设置(如 CAS Latency、RAS to CAS Delay 等)。
- 较低的时序数字通常代表更快的内存访问速度,但需要配合主板和 BIOS 的设置来达到最佳性能。 -
如何使用 CPU-Z 进行性能测试?
- CPU-Z 的“基准”标签页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性能测试功能。
- 在此页面点击“运行”,CPU-Z 会模拟计算负载,测试 CPU 性能。
- 测试完成后,你将看到一个得分,可以与他人的得分进行比较,但请注意这些得分并不是标准化的测试成绩。 -
如何保存 CPU-Z 的检测信息?
- 在 CPU-Z 主窗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报告”。
- 在弹出的保存窗口中,选择文件类型(HTML 或 TXT),然后保存到你希望的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即使是没有经验的用户也能迅速掌握 CPU-Z 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这个工具获取和分析他们的硬件信息。对于一些复杂的功能和高级用法,可以参照官方文档或社区讨论区来进一步学习。
5.2 CPU-Z的版本更新历史
5.2.1 更新日志的查看方法
查看 CPU-Z 的更新日志对于跟踪版本变化和新功能的添加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查看 CPU-Z 更新日志的步骤:
- 打开 CPU-Z 主界面。
- 点击界面右上角的“关于”按钮。
- 在弹出的窗口中,你会看到当前版本号和一个“更多信息”链接。
- 点击“更多信息”,系统会自动打开默认浏览器并导航至 CPU-Z 官方网站的下载页面。
- 在下载页面中找到“历史更新”或“更新日志”部分,点击进入。
- 在这里你可以浏览 CPU-Z 的全部更新日志,了解每个版本的变化详情。
5.2.2 版本更新带来的新特性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进步,CPU-Z 也在持续更新以支持新的硬件特性和功能。以下是一些过去更新中加入的新特性示例:
- 支持新处理器 :
- 更新的版本会加入对最新发布的处理器的识别和支持,包括 AMD 和 Intel 的新产品。 - 改善用户界面 :
- CPU-Z 不断优化用户界面,提供更清晰的显示效果和更友好的用户体验。 -
增加新的检测信息 :
- 新版本中可能会加入对新硬件功能的检测,如新的指令集支持、新的内存类型等。 -
增强性能测试 :
- 更新中可能包含对性能测试算法的改进,使基准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
改进的兼容性 :
- 随着操作系统的更新,CPU-Z 也会更新以保证在最新系统上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
修复已知bug :
- 每次更新都会解决用户反馈的一些问题和 bug,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3 CPU-Z的个性化配置
5.3.1 主题和显示选项自定义
CPU-Z 允许用户自定义主题和显示选项,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下面是如何进行自定义的步骤:
- 启动 CPU-Z 并点击界面上方的“选项”按钮。
- 在弹出的选项窗口中,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默认主题(Standard)、黑色主题(Black)、灰色主题(Gray)。
- 如果你选择“高级”,则可以进一步调整字体大小、颜色以及是否显示硬件制造商标志等选项。
- 配置完成后,点击“应用”按钮使更改生效。
5.3.2 导出和分享检测报告的技巧
CPU-Z 提供了导出和分享检测报告的功能,方便用户在论坛上寻求帮助或者记录自己的硬件配置。以下是导出和分享报告的步骤:
- 在 CPU-Z 主界面点击“文件”菜单。
- 选择“保存报告”或“导出报告”选项。
- 在保存窗口中选择报告的格式,可以选择 HTML 或者纯文本(TXT)格式。
- 选择一个保存位置,并输入文件名后点击保存。
对于分享,你可以直接将 HTML 格式的报告文件发送给他人,或者将文本报告粘贴到论坛帖子中。如果你希望分享更为直观的信息,可以使用截图工具截取 CPU-Z 的主界面,将截图与他人分享。
在这些个性化选项的帮助下,CPU-Z 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这个工具,满足他们对于硬件信息管理和分享的需求。
6. 深入解析CPU-Z的高级功能和应用
6.1 CPU-Z高级功能简介
在探究了CPU-Z的基础功能之后,我们接下来将深入探讨它的高级功能,这将为高级用户和专业人员提供更深层次的硬件信息与诊断能力。
6.1.1 传感器监测与历史记录功能
CPU-Z能够对系统中的CPU温度、风扇转速等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能够记录这些数据的历史趋势。这对于长期跟踪硬件健康状态和预防可能的硬件故障至关重要。
6.1.2 GPU信息检测
除了CPU和内存信息,CPU-Z还能够显示连接到系统的图形处理器(GPU)的基本信息,这包括GPU型号、显存容量和温度等,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硬件概览。
6.1.3 指令集支持检测
在CPU-Z的”指令集”标签页,用户可以看到CPU支持的高级指令集,例如SSE、SSE2等。这对于了解处理器的性能潜力和进行针对性优化非常重要。
6.1.4 系统与BIOS信息
CPU-Z还提供了系统和BIOS的详细信息,包括主板制造商、BIOS版本和日期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用户在遇到兼容性问题或硬件冲突时进行故障排查。
6.2 应用案例分析
了解CPU-Z的高级功能后,接下来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这些功能在实际中的应用。
6.2.1 系统稳定性测试
通过监控CPU的温度和风扇转速,用户可以判断系统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如果发现温度异常,可能需要检查散热系统或更换更有效的冷却设备。
6.2.2 GPU性能分析
在进行GPU密集型任务,如3D渲染或游戏时,通过检测GPU的性能参数,用户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硬件瓶颈,或者是否需要升级显卡以提升性能。
6.2.3 指令集优化应用
软件开发者可以利用CPU-Z检测到的指令集信息,来优化他们的应用程序,使其能够在支持的指令集上运行,从而提升性能。
6.2.4 硬件升级决策支持
系统硬件升级前,用户可以使用CPU-Z查看当前系统硬件信息,以此作为升级决策的参考依据,确保新硬件与现有系统兼容。
6.3 与其他工具的协同使用
CPU-Z作为一款信息收集工具,它的价值在于与其他硬件检测和系统分析工具协同使用,以获得更全面的系统诊断。
6.3.1 结合HWiNFO使用
HWiNFO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硬件检测工具,它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传感器信息和系统健康状态。通过与CPU-Z的协作,用户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硬件状态评估。
6.3.2 结合Prime95进行压力测试
Prime95是一款广泛用于测试CPU稳定性的软件。通过与CPU-Z配合,可以在执行Prime95的压力测试时实时监控CPU温度和频率,帮助用户识别潜在的过热问题。
6.3.3 结合AIDA64进行系统报告
AIDA64可以生成详尽的硬件报告,包含CPU、内存、存储、GPU等详细信息。结合CPU-Z的结果,用户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硬件配置与性能分析报告。
6.4 总结
在本章中,我们深入了解了CPU-Z的高级功能,并探讨了这些功能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演示了如何将CPU-Z与其他检测工具相结合,以获得更完整的系统分析。这些高级功能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自己硬件性能和状态的用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下一章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和信息来进行系统性能优化。
简介:CPU-Z是一个专为测试和查看CPU状态及参数而设计的系统信息检测工具,提供包括CPU制造商、型号、核心频率、缓存大小等详尽信息。该工具扫描并显示CPU的基本信息和工作频率、电压、温度、散热状况,同时能够展示内存的类型、速度、时序等关键参数。此外,还附带内存延迟测试工具”latency.exe”,及提供使用指南、版本更新历史和用户个性化配置选项,是一个维护和提升电脑性能不可或缺的实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