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语句
1.1 vector操作
1.1.1常见定义方法:
(1) vector a(5); //定义了5个整型元素的向量(<>中为元素类型名,它可以是任何合法的数据类型),但没有给出初值,其值是不确定的。
(2)vector a(5,1); //定义了5个整型元素的向量,且给出每个元素的初值为1
(3)vector a(b); //用b向量来创建a向量,整体复制性赋值
(4)vector a(b.begin(),b.begin+3); //定义了a值为b中第0个到第2个(共3个)元素
(5)int b[7]={1,2,3,4,5,9,8};
vector a(b,b+7); //从数组中获得初值
(6) vector<vector> dp(m,vector(n,0));//二维向量的定义
1.1.2 vector对象的常用内置函数使用(举例说明)
#include<vector>
vector<int> a,b;
//b为向量,将b的0-2个元素赋值给向量a
a.assign(b.begin(),b.begin()+3);
//a含有4个值为2的元素
a.assign(4,2);
//返回a的最后一个元素
a.back();
//返回a的第一个元素
a.front();
//返回a的第i元素,当且仅当a存在
a[i];
//清空a中的元素
a.clear();
//判断a是否为空,空则返回true,非空则返回false
a.empty();
//删除a向量的最后一个元素
a.pop_back();
//删除a中第一个(从第0个算起)到第二个元素,也就是说删除的元素从a.begin()+1算起(包括它)一直到a.begin()+3(不包括它)结束
a.erase(a.begin()+1,a.begin()+3);
//在a的最后一个向量后插入一个元素,其值为5
a.push_back(5);
//在a的第一个元素(从第0个算起)位置插入数值5,
a.insert(a.begin()+1,5);
//在a的第一个元素(从第0个算起)位置插入3个数,其值都为5
a.insert(a.begin()+1,3,5);
//b为数组,在a的第一个元素(从第0个元素算起)的位置插入b的第三个元素到第5个元素(不包括b+6)
a.insert(a.begin()+1,b+3,b+6);
//返回a中元素的个数
a.size();
//返回a在内存中总共可以容纳的元素个数
a.capacity();
//将a的现有元素个数调整至10个,多则删,少则补,其值随机
a.resize(10);
//将a的现有元素个数调整至10个,多则删,少则补,其值为2
a.resize(10,2);
//将a的容量扩充至100,
a.reserve(100);
//b为向量,将a中的元素和b中的元素整体交换
a.swap(b);
//b为向量,向量的比较操作还有 != >= > <= <
a==b;
1.1.3 vector的一种遍历方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containsDuplicate(vector<int>& nums) {
unordered_set<int> s;
for (int x: nums) {
if (s.find(x) != s.end()) {
return true;
}
s.insert(x);
}
return false;
}
};
更多用法参考: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743247/article/details/90635931
1.2 累加求和
- C++中accumulate的用法
accumulate定义在#include中,作用有两个,一个是累加求和,另一个是自定义类型数据的处理
int sum = accumulate(vec.begin() , vec.end() , 42);
accumulate带有三个形参:头两个形参指定要累加的元素范围,第三个形参则是累加的初值。
accumulate函数将它的一个内部变量设置为指定的初始值,然后在此初值上累加输入范围内所有元素的值。accumulate算法返回累加的结果,其返回类型就是其第三个实参的类型。
可以使用accumulate把string型的vector容器中的元素连接起来:
string sum = accumulate(v.begin() , v.end() , string(" "));
这个函数调用的效果是:从空字符串开始,把vec里的每个元素连接成一个字符串。
1.3 STL 之 unordered_set 使用(包括unordersd_map)
unordered_set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集合,它提供了几个函数让我们可以增删查:
unordered_set::insert
unordered_set::find
unordered_set::erase
这个unorder暗示着,这两个头文件中类的底层实现----Hash。 也是因为如此,你才可以在声明这些unordered模版类的时候,传入一个自定义的哈希函数,准确的说是哈希函数子(hash function object)。
首先要include这个unordered_set头文件。
然后就是第六行我们定义了一个整型int的集合,叫myset。
后面几行,我们演示了insert/find/erase的用法。
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这个容器是个集合,所以重复插入相同的值是没有效果的。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里第7行和第9行插入了2次3,实际上这个集合里也只有1个3,第10行输出的结果是2。
二是find的返回值是一个迭代器(iterator),如果找到了会返回指向目标元素的迭代器,没找到会返回end()。
- 基本操作
//查找函数 find() 通过给定主键查找元素
unordered_set<int>::iterator find_iter = c1.find(1);
//value出现的次数 count() 返回匹配给定主键的元素的个数
c1.count(1);
//返回元素在哪个区域equal_range() 返回值匹配给定搜索值的元素组成的范围
pair<unordered_set<int>::iterator, unordered_set<int>::iterator> pair_equal_range = c1.equal_range(1);
//插入函数 emplace()
c1.emplace(1);
//插入函数 emplace_hint() 使用迭代器
c1.emplace_hint(ite_begin, 1);
//插入函数 insert()
c1.insert(1);
//删除 erase()
c1.erase(1);//1.迭代器 value 区域
//清空 clear()
c1.clear();
//交换 swap()
c1.swap(c2);
更多用法参考:https://blog.csdn.net/qq_32172673/article/details/85160180